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龍江日報》整版報導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發展成就

2017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各級組織、全體員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奮鬥、銳意進取,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1月12日,《黑龍江日報》整版報導了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就。

改革創新百年哈鐵揚帆正勁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

服務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時間是常量,也是奮進者的變數。

2017年12月1日,哈爾濱西站。“三大偉人”號機車之一的“朱德號”,換型為和諧型客運電力機車,首次擔當牽引旅客列車進京任務。

而就在這一天,世界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迎來安全運營5周年,哈鐵運送旅客突破3000萬人次。

從見證新中國發展變遷的“朱德號”到代表“中國製造”實力的高寒高鐵,這一刻的相遇,其來有自。

當我們將日曆一頁頁翻開,2017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伴隨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哈爾濱鐵路局正式實施公司制改革,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龍江號”列車開啟了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軍的新征程。

哈齊高鐵動車組駛過大慶油田

前行的號角已經吹響,奮進的足音如此鏗鏘。擁有百年歷史的哈鐵7400多公里鐵路線正激蕩著前所未有的澎湃動能,譜寫著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嶄新篇章。

秉承持續創新推動高品質發展

2017年11月17日,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我省首個鐵路無軌站正式開通。當鐵路和公路無縫相連,原本不通火車的縣城,

融入龍江鐵路網。與此同時,龍江鐵路無軌站“匯點成網”建設全面啟動,惠及省內25個未通鐵路的縣市、23個較大鄉鎮的840余萬龍江百姓,打通邊遠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

這是一次對接百姓出行需求的生動實踐,這是突破思想藩籬找准市場紅利的全新發力。百年哈鐵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再添精彩之筆。

“鐵路局公司制改革,不只是換了牌子,更是找到了市場這把尺子,

走上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路子。”面對新時代、新體制的考卷,集團公司領導心中有數。

惟變所出,萬變不從。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且看今日哈鐵——

鏡頭一:衝破思想觀念障礙,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

2017年,集團公司整合管理機構,劃定邊界許可權,優化調整工程和裝卸管理機構;理順道口平改立建設指揮部管理關係,優化集團公司機關部分機構職責;將同江、前撫鐵路公司優化、整合。

社會職能移交加快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啟動實質性操作。與各地市政府簽訂移交框架協議,分離移交“三供一業”。

鏡頭二:轉變經營理念,創新推出便民服務,激發市場化經營的生機與活力。

2017年,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大力實施客貨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先後出臺軍人出行依法優先、高鐵接續換乘和自主選座、微信支付火車票、“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貨運票據電子化等一項項便民服務措施,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舒適,集團公司客貨產品供給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

齊齊哈爾站“曉麗”班組客運員熱情服務老年旅客

濱江站貨運員為客戶辦理貨物受理業務

鏡頭三:秉持創新發展之路,讓科技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2017年,集團公司科研立項43項,29項科研成果通過技術評審,並在科研、工業等單位成功轉化。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研究所主營產品廣泛應用全路18個集團公司,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位哈局”資訊平臺開通420個站區,安裝攝像頭7100餘個,集團公司、站段兩級管控中心應用數位化、資訊化、網路化管理技術手段,推動了集團公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精細化轉變。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綜合管控中心

鏡頭四:實施党建工作創新,讓黨組織作用更強、旗幟更豔。

2017年,集團公司黨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牢記初心、增強信心、凝聚人心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載體,開展四輪集中宣講,凝聚了改革發展的強大共識。探索創新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後一公里”。持續深化黨內創先爭優活動,把全域881個黨員活動室打造成黨性鍛煉的紅色氧吧,組織開展黨內立項攻關,評選最佳成果21個。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重點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黨員作用不強等突出問題,優化完善黨支部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等9個方面21項制度,動態優化設置692個黨支部(總支),1027個黨支部(總支)進行換屆改選,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堅實。

齊齊哈爾客運段黨委組織新黨員入黨宣誓

這一年,從頂層設計的縱深推進,到基礎佈局的不斷鋪陳,集團公司不斷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企業轉型漸入發展佳境。

鐵路建設多點發力助推龍江發展

2017年12月28日17時48分,和諧D3D型605號電力機車牽引著K7057次旅客列車從哈爾濱西站駛向滿洲里口岸,標誌著百年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線開通運營,這是一次革命性的飛躍,哈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更有保障。

