華文網

聊城:依水而興憑水聚業,打造精品旅遊景觀

這幾年,城市內河開發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市“兩會”上,代表委員聚焦景觀打造、生態建設、產業佈局等主題,就用好水資源、做大水文章出謀劃策。

關鍵字:依水興城

聊城因水而興,

水是聊城魂。徒駭河景觀工程作為徒駭河世界運河博覽園專案一部分,是構成“江北水城”特徵的重要水態形態。市“兩會”上,政協委員岳彩磊等人提交了《關於逐步建設徒駭河旅遊景觀、增添城市名片》的提案,助力聊城將徒駭河風景區打造成山東著名、全國知名的濱水遊覽線。

提案提到,聊城雖有名勝古跡2700處,但知名景點較少,外地遊客多是一日遊,因而打造精品旅遊景觀勢在必行。

“市內寬闊的徒駭河像一輪彎月,簇擁著南部的半個城區,濱河大道、河流兩側建築綠化初具規模。隨著鄭濟高鐵、京九高鐵、聊城機場的建設,聊城市交通區位優勢將愈發凸顯,濟南、京津冀都市圈近在咫尺,開發利用徒駭河做好旅遊景觀已水到渠成。”嶽彩磊建議,從省道254徒駭河大橋到光岳路徒駭河大橋之間選擇旅遊河段,高標準設計河道、河畔美景,打造夜遊體驗專案;建設碼頭,
引進現代或仿古船隻,品聊城美食,觀聊城風景;開展遊船婚禮、宴席、會議、招商等活動,招攬遊客、外事人員。

“相信隨著徒駭河的開發利用,乘舟而行,‘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特殊魅力,會使遊客流連忘返。聊城又一張城市名片將唱響山東,走向全國。”嶽彩磊說。

關鍵字:憑水聚業

聊城要實現更高水準、更高層次的發展,就必須突破水的瓶頸制約。不僅要節水護水,

構建美麗河流生態,而且要打造“文化河、產業河”。

“徒駭河與馬頰河既是橫穿聊城市的兩條水脈,也是縱貫古今的兩條文脈。作為農業大市,依託兩河生態長廊,結合沿線資源優勢,聚焦生態農業旅遊定位,打造特色升級版的鄉村振興示範區,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聊城市落地生根意義重大。”政協委員史愛華說。

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史愛華認為,首先要搞好沿河兩岸鄉村振興規劃,明確途經的城鎮產業佈局、特色小鎮佈局和農民致富專案佈局。其次,營造鄉村振興示範區綠色產品鏈的發展環境,圍繞特色瓜菜種植、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等優勢產業,進行深加工和拓寬產能,促進流域經濟發展。再次,改善鄉村振興示範區農民居住環境,搞好水、電、路、暖、氣基礎設施建設。最後,借助兩河生態區、魯西紅色文化旅遊區,在沿河兩岸打造特色文化載體,佈局經典旅遊線路,使之成為著名的鄉村旅遊體驗景區。

明確途經的城鎮產業佈局、特色小鎮佈局和農民致富專案佈局。其次,營造鄉村振興示範區綠色產品鏈的發展環境,圍繞特色瓜菜種植、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等優勢產業,進行深加工和拓寬產能,促進流域經濟發展。再次,改善鄉村振興示範區農民居住環境,搞好水、電、路、暖、氣基礎設施建設。最後,借助兩河生態區、魯西紅色文化旅遊區,在沿河兩岸打造特色文化載體,佈局經典旅遊線路,使之成為著名的鄉村旅遊體驗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