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母 期末考試來了,如何正確地教孩子抱佛腳

1

和大多數談教育的不一樣,我一直不覺得“抱佛腳”是個貶義詞。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抱總比不抱好,何況是在面臨期末考試的時候。有些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突然發憤圖強,總會忍不住揶揄幾句:“平時不用功,現在抱佛腳有什麼用?”

說得好像自己讀書時不抱一樣。我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

所以我們研究的課題應該是“如何抱佛腳”,而不是去挖苦。

成績再好,也覺得早上翻一翻書心裡才安心吧?

眼看期末考試就要臨近了,我建議廣大家長朋友和孩子一起營造和諧向上的“抱佛腳”氛圍。因為“抱佛腳”本身,有三個非常有意義的前提:

第一,形成儀式感,提高重視度。我們不希望孩子看到考試就緊張發抖,但也不希望孩子不把考試當回事兒啊,對不對?

第二,短時記憶在考場上的價值不可估量。我們小時候那些政治課、地理課,基本上都是考前一周銘記於心,考後一周統統忘記的。這也沒什麼羞愧的。只要這些記憶完成歷史使命,就是死得其所。

第三,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各位朋友,“感覺自己複習過了”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心理暗示,哪怕捧著本書什麼都沒看下去,對調整心態也是有幫助的。

如果孩子對複習不以為意,當然需要加快節奏;如果孩子已經抓耳撓腮了,

趕緊鼓勵一下,一起配合做好抱佛腳的有關工作。

2

核心的“有關工作”當然不是切蘋果切梨。我接下來說五個有關“抱佛腳”的操作守則,有些可能比較個性化,大家批判性吸收。

一、請尊重抱佛腳的原則,不打提前量。

明天考語文,今天就看語文;後天考英語,明天才看英語。別覺得語文今天提前看好了,那就看一下後天的英語吧。不成,重複看甚至尬看也得盯著最近的考試科目。重複看總有可能增加熟練度、尬看總有可能發現遺漏點,這本身就是抱佛腳和日常複習不一樣的地方。

錯誤做法:“語文複習好了?那就看看英語吧!”

正確做法:“語文複習好了?繼續看一會兒!”

二、做好時間管理,不打疲勞戰。

我們大學那會兒倒確實是有通宵背書的。那是歷史欠債太多,肯定不能提倡。對中小學生來說,合理的做法是“不少於原有做作業的時間,但只比原有時間略長那麼一小會兒”,例如,15分鐘。

太短沒有緊迫感,太長又太累。起到“考試很重要”的提示即可。

錯誤做法:“從頭到底默一遍才能睡!”

正確做法:“九點之前看完,分配好時間!”

三、以錯題為主,不用面面俱到。

如果從第一課複習到最後一課,再好的孩子都會累死。複習的核心,永遠是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原先一遍就對的,絕大多數不用反復看;反倒是錯的,寧可多瞧幾遍。

人類有個非常大的毛病,叫做先入為主,一旦先入的思路是錯的,後期就需要用更大的力氣去修正。做題也是這個道理。

錯誤做法:“不論是對的還是錯的,都仔細看一遍!”

正確做法:“把錯的看兩遍!”

四、合理利用碎片時間,不用切塊。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是主張“時間切塊”的。所謂“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玩的時候好好玩”。

但在“抱佛腳”的階段,我主張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實現內容的薰陶。例如,在吃早飯的時候播放英語聽力。當然沒有什麼要求,也不會提問,以免導致孩子的反感。但就是放著。

據說有些家長還用英語聽力叫孩子起床的。這個我倒不是很贊成。這種天氣,起床都是有起床氣的。從條件反射的角度來說,可能導致孩子對聽力的怨恨。

五、讓孩子自主把控節奏,家長不要干預太多。

我見過一個媽媽,複習的時候全程陪同,做哪一題默哪一個單詞全部都羅列完畢,一道道盯。

可能最終的結果不會太差,但我認為:這種做法削弱了孩子自主複習的能力。哪裡弱、哪裡需要補足,家長都會幫我找好的,我自己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培養。

事實上家長也不可能一直這樣盯下去。以我的經驗,基本三年級以上可以擊倒我們家長了。家長只要做好節奏的把控,少量的核查即可。順口問問以前的一道錯題,大致就可以知道孩子的複習效率。

比方說,我兒子把複習卷一合的時候,我會說:“你要是單複數再錯,老子和你拼命!”

兒子趕緊把卷子打開再查一遍。最後的效果不會比我給他做一套單複數的題目差。

3

當然,歸根結底,還有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家長要起作用,那平時一定得關注過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抱佛腳”要管用,平時也得認真聽過課。

“臨陣磨槍”的前提,是手上有槍。有些人手上連根木棍都沒有,指望這兩天突然解決問題,那還不如直接去拜拜菩薩來得靠譜。

最後,祝願孩子們都能考出一個好成績。這樣你們爹媽拜年的時候,臉上有光,還能吹吹牛。不然,嘿嘿嘿。

壓歲錢都塞不進自己兜裡。

再好的孩子都會累死。複習的核心,永遠是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原先一遍就對的,絕大多數不用反復看;反倒是錯的,寧可多瞧幾遍。

人類有個非常大的毛病,叫做先入為主,一旦先入的思路是錯的,後期就需要用更大的力氣去修正。做題也是這個道理。

錯誤做法:“不論是對的還是錯的,都仔細看一遍!”

正確做法:“把錯的看兩遍!”

四、合理利用碎片時間,不用切塊。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是主張“時間切塊”的。所謂“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玩的時候好好玩”。

但在“抱佛腳”的階段,我主張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實現內容的薰陶。例如,在吃早飯的時候播放英語聽力。當然沒有什麼要求,也不會提問,以免導致孩子的反感。但就是放著。

據說有些家長還用英語聽力叫孩子起床的。這個我倒不是很贊成。這種天氣,起床都是有起床氣的。從條件反射的角度來說,可能導致孩子對聽力的怨恨。

五、讓孩子自主把控節奏,家長不要干預太多。

我見過一個媽媽,複習的時候全程陪同,做哪一題默哪一個單詞全部都羅列完畢,一道道盯。

可能最終的結果不會太差,但我認為:這種做法削弱了孩子自主複習的能力。哪裡弱、哪裡需要補足,家長都會幫我找好的,我自己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培養。

事實上家長也不可能一直這樣盯下去。以我的經驗,基本三年級以上可以擊倒我們家長了。家長只要做好節奏的把控,少量的核查即可。順口問問以前的一道錯題,大致就可以知道孩子的複習效率。

比方說,我兒子把複習卷一合的時候,我會說:“你要是單複數再錯,老子和你拼命!”

兒子趕緊把卷子打開再查一遍。最後的效果不會比我給他做一套單複數的題目差。

3

當然,歸根結底,還有一個核心問題:

如果家長要起作用,那平時一定得關注過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抱佛腳”要管用,平時也得認真聽過課。

“臨陣磨槍”的前提,是手上有槍。有些人手上連根木棍都沒有,指望這兩天突然解決問題,那還不如直接去拜拜菩薩來得靠譜。

最後,祝願孩子們都能考出一個好成績。這樣你們爹媽拜年的時候,臉上有光,還能吹吹牛。不然,嘿嘿嘿。

壓歲錢都塞不進自己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