近年來,龍江鐵路交通奏響了蓄力振興的華美樂章。

2017年,全長8755米的中國高寒高鐵最長隧道哈牡客專虎峰嶺隧道正式貫通,標誌著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最北邊的“一橫”突破了又一重大難關;新建哈爾濱站北站房正式投入使用,新哈站採用“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重現了百年前哈爾濱火車站原貌,成為了城市的新地標;我國最長的高寒地區快速鐵路——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鋪軌任務完成,為今年6月開通運營奠定基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017年全域18個基建大中型專案,完成投資275.47億元,為年度投資計畫的100%。濱洲電化、平齊電化、通讓電化改造、新香坊物流基地、夏家冷鏈物流基地5個專案相繼竣工投產。

新建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牡佳客專建設有序推進,將與哈大高鐵、哈齊高鐵構成我省的快速客運網路,覆蓋全省80%人口,建成後省內客運通道能力將大幅度提升,貨運能力將得到釋放和增長,我省的路網結構將更加合理和暢通。

在這幾條高鐵主線基礎上,一幅省內高速鐵路的設計圖也徐徐展開:哈爾濱至鐵力提速改造、鐵力至伊春新線建設、佳木斯至鶴崗、綏化至黑河、北安經五大連池至加格達奇,這些項目都將陸續啟動,最終將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速鐵路“兩小時經濟圈”,以及聯通全省主要旅遊景點的快速鐵路網骨架。

與此同時,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助力龍江形成了西通歐洲東出海的國際物流新格局,並加速我省實現從東北內陸省份到連接日、韓、俄、歐開放樞紐的角色轉變。

哈俄歐通道和中俄韓“哈綏符釜”通道,共同構成了龍江拓展對外貿易的“兩翼”,二者相互呼應,高效地促進生產要素向我省國際貨運通道和主要交通幹線沿線轉移和集聚,形成發達的外向型產業體系,為破解龍江當前發展難題打開全新路徑。

中歐班列在滿洲里口岸出境

長風在側,縱橫陸海的龍江鐵路正為我省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開啟市場化找准最佳經營路徑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地處祖國最北端,全路堵頭局。地緣的劣勢無疑給經營帶來更多掣肘。

地理決定環境,思維改變高度。

2017年,集團公司提前78天完成全年貨運收入目標,同比增幅達33.9%。數位的背後,是集團公司深化運輸產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物流鏈條,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提高區域市場的主導能力。

客車向著市場開,怎麼開?有流開車無流停運的旅客列車運行圖動態調整,全年足足調整了12次。不斷提升客運產品供給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市場思維帶來了“市場紅利”。

貨運圍著市場轉,怎麼轉?保大宗、抓散貨、攻集裝箱……科學的頂層設計,緊跟需求的市場經,換來時隔5年再獲運輸經營首季開門紅。

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省內最大的鋼鐵企業,其外運至瀋陽局集團公司小合隆站的鋼材,走鐵路需要5天,走公路只需兩天,長期以來80%的外運量都靠公路汽運。

面對“經營盲區”,這一次,哈鐵人不再等待。

2017年5月,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帶領運輸、價格、貨運及相關單位負責人,走進西鋼集團登門拜訪,力求打破鋼材外運的鐵路運輸瓶頸。

一周後,西鋼集團第一列編組55輛4842噸的定制式“點對點”鋼材運輸跨局直達列車,從西林站啟程奔赴小合隆站,運輸時限由5天壓縮至15小時24分。西林至香坊站、哈爾濱東站的鋼材實現當日達,西鋼產品在最短時間內被送到客戶手中。

兩周後,西鋼集團的一封感謝信從400公里外的西林“飛到”哈爾濱,感謝之情溢於言表。打造路企互助式命運共同體,兩大企業實現了共贏。

年末盤點,集團公司已為同西鋼一樣的東北阜豐、中林集團、象嶼集團等大型重點企業開行點對點直達列車267列。

2017年,集團公司累計建成物流基地45個,基本形成全國性、區域性、地區性三級物流網路,全年貨物到發量達4400余萬噸。開通華能伊春熱電、北安象嶼金穀、佳木斯浦東貨運樞紐等13條專用線,恢復關閉專用線6條,增加、變更56條專用線運輸品類,把鐵路線延伸到了貨源集散地。

撫遠站組織開行莽吉塔港木材整列運輸

2017年,集團公司集裝箱運量45.8萬標箱,同比增長44%。投入4000只敞頂箱,先後運作吉文至北安、海拉爾水泥熟料,海拉爾至依安、紮蘭屯煤炭,佳木斯至鮁魚圈北玉米等72個項目,市場競爭優勢逐步擴大。

