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清輝:10年後A股總市值未必能達到220萬億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目前大多數大型IPO企業已經上市,雖然每年新股家數有三四百家,但是融資金額並不大,因此很難通過融資來做大市值。而且一旦融資過大,反而會對二級市場產生衝擊。

如果市場穩步上漲,未來總市值還是有可能逐步增加的,但未必能達到220萬億。”

10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

讀創記者陳燕青

週四,關於“十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的網文被熱議。記者注意到,文章引用了去年12月8日盛世景資產董事長吳敏文在第十七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的講話。

吳敏文當時演講稱,“今年中國GDP將近80萬億,股票總市值現在56萬億左右,證券化是70%。到了2025年或者2026年,中國GDP可能接近150萬億,如果中國證券化的水準提高到150%,意味著大概在8-1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股票總市值將達到220萬億以上。因此我們說股權大時代第一個標誌,就是我們可以預測未來8-10年的時間內,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盤子通過證券化率的提升,

中國整個股權總市值將持續增長。”

該文作者杜坤維對此觀點並不認可。他表示,“10年以後總市值增加到220萬億元,未必就是資本市場的福氣,更不是投資者的福氣。提高資產證券化率最好方式是新股適度的發行,二級市場穩健的上行,才是最佳的方式,如果一味的強調新股常態化超速發行,引發市場以腳投票,二級市場不斷調整。二級市場總市值損失將大過新股發行總市值增加,

提高資產證券化率效果將適得其反。”

根據統計,目前A股總市值約55萬億。WIND資料顯示,最近兩年A股通過IPO、增發、可轉債等融資金額均超過1萬億元,其中2016年融資金額2.11萬億元,2017年融資金額1.72萬億元。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近年來A股IPO家數明顯提速。不過,在這兩年裡IPO貢獻的融資比例並不大,

其中2016年IPO融資僅1496億元,而2017年儘管IPO家數高達438家,創了歷年來的新高,但融資額僅2301億元,占全市場融資額僅13.4%。

股神巴菲特曾表示,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水準的最佳單一指標就是證券化率,因為總市值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應當基本一致。根據巴菲特的分析,過去80年,當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至80%時,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

因此他認為,這一比率的最佳範疇在70%到80%。

證券化率較高意味著虛擬經濟規模較大,英美等成熟市場資產化率一般都超過100%,新興市場大約在70%——90%。相比日韓兩個鄰國,它們均在證券化率突破100%以後出現了股市泡沫的破滅。

A股似乎也不例外。上一次A股證券化率超過100%的時候是在2015年6月份滬指突破5000點的時候,隨後就迎來了罕見的暴跌。而十年前2007年滬指達到歷史高峰6124點時,證券化率也達到123%的歷史峰值,隨後也出現了暴跌走勢。

對於10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的觀點,大多業內人士並不認可。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目前大多數大型IPO企業已經上市,雖然每年新股家數有三四百家,但是融資金額並不大,因此很難通過融資來做大市值。而且一旦融資過大,反而會對二級市場產生衝擊。如果市場穩步上漲,未來總市值還是有可能逐步增加的,但未必能達到220萬億。”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表示,“去年儘管滬指等主要指數上漲,但七成以上股票下跌。如果一位追求擴容,追求過高的證券化率,推動大量的新股上市,而不考慮品質,融資帶來市值的增加未必能彌補二級市場市值的損失,對投資者來說也不公平。”原標題:10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

證券化率也達到123%的歷史峰值,隨後也出現了暴跌走勢。

對於10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的觀點,大多業內人士並不認可。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目前大多數大型IPO企業已經上市,雖然每年新股家數有三四百家,但是融資金額並不大,因此很難通過融資來做大市值。而且一旦融資過大,反而會對二級市場產生衝擊。如果市場穩步上漲,未來總市值還是有可能逐步增加的,但未必能達到220萬億。”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表示,“去年儘管滬指等主要指數上漲,但七成以上股票下跌。如果一位追求擴容,追求過高的證券化率,推動大量的新股上市,而不考慮品質,融資帶來市值的增加未必能彌補二級市場市值的損失,對投資者來說也不公平。”原標題:10年後A股總市值上220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