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和最好的公司合作、不討厭被抄襲,“天才設計師”兄弟的好設計都是這麼來的【好奇心日報】

連 Ronan Bouroullec 自己都說不好,他和他的兄弟是如何得到那些大品牌的青睞的。

自從 1997 年,初出茅廬的二人被義大利設計大師 Giulio Cappellini 發掘之後,Bouroullec 兄弟的設計之路就一直走的順風順水。那些你所熟知的那些家居品牌:Vitra、Artek、Magis、Alessi、Flos、Kvadrat、Iittala、Cappellini、Nanimarquina、Hay 等等,都和這對來自法國 的 Bouroullec 兄弟工作室有著長期而穩定的合作關係,他們以簡單實用、又不乏設計感的作品而著稱,也因此被認為是 Philippe Starck 之後最值得關注的設計明星。

三月初的一個週末,Ronan Bouroullec 第二次到訪中國。他來到了位於上海江甯路的設計共和展廳,

這裡已經佈置好了一場名為“居所”的展覽。你能在這兒看到不少出自 Bouroullec 兄弟的作品,比如說 Bouroullec 為 Vitra 設計的 Belleville Chair、為 Kvadrat 設計的裝置 Clouds、以及為美國傢俱品牌 Emeco 設計的 Run 系列傢俱。

Ronan Bouroullec 圖片來自:designboom

設計共和展廳

我們也在這個展廳裡見到了 Ronan Bouroullec,比起他樂觀開朗的弟弟 Erwan,Ronan 在這二人的組合中,往往扮演的是更為苛刻的角色。他是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有著強烈的批判精神。

在與我們的交談中,

Ronan Bouroullec 總是能夠快速反應,“(設計語言)它每天都在改變。我認為,要找到一個好的答案,學會質疑,是很重要的。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個問題,很多個解決方案,以及要作出很多個決定,但是我們必須要保持批判性”,Ronan Bouroullec 說,“有的時候,與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必要的,這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更開闊的視角去進行思考,嘗試著找到某個富有智慧的答案。”

Bouroullec 兄弟的工作方式是瑣碎的。Ronan 覺得定義自己的工作方式是件困難的事,

他形容他的一天總是在畫畫、討論、走來走去、坐著...... 他會把自己畫好的圖交給他的設計助理,幫助他 3D 列印成模型。

在成立工作室之後的十八年裡,他和他的弟弟一起工作,經常會發生爭執,不過也總是會在爭執之後很快地重歸於好。“我們都只是為了設計出更好的作品而已”,Ronan 說。源於分歧的設計作品常常會給他們帶來驚喜,這也與他們兩個人剛好能形成互補的專業背景不無關係:Ronan 學的是應用藝術,

擅長色彩和裝置,弟弟 Erwan 更精於燈具設計、陳列和室內設計。

和擅長用電腦做設計的弟弟不同,Ronan 的設計工作總是從畫草圖開始,然後再是做模型,出產品。有人覺得他的工作方式看起來有點過時了,不過他卻覺得不要緊。

Bouroullec 兄弟:Erwan(左) Ronan(右)

Ronan Bouroullec 的手繪草稿 三星襯線電視

Ronan Bouroullec 的手繪草稿 Clouds 系列花瓶

Bouroullec 的辦公室位於巴黎東北部,其前身是個三層樓高的制鞋廠。這裡除了兄弟倆之外,還有四個年輕的助理。儘管人數不多,他們的辦公室裡卻顯得擁擠不堪:每個人的桌子都緊挨著,上面堆滿了雜物;他們的作品圖紙資料堆滿了整整一面牆;在樓下的工作室裡,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包括不同尺寸的扳手、膠帶、鐵絲和起子,他們在這裡,花上兩年或三年的時間,去打磨一件作品。

踏踏實實的勞動,以及親密無間的工作模式帶來了高效率——他們變得越來越高產,作品從 2014 年的 9 件,到 15 年的 11 件,再到 16 年的 16 件。最多的一次,這個六個人的小團隊,同時握有 20 個設計專案在手中。

Bouroullec 設計工作室 圖片來自:designboom

或許很多設計師都會有著自己的那一套設計語言。而對於 Bouroullec 兄弟,他們喜歡多樣性,喜歡變化。他們游走於大的空間與小物件之間,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和手工藝之間,簡單的表達和多彩的顏色之間。這對兄弟組合稱自己的設計作品是“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比起外在的表現形式,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要如何通過更好的設計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問題。