2017年,集團公司開行5趟“點對點”列車,突出幹線運輸優勢,引進300家社會物流企業入駐貨場,合作發展散貨快運,實現鐵路快運降本增效,全年零散快運噸收入率同比增長29%。

盤點2017,集團公司在激烈客貨運輸市場競爭中逆勢上揚,貨運產品更加適銷對路,客運服務更加便民利民,運輸市場佔有份額不斷攀升,哈鐵人交出近幾年最好經營答卷,走出了全面市場化最佳路徑。

打造命運共同體共築強局富工夢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集團公司秉承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發展理念,提出“把企業的事辦好,必須先把職工的事情辦好。”2017年,面對實現強局富工奔小康奮鬥目標的追問,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給出了溫暖回答。

——建立健全成果共用機制,促進企業與職工同進步共發展。建立常態化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機制,完善工效掛鉤管理辦法,重點向生產一線崗位、苦髒累險崗位、高技術技能崗位傾斜。2017年,全域職工平均工資增幅達11.8%。

——建立健全成長成才機制,營造“人人皆可成才”發展環境。2017年,集團公司先後建設了以哈爾濱現代化職培基地為中心的9個實訓基地,有效地提升了各系統、各工種的職工專業技能。打通經營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操作技能崗位三條職業發展路徑,開展了“千名人才”培養工程,按照7種培養方式,為職工成長成才通路搭台,營造了“機會均等,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發展環境。目前,已確定儲備各類培養人才1025人。

牡丹江機務段“鐵斌”攻關組開展攻關提升能力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切實做到依靠職工辦企業,辦好企業為職工。2017年,集團公司組織召開3次職工代表大會、5次職工代表聯席會議,審議通過17項企業重大決策。集團公司以“看變化、聚合力、謀發展”為主題,組織40名職工代表深入到14個路內外單位參觀考察,引領廣大職工真切感受職業榮譽、崗位責任以及和企業的魚水關係。實施幹部與職工“見面工程”,推倒了幹群間的“隔心牆”,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各級幹部與職工見面達107.65萬人次,發現並解決問題18.69萬件。

職工代表視察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生產車間

——建立健全法治運行機制,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石。集團公司牢固樹立落實依法治企理念,2017年,集團公司共出臺了211項企業管理制度辦法,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級管理者主動樹立依法治企意識,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人調轉、薪酬分配、職工福利等方面實行制度化、常態化的公開機制,主動接受職工監督。集團公司開展多輪幹部作風督查,嚴查不守規矩的人和事,先後對646名幹部問責,增強了幹部職工對規章制度的敬畏感。

——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機制,不斷提升職工獲得感和幸福指數。2017年,集團公司持續補強“三線”建設,改善沿線站區、偏遠地區職工生產生活條件,迴圈整治81個站區,打造優美整潔的生活環境、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健康文明的衛生環境,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集團公司還對45歲及以上職工健康體檢由原來兩年一次體檢變為每年一次。開展困難職工精准扶貧救助,資助重困職工子女入學276人,救助患病職工16145人次。開展以“心系職工情、溫暖進萬家、和諧度佳節”為主題的“兩節”送溫暖活動,把黨的溫暖、組織的關懷送進家庭、送到一線。

佳木斯工務段組織職工健康體檢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行進在全面市場化經營的新征程上,哈鐵人正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勇擔“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光榮使命。前路的精彩必將超出我們的想像,擁抱未來的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值得我們期待。

給人們出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與舒適,集團公司客貨產品供給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

齊齊哈爾站“曉麗”班組客運員熱情服務老年旅客

濱江站貨運員為客戶辦理貨物受理業務

鏡頭三:秉持創新發展之路,讓科技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2017年,集團公司科研立項43項,29項科研成果通過技術評審,並在科研、工業等單位成功轉化。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研究所主營產品廣泛應用全路18個集團公司,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位哈局”資訊平臺開通420個站區,安裝攝像頭7100餘個,集團公司、站段兩級管控中心應用數位化、資訊化、網路化管理技術手段,推動了集團公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精細化轉變。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綜合管控中心

鏡頭四:實施党建工作創新,讓黨組織作用更強、旗幟更豔。

2017年,集團公司黨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牢記初心、增強信心、凝聚人心作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重要載體,開展四輪集中宣講,凝聚了改革發展的強大共識。探索創新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後一公里”。持續深化黨內創先爭優活動,把全域881個黨員活動室打造成黨性鍛煉的紅色氧吧,組織開展黨內立項攻關,評選最佳成果21個。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重點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黨員作用不強等突出問題,優化完善黨支部建設、黨員教育管理等9個方面21項制度,動態優化設置692個黨支部(總支),1027個黨支部(總支)進行換屆改選,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堅實。

