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動物園裡發現新物種!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最近,上海師範大學和上海動物園的技術研究人員比對、鑒定,確認上海動物園生存著一種以前從來沒被人類記載過的小甲蟲,並將它命名為“西郊公園毛角蟻甲”,正式拉丁學名為Batriscenellus xijiaogongyuan Yin, Jiang & Chen, 2017。

相關記述上海新物種的學術論文已於本月正式刊登在國際動物學權威期刊《Zootaxa》上。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

分類地位: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蟻甲亞科,毛唇蟻甲族,毛角蟻甲屬;

發生季節:5月;

生境:人工林下的落葉腐殖層;

模式標本保存於上海師範大學昆蟲標本室。

西郊公園與上海動物園的淵源

近兩年,在上海動物園資源昆蟲多樣性調查及在保護研究中,上海動物園與上海師範大學協作,摸底調查園內的本土昆蟲多樣性。課題組成員定期定點開展採樣,採集了大量的昆蟲樣本,已經鑒定出的種類超過了270種。

其中,有1頭與眾不同的小甲蟲引起課題組成員的注意,經過文獻資料查閱和標本解剖的比對,最終由協作單位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殷子為副教授鑒定為新物種。新種發現於上海動物園,所以用上海人最熟悉的“西郊公園”命名。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分佈地圖

“西郊公園毛角蟻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蟻甲亞科,毛唇蟻甲族,毛角蟻甲屬”,“鞘翅目”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甲蟲”,特徵是前翅角質化。而“隱翅蟲"是鞘翅目下的一類特殊的甲蟲,主要棲息於落葉腐殖層的小型捕食性甲蟲,鞘翅極短,腹部體節外露。“蟻甲亞科”是隱翅蟲科下一類小型甲蟲,也就是“蟻甲”,外形酷似螞蟻,擁有較短的腹部和較長的觸角,

全世界已記載1萬種以上。

隱翅蟲在生態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物種的多樣性可以反映出該地的生態環境的優劣。上海地區過去百年來,僅記錄60種隱翅蟲科物種,且多為常見的廣布種,這可能與自然環境——缺乏山地森林系統、近數十年來城市化進程以及缺少物種多樣性的基礎調查有關。

過去,上海地區幾乎沒有蟻甲的分佈記錄,僅在在2011年記錄了1種蟻甲。

梭毒隱翅蟲

令人想不到的是,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的上海動物園,居然能發現“西郊公園毛角蟻甲”這一蟻甲新種。要知道,能在上海城區發現新物種的概率相當低!可見上海動物園不僅承擔著圈養野生動物的易地保護,也默默地呵護了本土物種,堪稱上海中心城區的諾亞方舟。

堪稱上海中心城區的諾亞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