這一點,在 Bouroullec 兄弟經手的那些設計作品裡被展現地淋漓盡致。那些為了解決需求的設計看起來並不複雜,沒有張揚的個人風格,似乎能夠完美地適合所有人和所有場景。這也是他們幾乎能為所有的品牌做設計的原因——不僅僅是家居,還有建築、室內,甚至是電子產品。

Bouroullec 曾為義大利燈具品牌 Flos 設計了 aim 系列吊燈。長長的電線賦予了它們最大可能的自由度,就像是藤蔓一樣,這些吊燈蜿蜒曲折地盤旋在半空中,從簡單到奢華,它們可以滿足不同環境的燈光需求。

aim 吊燈

kaari 系列傢俱 

Bouroullec 還喜歡用“模組化”的思維去做設計。他們的好幾件被視作是經典之作的產品,都是包含著一種用最基本模組去演化出千變萬化的形態的設計思路。

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模組化”作品 Algues 和 Clouds,分別誕生於 2004 年和 2009 年,都是為 Vitra 做的設計。 而在 2015 年設計的“雲”花瓶,是一組用黑色陶瓷館組成插花的物件。瓶身呈現出了雲朵的形狀,還有著特別的波浪形邊緣。好幾個高低不同的瓶子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花瓶組。在 2016 年紮哈・哈迪德去世之後,Bouroullec 兄弟把這些花瓶變成了白色,插上花後放在紮哈的第一個建築作品——德國魏爾阿姆賴因 Vitra 園區的消防站內,用以紀念她。

Algues
Clouds
Cloud Vases
紀念紮哈的 Cloud Vases

除此之外,他們還很強調解決需求,卻也認為好的設計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功能性的層面上。在這之上,它還應該實現更多,比如說舒適性和美觀性。

從 Bouroullec 兄弟為三星設計的電視中,你可以看到他們對於追求美感兼具實用的執著。

Ronan Bouroullec 視擺脫一切“醜的事物”為使命。他覺得,那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黑盒子——電視,也可以成為家居的一部分,可以以其優雅的造型,完全融入到家居環境中去。在 2014 年,當三星找到 Bouroullec 兄弟合作時,他們就提出了這個想法。後來,這點子變成了一款“襯線電視”(Serif TV)。從電視機的側面看過去,它是一個優雅的帶襯線的字母 “I”,背面則覆蓋著織物。它可以單獨放在一個櫃子上,也可以安裝上支撐架立在地板上。

Bouroullec 設計的三星襯線電視 圖片來自:designboom

似乎每個設計師走紅的秘密,都很難被簡單地去概括。Bouroullec 兄弟也是如此。在他們的成功的背後,可能包含著他們對於需求本質的洞察、大量辛勤的勞動,還有對這世界的熱情及好奇心。

我們在 3 月 11 日的“設計慶典”現場,聽了如恩設計的郭錫恩和 Ronan Bouroullec 的對談。另外,在設計慶典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與 Ronan Bouroullec 聊了幾句。我們綜合了這些訪談內容,挑選了一些有趣的觀點,或許你能從中發現 Bouroullec 設計背後的秘密。

1,我們兄弟倆經常會有分歧,不過這也是做設計所必需的

我和弟弟經常會有爭論。在中國文化裡面,弟弟一般都會聽哥哥的,但在法國是不一樣的。他(弟弟)開始是作為我的助手,後來成了我的合夥人,跟我一起工作。我們是在法國的鄉村長大的,生活在一個農場裡面。從小的時候,我們開始接觸到一些美術、藝術類的內容,我做什麼,我弟弟也比較喜歡。他(弟弟)電腦也非常好,很多地方都很好。

實際上,我們做設計是一個靈感顯現的過程,也要有很好的技術,才能做出好的設計。在工作室裡,我和弟弟面對面而坐,我們會互相評價一下對方的設計。比如,他會說,做的不錯,但是可能有一點點小的地方,應該可以再改善之類的。

設計不是藝術,不是一項只與個人有關的工作,所以你得學會與人合作。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我們要和工程師、甲方公司的 CEO、以及手工藝者打交道,去決定作品的形態、功能和審美。每一個人,在設計過程中都起著自己的作用。