齊齊哈爾客運段黨委組織新黨員入黨宣誓

這一年,從頂層設計的縱深推進,到基礎佈局的不斷鋪陳,集團公司不斷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企業轉型漸入發展佳境。

鐵路建設多點發力助推龍江發展

2017年12月28日17時48分,和諧D3D型605號電力機車牽引著K7057次旅客列車從哈爾濱西站駛向滿洲里口岸,標誌著百年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線開通運營,這是一次革命性的飛躍,哈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更有保障。

近年來,龍江鐵路交通奏響了蓄力振興的華美樂章。

2017年,全長8755米的中國高寒高鐵最長隧道哈牡客專虎峰嶺隧道正式貫通,標誌著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最北邊的“一橫”突破了又一重大難關;新建哈爾濱站北站房正式投入使用,新哈站採用“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重現了百年前哈爾濱火車站原貌,成為了城市的新地標;我國最長的高寒地區快速鐵路——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全線鋪軌任務完成,為今年6月開通運營奠定基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2017年全域18個基建大中型專案,完成投資275.47億元,為年度投資計畫的100%。濱洲電化、平齊電化、通讓電化改造、新香坊物流基地、夏家冷鏈物流基地5個專案相繼竣工投產。

新建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牡佳客專建設有序推進,將與哈大高鐵、哈齊高鐵構成我省的快速客運網路,覆蓋全省80%人口,建成後省內客運通道能力將大幅度提升,貨運能力將得到釋放和增長,我省的路網結構將更加合理和暢通。

在這幾條高鐵主線基礎上,一幅省內高速鐵路的設計圖也徐徐展開:哈爾濱至鐵力提速改造、鐵力至伊春新線建設、佳木斯至鶴崗、綏化至黑河、北安經五大連池至加格達奇,這些項目都將陸續啟動,最終將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速鐵路“兩小時經濟圈”,以及聯通全省主要旅遊景點的快速鐵路網骨架。

與此同時,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助力龍江形成了西通歐洲東出海的國際物流新格局,並加速我省實現從東北內陸省份到連接日、韓、俄、歐開放樞紐的角色轉變。

哈俄歐通道和中俄韓“哈綏符釜”通道,共同構成了龍江拓展對外貿易的“兩翼”,二者相互呼應,高效地促進生產要素向我省國際貨運通道和主要交通幹線沿線轉移和集聚,形成發達的外向型產業體系,為破解龍江當前發展難題打開全新路徑。

中歐班列在滿洲里口岸出境

長風在側,縱橫陸海的龍江鐵路正為我省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開啟市場化找准最佳經營路徑

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地處祖國最北端,全路堵頭局。地緣的劣勢無疑給經營帶來更多掣肘。

地理決定環境,思維改變高度。

2017年,集團公司提前78天完成全年貨運收入目標,同比增幅達33.9%。數位的背後,是集團公司深化運輸產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物流鏈條,提升服務品質,不斷提高區域市場的主導能力。

客車向著市場開,怎麼開?有流開車無流停運的旅客列車運行圖動態調整,全年足足調整了12次。不斷提升客運產品供給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市場思維帶來了“市場紅利”。

貨運圍著市場轉,怎麼轉?保大宗、抓散貨、攻集裝箱……科學的頂層設計,緊跟需求的市場經,換來時隔5年再獲運輸經營首季開門紅。

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省內最大的鋼鐵企業,其外運至瀋陽局集團公司小合隆站的鋼材,走鐵路需要5天,走公路只需兩天,長期以來80%的外運量都靠公路汽運。

面對“經營盲區”,這一次,哈鐵人不再等待。

2017年5月,集團公司主要領導帶領運輸、價格、貨運及相關單位負責人,走進西鋼集團登門拜訪,力求打破鋼材外運的鐵路運輸瓶頸。

一周後,西鋼集團第一列編組55輛4842噸的定制式“點對點”鋼材運輸跨局直達列車,從西林站啟程奔赴小合隆站,運輸時限由5天壓縮至15小時24分。西林至香坊站、哈爾濱東站的鋼材實現當日達,西鋼產品在最短時間內被送到客戶手中。

