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U23國足亞洲杯小組賽未出線,國足還是那個熟悉的丟球方式

裁判的因素大家都說得很多了,在自己家門口,本來是主場,

居然被裁判黑成這樣,這是誰的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這次的陣容中表現比較好的球員還是韋世豪,何超,其他人狀態起伏不定,時好時壞,有優點也有缺點。

關於陣型的問題,在輸給烏茲別克斯坦之後,我就已經說過了,國足各級隊伍目前都不適合四三三陣型,還是層次更為分明的四三二一,國足目前的球員比較適應。因為無論中場還是前場都不具備這個陣型所需要的那種類型的球員。

還有我上次提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在已經領先的情況下,戰術思路的統一性,能否堅決按照防守反擊的思路來打,在穩定防守的前提下,用速度來突然打破對手防線,形成攻門機會。

這一次也是存在這個問題的,在已經領先的情況下,對手壓上進攻之後,中國隊反而踢得比較慌張,以至於出現了何超被紅牌罰下的情況。

我說說中國隊的不足吧。

從卡達的兩個進球看,國足隊員在防守的時候的問題,和進攻的時候是一樣的,而且這也是國足的痼疾,一直沒有改變,這個年輕的隊伍繼承了這一點。

國足隊伍在進攻中經常出現的一幕就是,當一個隊員在拿球進攻的時候,其他隊員往往是在站著看,

或者是慢吞吞的在走,都不知道無球狀態下該怎麼踢。

而今天國足的防守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進攻是完全一樣的,就是防守的時候看球不看人,只重視對有球隊員的防守,而對無球隊員的跑位反應不夠及時。

卡達的第一個進球就是高准翼在防守的時候注意力全在球上,所以被對手突然傳球到中後衛身後的時候,對方球員高速插上,中國隊員反應不及,

對方直接面對門將,輕鬆打進。

第二個進球的情況大體相似,仍然是對手在邊路四十五度起球傳中,而且同樣是在中後衛身後。

高准翼趕忙回追,至少用身體倚住對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門將卻主動出擊,反而形成了對高准翼的干擾,導致對手過了門將,

直接面對球門。

這個進球中,同樣是第一個進球的情況,對手球員聰中場位置突然啟動,高速插上,中後衛意識到的時候對手已經衝破了防線,形成了對球門的威脅。這兩次進攻,對手其實都打得非常簡單,說起來無非就是邊路四十五度傳中到對手中後衛身後,本方球員突然啟動,高速插上,衝破防線,威脅球門

可以說,這個打法並不複雜,但中國隊缺很少打出這種配合。為什麼呢?

第一個是很少有球員會有這個意識,尤其是咋無球狀態下不會有這個前插意識。另一個原因則是,任何水準較高的中後衛都不會只看球,而是會觀察對手中前場球員的跑動路線和方向來提前做出判斷的。

可以說,這個打法並不複雜,但中國隊缺很少打出這種配合。為什麼呢?

第一個是很少有球員會有這個意識,尤其是咋無球狀態下不會有這個前插意識。另一個原因則是,任何水準較高的中後衛都不會只看球,而是會觀察對手中前場球員的跑動路線和方向來提前做出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