2,不太介意被 copy,因為椅子也不是我發明的

我覺得,複製我椅子的設計,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因為椅子本身就不是全新的發明,並不是說這世界上之前就沒有椅子。我之前一直在講解決方案,我們要找的是一個解決方案,從 2000 年開始,我就在進行研究。比如說,如何設計更好的辦公傢俱?大家都要在辦公室工作,一天可能要超過 12 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大家都希望有一把方便舒適的椅子。

在這方面,如果說你只是把我的作品做一個簡單的複製,我覺得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呢,我希望你在複製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我在設計椅子時的一些思考。也就是說,這是我的一個好的設計方法,你是可以分享的。如果你能夠因為我的設計,受到了某些鼓舞,我覺得也是很好的。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知名的傢俱設計廠商,他們的有些產品的靈感,也可能來自他人的設計。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的一些產品細節有很相似的地方。

3,人生中重要的階段

在 2000 年、2002 年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客戶,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的設計師。他們想讓我們重新考慮一下辦公室這個概念,包括那種能容納一萬人的超級大辦公室。其實呢,在當時我還沒有這方面的一些經驗,我們的工作室當時也只有三個人。所以我感到很奇怪,這個客戶突然拿了大專案來給我們做。之後,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們的想法開始逐漸成型,工作人員增加到了六個人,也開始使用電腦工作,那個階段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4,如果你不做出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沒什麼意思的

我們這個很小的工作室,在操作著很多的專案。但是,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也要確保這個項目是我們願意做的項目。

之前三星找到我們,說要做一個電視專案。實際上,這也體現了一個電子時代的精神元素。我告訴他們我們可以一起合作,我們希望在我們設計的電視裡加入互動的因素。當時,我們就想到了,是不是可以把電視內嵌在牆壁上,或者櫥櫃裡。當我們想到這個時,我對這個項目越來越感興趣,也就是說,把電視螢幕,設計成了傢俱的一部分。

在這裡,我不能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發明。但是你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你肯定要考慮到它與你的心靈是相通的,你做一個地毯也可以去做,你做類似的東西,如果不做出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5,我要和最好的公司來合作

我不追求合作的公司的數量,而是追求和最好的公司來合作。Vitra 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名的公司,它的規模很大,我們希望攜手來進行創新,開發出新的方向。

6,作為一個設計師,我們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很多時候,我在做工業設計的時候需要找到一些基本的理念,看哪些理念適合這個行業。如果想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就要考慮到這個行業的特點,用機器人?還是用其他的材料?

於此同時,在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之外,我對於手工工藝也很感興趣,我在跟來自義大利、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工匠們進行合作,他們都有著代代相傳的技術。

所以,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我們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呢,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的行業、工人,也找到更好的解答,希望他們的技藝能夠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傳承下去。

比如說,我在巴基斯坦有一個合作夥伴。這是一個祖傳的工匠世家,他們的產品還在南美、巴西及其他的地方銷售。當我觀察他們時,發現他們不僅僅是有好的手工藝,而且也是社會的一部分。當時我在巴基斯坦做這個項目的時候,跟當地的長老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後來我們的這個項目持續了差不多三年,一共涉及到了 150 位工匠。我們知道,這樣的一個項目,也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7,我們是不是應該擴大一下產品的受眾?

所謂的北歐風格,指的是起源於上個世紀,實用結合美學的現代主義風潮。問題是,如何創造一些家居,來服務于普通的家庭?可能這個家庭只有 25 平米、30 平米這樣小的房間,如何給他們提供服務?包括他們的傢俱、廚房應該如何去設計,這是我們關注的方向。

我們希望一些新的企業也可以加入進來,回答這樣的問題,找到更平價的解決方案,使產品的價格更公道,服務更多的受眾。

8,世界在發生變化,大家也重視到了設計的重要性。有很多種方法,都可以成為一個設計師

如果談到好的設計,包括設計的一體化啊,蘋果一直是很好的案例。其實通過這些設計,它改變了整個世界,不只是表面的設計的改進,而是整個的一些革命性的變化,蘋果憑藉只有十個人的團隊,引入的一個全新的概念。