兩周後,西鋼集團的一封感謝信從400公里外的西林“飛到”哈爾濱,感謝之情溢於言表。打造路企互助式命運共同體,兩大企業實現了共贏。

年末盤點,集團公司已為同西鋼一樣的東北阜豐、中林集團、象嶼集團等大型重點企業開行點對點直達列車267列。

2017年,集團公司累計建成物流基地45個,基本形成全國性、區域性、地區性三級物流網路,全年貨物到發量達4400余萬噸。開通華能伊春熱電、北安象嶼金穀、佳木斯浦東貨運樞紐等13條專用線,恢復關閉專用線6條,增加、變更56條專用線運輸品類,把鐵路線延伸到了貨源集散地。

撫遠站組織開行莽吉塔港木材整列運輸

2017年,集團公司集裝箱運量45.8萬標箱,同比增長44%。投入4000只敞頂箱,先後運作吉文至北安、海拉爾水泥熟料,海拉爾至依安、紮蘭屯煤炭,佳木斯至鮁魚圈北玉米等72個項目,市場競爭優勢逐步擴大。

2017年,集團公司開行5趟“點對點”列車,突出幹線運輸優勢,引進300家社會物流企業入駐貨場,合作發展散貨快運,實現鐵路快運降本增效,全年零散快運噸收入率同比增長29%。

盤點2017,集團公司在激烈客貨運輸市場競爭中逆勢上揚,貨運產品更加適銷對路,客運服務更加便民利民,運輸市場佔有份額不斷攀升,哈鐵人交出近幾年最好經營答卷,走出了全面市場化最佳路徑。

打造命運共同體共築強局富工夢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集團公司秉承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發展理念,提出“把企業的事辦好,必須先把職工的事情辦好。”2017年,面對實現強局富工奔小康奮鬥目標的追問,哈爾濱局集團公司給出了溫暖回答。

——建立健全成果共用機制,促進企業與職工同進步共發展。建立常態化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機制,完善工效掛鉤管理辦法,重點向生產一線崗位、苦髒累險崗位、高技術技能崗位傾斜。2017年,全域職工平均工資增幅達11.8%。

——建立健全成長成才機制,營造“人人皆可成才”發展環境。2017年,集團公司先後建設了以哈爾濱現代化職培基地為中心的9個實訓基地,有效地提升了各系統、各工種的職工專業技能。打通經營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操作技能崗位三條職業發展路徑,開展了“千名人才”培養工程,按照7種培養方式,為職工成長成才通路搭台,營造了“機會均等,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發展環境。目前,已確定儲備各類培養人才1025人。

牡丹江機務段“鐵斌”攻關組開展攻關提升能力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切實做到依靠職工辦企業,辦好企業為職工。2017年,集團公司組織召開3次職工代表大會、5次職工代表聯席會議,審議通過17項企業重大決策。集團公司以“看變化、聚合力、謀發展”為主題,組織40名職工代表深入到14個路內外單位參觀考察,引領廣大職工真切感受職業榮譽、崗位責任以及和企業的魚水關係。實施幹部與職工“見面工程”,推倒了幹群間的“隔心牆”,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各級幹部與職工見面達107.65萬人次,發現並解決問題18.69萬件。

職工代表視察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生產車間

——建立健全法治運行機制,為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石。集團公司牢固樹立落實依法治企理念,2017年,集團公司共出臺了211項企業管理制度辦法,確保每一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級管理者主動樹立依法治企意識,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人調轉、薪酬分配、職工福利等方面實行制度化、常態化的公開機制,主動接受職工監督。集團公司開展多輪幹部作風督查,嚴查不守規矩的人和事,先後對646名幹部問責,增強了幹部職工對規章制度的敬畏感。

——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機制,不斷提升職工獲得感和幸福指數。2017年,集團公司持續補強“三線”建設,改善沿線站區、偏遠地區職工生產生活條件,迴圈整治81個站區,打造優美整潔的生活環境、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健康文明的衛生環境,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集團公司還對45歲及以上職工健康體檢由原來兩年一次體檢變為每年一次。開展困難職工精准扶貧救助,資助重困職工子女入學276人,救助患病職工16145人次。開展以“心系職工情、溫暖進萬家、和諧度佳節”為主題的“兩節”送溫暖活動,把黨的溫暖、組織的關懷送進家庭、送到一線。

佳木斯工務段組織職工健康體檢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行進在全面市場化經營的新征程上,哈鐵人正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勇擔“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光榮使命。前路的精彩必將超出我們的想像,擁抱未來的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