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十多年前的萬元戶,究竟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提到“萬元戶”,可能很多人還有印象。萬元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才在民間現端倪的事物,

到八十年代,“萬元戶”這個概念已經人盡皆知了,其實萬元戶無非就是土豪的代名詞。

那麼,“萬元戶”與現在社會對應的究竟是什麼水準呢?

其實,很多人對於萬元戶的理解還是存在偏差,總以為萬元戶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元資產戶,這是不對的!

首先,我們以底層老百姓維持溫飽的月入來看這幾十年來的貨幣膨脹,可以得到有效的結論。

以1980年的一塊錢,等於後來的多少塊錢,便可以知道改革開放後人們手中持有的貨幣真實價值的多少。請看下表:

於是,我們知道,80年代初的萬元戶,大略等於現在的“百萬元戶”。

可是一想,現在城鎮中擁有百萬元的家庭很多啊,就連縣城裡,家庭資產一百萬不也很正常麼?一套房子不就一百多萬麼?怎麼就“稀奇”了呢?我村裡就有好多萬元戶啊!是哪裡錯了麼?

錯大發了!

因為當年的萬元戶標準,通常是指年淨入萬元,而非全部存款萬元。

也就是說,在2017年前後,只有年純收入一百萬,財產數千萬(人民幣)的家庭,才能與80年代初的“萬元戶”媲美。

可見,在那時候,年入一萬元,是真的真的很牛逼。

同樣,而年入百萬,在現在社會中也是很牛逼的,

與當年的萬元戶榮耀程度等同!

從另一個角度講,三十多年前的萬元到現在就變成100塊錢了!嚇得我趕緊拿手裡的十塊錢買了個飲料,省的以後變成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