這是蘋果的故事。在法國,設計並不被認為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專業,也沒有專門管設計的政府機構。但是我們的設計確實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好的設計師們,成長非常快,提供很好的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覺得呢,大家應該對設計師這個職業有更深入的認識。比如說義大利,設計就對社會變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人,是畫家、雕塑家,也是設計師。

據我所知現在年輕的設計師,他們的事業越來越寬廣,他們需要考慮到全球化的需求。對他們來說,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成為設計師,你可以選擇為公司工作,也可以選擇獨立做設計。如果前面做的很成功的話,後面就可以收版權費。但是如果沒那麼好的話,你就需要考慮到生存問題了。你可以做很多的工作,然而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於,你需要有一套方法,或者說是策略,知道應該如何去做。

9,對年輕設計師:“你們應該到一線去”

總是要被問起,對於年輕設計師們有什麼寄語,這是不是就在把我當做是一個老的設計師?

其實,我想,你們大家更年輕,應該比我們做得更好。我的建議,作為設計師你必須到工廠裡去實踐,去生活的一線,去瞭解不同的公司。

對於設計師來說,我們必須要跟人合作,所以你必須要瞭解到不同行業的情況,瞭解自己能做什麼改變。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有一個好的想法,這個想法是能夠實現的。而且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進行分享,讓大家知道,你前進的方向是什麼?我想這就是我給各位的一個建議,你一定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專家,而是要把自己看成在與別人合作,在學習。

題圖來自:designboom、stylepark

文中其它配圖來自:studio bouroullec、bestinteriordesigner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Bouroullec 兄弟:Erwan(左) Ronan(右)

Ronan Bouroullec 的手繪草稿 三星襯線電視

Ronan Bouroullec 的手繪草稿 Clouds 系列花瓶

Bouroullec 的辦公室位於巴黎東北部,其前身是個三層樓高的制鞋廠。這裡除了兄弟倆之外,還有四個年輕的助理。儘管人數不多,他們的辦公室裡卻顯得擁擠不堪:每個人的桌子都緊挨著,上面堆滿了雜物;他們的作品圖紙資料堆滿了整整一面牆;在樓下的工作室裡,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包括不同尺寸的扳手、膠帶、鐵絲和起子,他們在這裡,花上兩年或三年的時間,去打磨一件作品。

踏踏實實的勞動,以及親密無間的工作模式帶來了高效率——他們變得越來越高產,作品從 2014 年的 9 件,到 15 年的 11 件,再到 16 年的 16 件。最多的一次,這個六個人的小團隊,同時握有 20 個設計專案在手中。

Bouroullec 設計工作室 圖片來自:designboom

或許很多設計師都會有著自己的那一套設計語言。而對於 Bouroullec 兄弟,他們喜歡多樣性,喜歡變化。他們游走於大的空間與小物件之間,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和手工藝之間,簡單的表達和多彩的顏色之間。這對兄弟組合稱自己的設計作品是“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比起外在的表現形式,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要如何通過更好的設計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問題。

這一點,在 Bouroullec 兄弟經手的那些設計作品裡被展現地淋漓盡致。那些為了解決需求的設計看起來並不複雜,沒有張揚的個人風格,似乎能夠完美地適合所有人和所有場景。這也是他們幾乎能為所有的品牌做設計的原因——不僅僅是家居,還有建築、室內,甚至是電子產品。

Bouroullec 曾為義大利燈具品牌 Flos 設計了 aim 系列吊燈。長長的電線賦予了它們最大可能的自由度,就像是藤蔓一樣,這些吊燈蜿蜒曲折地盤旋在半空中,從簡單到奢華,它們可以滿足不同環境的燈光需求。

aim 吊燈

kaari 系列傢俱 

Bouroullec 還喜歡用“模組化”的思維去做設計。他們的好幾件被視作是經典之作的產品,都是包含著一種用最基本模組去演化出千變萬化的形態的設計思路。

他們最具代表性的“模組化”作品 Algues 和 Clouds,分別誕生於 2004 年和 2009 年,都是為 Vitra 做的設計。 而在 2015 年設計的“雲”花瓶,是一組用黑色陶瓷館組成插花的物件。瓶身呈現出了雲朵的形狀,還有著特別的波浪形邊緣。好幾個高低不同的瓶子可以任意組合,形成新的花瓶組。在 2016 年紮哈・哈迪德去世之後,Bouroullec 兄弟把這些花瓶變成了白色,插上花後放在紮哈的第一個建築作品——德國魏爾阿姆賴因 Vitra 園區的消防站內,用以紀念她。

