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的面部識別和VIVO的屏下指紋識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前段時間蘋果推出的iphone X以其獨特的劉海造型,引來一大批的吐槽,可是這個劉海同時也保留了攝像頭,提供了光結構人臉識別,並且蘋果竟然果斷取消了指紋解鎖功能。對於小編這樣的普通用戶,

感覺是有點難以接受的,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面部識別再好,能有指紋方便嗎?

其實在多年前,很多手機廠商就已經在研發屏下指紋和3D結構人臉識別了,人臉識別最早出現,但是指紋後來居上,但是隨著蘋果新機的發佈,指紋的位置變得尷尬了,

在屏下指紋識別暫時無法商用的情況下,廠商選擇了結構光3D面部識別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和屏下指紋識別哪個更有前景呢?

如果只談論解鎖的話,這兩種生物識別技術幾乎不分上下,甚至指紋更加方便。它們都足夠安全,也都足夠便利。

有人覺得指紋識別不需要看著手機就能解鎖,晚上也能隨手解鎖。也有人覺得人臉識別更好,不受油污干擾,不用擔心手指掉皮。

但從2018年這個時間看,顯然我們已經不能只從解鎖這一項功能,來討論這兩個技術的前景了。從蘋果的宣傳可以得知,

蘋果五年前就已經著手研發iPhone X了,而庫克領導下的蘋果,至少在一年前就主動放緩了螢幕下指紋技術的研發,同時也放棄了指紋識別在iPhone X上的使用。

其中的原因我想一方面也許是螢幕下指紋識別技術所能達到的效果不理想(速度慢,準確率低,造成螢幕色差等),另一方面則是蘋果在face ID上看到的可能性遠比touch ID豐富。

而近日,知名的交互公司Synaptics聯合國內知名手機品牌vivo(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藍綠大廠),一起在美國CES展會中發佈了全球首款搭載螢幕下指紋識別技術的vivo X20 Plus手機。

這也是目前全球首款搭載量產版螢幕下指紋識別的手機 ,在今年的CES展會中瞬間脫穎而出。

話說一兩年前,VR概念如日中天的時候,庫克就曾經公開表態,站隊AR,他不止一次對媒體說,更加看好AR的前景,他認為AR技術將在更多領域有更好的前景。今天,前置的3D面部識別攝像頭,蘋果的ARkit,以及強大的A11仿生晶片結合在一起,實現了Ipone X中的Animoji。這樣一來蘋果就打通了從硬體,晶片,平臺到最終的軟體體驗的通道,為AR社交奠定了基礎。

蘋果的面部識別技術或許還不如指紋方便,但是它卻在社交中提供了一套極便捷的身份識別,甚至建立虛擬形象的方案。而指紋識別卻在這方面沒有好的前景,即使現在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成熟,它的安全性和識別速度也可能很難再有質的飛躍了。當指紋識別最後的優勢被趕上的時候,那麼它面臨的很可能是被替代。

不過說歸說,小編還是選擇指紋解鎖,畢竟八千塊的手機,不是小編說買就能買的。

蘋果的面部識別技術或許還不如指紋方便,但是它卻在社交中提供了一套極便捷的身份識別,甚至建立虛擬形象的方案。而指紋識別卻在這方面沒有好的前景,即使現在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成熟,它的安全性和識別速度也可能很難再有質的飛躍了。當指紋識別最後的優勢被趕上的時候,那麼它面臨的很可能是被替代。

不過說歸說,小編還是選擇指紋解鎖,畢竟八千塊的手機,不是小編說買就能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