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亞迪“很拼”:剛迎來第30萬輛下線,又定了一個“小目標”

1月9日,比亞迪深圳坪山工廠,車輛識別代碼尾號為0666的比亞迪唐100正式下線,迎來第30萬輛新能源汽車里程碑

無論比亞迪出現在哪裡,伴隨著其背後出現的總是這個“無處不在”的logo。

這既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的地位體現,更突出其深耕新能源領域的決心。

而連續3年拿下全球新能源銷量第一的成就,充分證明了其自身擁有的實力以及用戶對這個品牌的信賴。

作為一個為數不多的將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整車製造等核心技術捏在自己手中的企業,比亞迪無疑在2017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標。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致發言辭)

同時,2018年作為中國新能源行業的“轉折之年”,更將成為比亞迪的品牌大年。今年4月北京車展,我們不僅能夠見到新一代唐、秦,還將會見到一款全新產品,倍感期待。

以“為地球降溫1℃”而開始的“新”能源戰略

作為最早明確新能源發展戰略的車企,“為地球降溫1℃”的社會責任願景就一直刻畫在比亞迪的骨髓之中。

伴隨著比亞迪構建起完善的新能源產品矩陣,在國內擁有最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最龐大的新能源汽車保有客戶群,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的50%來自200多個非雙限城市,綠牌示範及引領效應顯著。

總的來說,比亞迪相當於幫助周圍環境每年減少高達27.7萬噸碳排放量,這個數字意味這什麼?意味著種植了1529萬棵樹,面積可以覆蓋整個北京三環。

(車輛識別代碼尾號為0666的比亞迪第30萬輛新能源汽車完成生產線的最後一道工序)

目前,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範圍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發佈燃油汽車停售時間表。而隨著中國“雙積分”政策即將實施和推進新能源政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越來越清晰,汽車行業的變革期已經到來。

與此同時,比亞迪專注于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2017年汽車創新指數乘用車企發明專利位列第一。

下一戰目標,20萬輛!2018一輛也不能少

比亞迪新能源車的產銷規模不但在國內市場持續領跑,而且連續3年排名全球銷量第一,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有率攀升至13%。

而此次深圳工廠第3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比亞迪將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以宋MAX為開篇,高顏值、電動化、智慧網聯為核心發展方向,王朝車型全面反覆運算,造車新時代重磅開啟。

歷經20餘年積澱,比亞迪構建起包括“轎車+SUV、插混+純電、五座+七座”完善的新能源產品矩陣,在國內擁有最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最龐大的新能源汽車保有客戶群。

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20萬輛,全球覆蓋城市將擴大到400個,同時增加3萬個充電配套設施。

功夫拍案

中國新能源補貼的退坡和政策轉變無疑如一條“鞭子”,鞭策著車企前進,加速市場自然選擇的“優勝劣汰”過程,未來誰能強化生態佈局,整合產業鏈,促進產能加快落地,誰就將搶佔先機。

而比亞迪早已從“業態”走向“生態”,以“新能源汽車+”的思維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用戶的使用場景。

2018年,比亞迪將深化“電動•未來”計畫,通過優勢資源的整合,覆蓋新能源汽車用戶的日常生活場景,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體驗。

新能源領頭羊那麼拼,對手的壓力可想而知了!

在國內擁有最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最龐大的新能源汽車保有客戶群。

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20萬輛,全球覆蓋城市將擴大到400個,同時增加3萬個充電配套設施。

功夫拍案

中國新能源補貼的退坡和政策轉變無疑如一條“鞭子”,鞭策著車企前進,加速市場自然選擇的“優勝劣汰”過程,未來誰能強化生態佈局,整合產業鏈,促進產能加快落地,誰就將搶佔先機。

而比亞迪早已從“業態”走向“生態”,以“新能源汽車+”的思維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用戶的使用場景。

2018年,比亞迪將深化“電動•未來”計畫,通過優勢資源的整合,覆蓋新能源汽車用戶的日常生活場景,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體驗。

新能源領頭羊那麼拼,對手的壓力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