Algues
Clouds
Cloud Vases
紀念紮哈的 Cloud Vases

除此之外,他們還很強調解決需求,卻也認為好的設計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功能性的層面上。在這之上,它還應該實現更多,比如說舒適性和美觀性。

從 Bouroullec 兄弟為三星設計的電視中,你可以看到他們對於追求美感兼具實用的執著。

Ronan Bouroullec 視擺脫一切“醜的事物”為使命。他覺得,那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黑盒子——電視,也可以成為家居的一部分,可以以其優雅的造型,完全融入到家居環境中去。在 2014 年,當三星找到 Bouroullec 兄弟合作時,他們就提出了這個想法。後來,這點子變成了一款“襯線電視”(Serif TV)。從電視機的側面看過去,它是一個優雅的帶襯線的字母 “I”,背面則覆蓋著織物。它可以單獨放在一個櫃子上,也可以安裝上支撐架立在地板上。

Bouroullec 設計的三星襯線電視 圖片來自:designboom

似乎每個設計師走紅的秘密,都很難被簡單地去概括。Bouroullec 兄弟也是如此。在他們的成功的背後,可能包含著他們對於需求本質的洞察、大量辛勤的勞動,還有對這世界的熱情及好奇心。

我們在 3 月 11 日的“設計慶典”現場,聽了如恩設計的郭錫恩和 Ronan Bouroullec 的對談。另外,在設計慶典結束之後的第二天,《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與 Ronan Bouroullec 聊了幾句。我們綜合了這些訪談內容,挑選了一些有趣的觀點,或許你能從中發現 Bouroullec 設計背後的秘密。

1,我們兄弟倆經常會有分歧,不過這也是做設計所必需的

我和弟弟經常會有爭論。在中國文化裡面,弟弟一般都會聽哥哥的,但在法國是不一樣的。他(弟弟)開始是作為我的助手,後來成了我的合夥人,跟我一起工作。我們是在法國的鄉村長大的,生活在一個農場裡面。從小的時候,我們開始接觸到一些美術、藝術類的內容,我做什麼,我弟弟也比較喜歡。他(弟弟)電腦也非常好,很多地方都很好。

實際上,我們做設計是一個靈感顯現的過程,也要有很好的技術,才能做出好的設計。在工作室裡,我和弟弟面對面而坐,我們會互相評價一下對方的設計。比如,他會說,做的不錯,但是可能有一點點小的地方,應該可以再改善之類的。

設計不是藝術,不是一項只與個人有關的工作,所以你得學會與人合作。在我們的設計工作中,我們要和工程師、甲方公司的 CEO、以及手工藝者打交道,去決定作品的形態、功能和審美。每一個人,在設計過程中都起著自己的作用。

2,不太介意被 copy,因為椅子也不是我發明的

我覺得,複製我椅子的設計,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因為椅子本身就不是全新的發明,並不是說這世界上之前就沒有椅子。我之前一直在講解決方案,我們要找的是一個解決方案,從 2000 年開始,我就在進行研究。比如說,如何設計更好的辦公傢俱?大家都要在辦公室工作,一天可能要超過 12 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大家都希望有一把方便舒適的椅子。

在這方面,如果說你只是把我的作品做一個簡單的複製,我覺得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呢,我希望你在複製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我在設計椅子時的一些思考。也就是說,這是我的一個好的設計方法,你是可以分享的。如果你能夠因為我的設計,受到了某些鼓舞,我覺得也是很好的。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知名的傢俱設計廠商,他們的有些產品的靈感,也可能來自他人的設計。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的一些產品細節有很相似的地方。

3,人生中重要的階段

在 2000 年、2002 年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些客戶,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的設計師。他們想讓我們重新考慮一下辦公室這個概念,包括那種能容納一萬人的超級大辦公室。其實呢,在當時我還沒有這方面的一些經驗,我們的工作室當時也只有三個人。所以我感到很奇怪,這個客戶突然拿了大專案來給我們做。之後,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們的想法開始逐漸成型,工作人員增加到了六個人,也開始使用電腦工作,那個階段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4,如果你不做出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沒什麼意思的

