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區政協:圍繞中心獻灼見 協商民主拓新途

西區政協七屆三次會議會場。

本報訊1月11至13日,西區政協七屆三次會議召開。

2017年,西區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聚焦中心任務資政建言,圍繞民生改善獻計出力,關注轉型發展協商議政,著眼履職成效創新工作,為著力打造“三大產業集群”,深入實施“四大為民工程”,助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區政協全年共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10次,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9次,

開展“黨員學習日”集中學習14次,開展學習小組、界別小組學習17次,參加區委專題報告會10餘次;發揮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作用,共計推送學習資料和簡報160餘條;組織機關幹部、政協委員參與各層面專題討論8次,築牢同心同向同行、永遠跟黨走的思想政治基礎。

圍繞中心,政治協商富有成效。區政協利用全委會、常委會、主席會、專題協商會等平臺,圍繞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性、全域性、前瞻性的問題開展協商議政,

積極科學建言,主動開展多種協商活動。一年來召開主席會議12次、常委會議6次、專題協商會議12次,開展調研視察23次,形成各類調研、視察報告10餘篇。其中,陽光康養重點調研課題成果《山水花海 品味西區——關於進一步發展陽光康養產業的思考》獲得區委的充分肯定。

拓展形式,民主監督扎實有力。區政協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全年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通報1次,聽取區紀檢監察工作情況通報1次,聽取區政府關於區政協七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辦理情況的通報1次;協商討論了“一府兩院”的有關工作報告。全年組織委員視察監督活動5次。選派委員參與民主評議和旁聽庭審150餘人次。每季度對全區120個重大專案進行全面督導,提交督導報告3篇,
提出意見建議30余條,有力促進了政府部門作風轉變,有效推動了專案建設。

抓提案品質和提案辦理品質取得了明顯成效。區政協七屆二次會議期間共收到提案83件,立案74件,併案9件。各承辦單位主動加強與委員溝通協商,認真採納提案建議,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提案辦複率和辦結率100%;因條件所限,一時難以解決的,承辦單位也實事求是地向委員作了說明和解釋,委員滿意率達100%。

2018年,區政協將積極適應新時代,團結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

拓寬新途徑,著力推進政協協商民主。以實施“四大為民工程”“三大產業集群”為重點,積極爭取上級政協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探索創新開展專題性協商,形成協商成果,為區委決策聚智。堅持拓展多層協商平臺,形成全體會議集中協商、常委會議專題協商、主席會議重點協商、專委會和界別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社情民意資訊快捷協商等全方位、多層次、優勢互補的協商民主格局。創新政協協商工作,完善協商工作制度、協商計畫機制、協商選題機制及協商成果轉化機制;建立健全區委領導下的重點協商議題確定機制和政府支持下的提案辦理協商機制。將協商式監督作為人民政協履職新的發力點,進一步拓展民主監督的管道和途徑,緊緊圍繞法治西區建設、城市轉型建設、重大項目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主動開展視察監督活動,著力在民主監督的品質和實效上下功夫。加強聯繫和溝通交流,積極支持黨派團體、社會各界參與協商議政活動,努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彙聚強大正能量。

形成全體會議集中協商、常委會議專題協商、主席會議重點協商、專委會和界別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社情民意資訊快捷協商等全方位、多層次、優勢互補的協商民主格局。創新政協協商工作,完善協商工作制度、協商計畫機制、協商選題機制及協商成果轉化機制;建立健全區委領導下的重點協商議題確定機制和政府支持下的提案辦理協商機制。將協商式監督作為人民政協履職新的發力點,進一步拓展民主監督的管道和途徑,緊緊圍繞法治西區建設、城市轉型建設、重大項目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主動開展視察監督活動,著力在民主監督的品質和實效上下功夫。加強聯繫和溝通交流,積極支持黨派團體、社會各界參與協商議政活動,努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彙聚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