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國以普魯士起家,為什麼現在地圖上找不到這三字,跟三巨頭有關

西元1187年,聖城耶路撒冷被薩拉丁攻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決定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去收復聖地,於是,招募了一批騎士參戰。

不料,巴巴羅薩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到耶路撒冷,就溺水身亡了,這批騎士們不好意思回國,就成立了一個名為“條頓騎士團”的軍事修會,在中東飄蕩。

西元13世紀中葉,條頓騎士團受雇于波蘭的康拉德公爵去征服普魯士地區,

完成任務後,覺得這地方不錯,不僅水草豐美,離老家也近,於是建立了一個柯尼斯堡賴上不走了。

原本屬於東歐的普魯士地區就在條頓騎士團的影響下逐漸德意志化。1525年,阿爾伯特將條頓騎士團世俗化,

成立了普魯士公國。

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驍勇善戰著稱。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著手發動三次王朝戰爭,

用鐵和血統一德意。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宣佈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

但是現在,如果你拿一張德國地圖或者歐洲地圖來看,卻找不到普魯士這個地方,因為普魯士在二戰之後遭到了同盟國的徹底清算,拆得連毛都不剩一根了。

早在1943年,美英蘇三巨頭第一次在德黑蘭聚首,就達成一個共識:在戰後,德國可以被允許存在,但作為德國一部分的普魯士一定要在地圖上被抹去。

1944年,盟軍轟炸柯尼斯堡,大火燃燒了幾天幾夜,城市中心幾乎被完全摧毀。1945年4月9日,柯尼斯堡被蘇軍佔領,

城市裡的德國人要麼被遣返至盟軍佔領區,要麼發配至西伯利亞古拉格,在那裡約一半人死於疾病和饑餓。

二戰結束後,同盟國把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及其周邊地區補償給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的剩餘部分被劃給波蘭。西普魯士地區則和德國其他領土一起被分為四塊,分別由美、蘇、英、法佔領。

1947年2月25日,佔領德國的盟軍管制委員會頒佈第46號暫行法,宣佈“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同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又頒佈了第47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

西普魯士地區則和德國其他領土一起被分為四塊,分別由美、蘇、英、法佔領。

1947年2月25日,佔領德國的盟軍管制委員會頒佈第46號暫行法,宣佈“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同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又頒佈了第47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