我們這個很小的工作室,在操作著很多的專案。但是,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也要確保這個項目是我們願意做的項目。

之前三星找到我們,說要做一個電視專案。實際上,這也體現了一個電子時代的精神元素。我告訴他們我們可以一起合作,我們希望在我們設計的電視裡加入互動的因素。當時,我們就想到了,是不是可以把電視內嵌在牆壁上,或者櫥櫃裡。當我們想到這個時,我對這個項目越來越感興趣,也就是說,把電視螢幕,設計成了傢俱的一部分。

在這裡,我不能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發明。但是你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你肯定要考慮到它與你的心靈是相通的,你做一個地毯也可以去做,你做類似的東西,如果不做出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5,我要和最好的公司來合作

我不追求合作的公司的數量,而是追求和最好的公司來合作。Vitra 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名的公司,它的規模很大,我們希望攜手來進行創新,開發出新的方向。

6,作為一個設計師,我們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很多時候,我在做工業設計的時候需要找到一些基本的理念,看哪些理念適合這個行業。如果想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就要考慮到這個行業的特點,用機器人?還是用其他的材料?

於此同時,在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之外,我對於手工工藝也很感興趣,我在跟來自義大利、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工匠們進行合作,他們都有著代代相傳的技術。

所以,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我們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工作中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呢,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的行業、工人,也找到更好的解答,希望他們的技藝能夠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傳承下去。

比如說,我在巴基斯坦有一個合作夥伴。這是一個祖傳的工匠世家,他們的產品還在南美、巴西及其他的地方銷售。當我觀察他們時,發現他們不僅僅是有好的手工藝,而且也是社會的一部分。當時我在巴基斯坦做這個項目的時候,跟當地的長老討論過這個問題,所以後來我們的這個項目持續了差不多三年,一共涉及到了 150 位工匠。我們知道,這樣的一個項目,也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7,我們是不是應該擴大一下產品的受眾?

所謂的北歐風格,指的是起源於上個世紀,實用結合美學的現代主義風潮。問題是,如何創造一些家居,來服務于普通的家庭?可能這個家庭只有 25 平米、30 平米這樣小的房間,如何給他們提供服務?包括他們的傢俱、廚房應該如何去設計,這是我們關注的方向。

我們希望一些新的企業也可以加入進來,回答這樣的問題,找到更平價的解決方案,使產品的價格更公道,服務更多的受眾。

8,世界在發生變化,大家也重視到了設計的重要性。有很多種方法,都可以成為一個設計師

如果談到好的設計,包括設計的一體化啊,蘋果一直是很好的案例。其實通過這些設計,它改變了整個世界,不只是表面的設計的改進,而是整個的一些革命性的變化,蘋果憑藉只有十個人的團隊,引入的一個全新的概念。

這是蘋果的故事。在法國,設計並不被認為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專業,也沒有專門管設計的政府機構。但是我們的設計確實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好的設計師們,成長非常快,提供很好的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覺得呢,大家應該對設計師這個職業有更深入的認識。比如說義大利,設計就對社會變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人,是畫家、雕塑家,也是設計師。

據我所知現在年輕的設計師,他們的事業越來越寬廣,他們需要考慮到全球化的需求。對他們來說,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成為設計師,你可以選擇為公司工作,也可以選擇獨立做設計。如果前面做的很成功的話,後面就可以收版權費。但是如果沒那麼好的話,你就需要考慮到生存問題了。你可以做很多的工作,然而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於,你需要有一套方法,或者說是策略,知道應該如何去做。

9,對年輕設計師:“你們應該到一線去”

總是要被問起,對於年輕設計師們有什麼寄語,這是不是就在把我當做是一個老的設計師?

其實,我想,你們大家更年輕,應該比我們做得更好。我的建議,作為設計師你必須到工廠裡去實踐,去生活的一線,去瞭解不同的公司。

對於設計師來說,我們必須要跟人合作,所以你必須要瞭解到不同行業的情況,瞭解自己能做什麼改變。我覺得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很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有一個好的想法,這個想法是能夠實現的。而且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進行分享,讓大家知道,你前進的方向是什麼?我想這就是我給各位的一個建議,你一定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專家,而是要把自己看成在與別人合作,在學習。

題圖來自:designboom、stylepark

文中其它配圖來自:studio bouroullec、bestinteriordesigner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