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晨,泰州薑堰一社區內一名中年女子墜樓身亡,疑患抑鬱症

今天早晨,姜堰區君安世紀城一女子被發現墜樓身亡!

事發住宅樓是個小高層。墜樓的是一名女子,姓馬,52歲,家住18樓,其丈夫在外地打工。馬某平時夜裡帶著年幼的孫子睡覺。今天淩晨3點左右,馬某的兒子兒媳被隔壁房間孩子的哭聲驚醒,過去一看,發現馬某不在房內,出門尋找未果。今天早晨7時許,兒媳發現馬某倒在樓下的草坪上,早已沒了氣息。

民警到場發現,17樓窗外的不銹鋼架子被砸壞,上面有馬某的一隻鞋子。根據現場勘查,

馬某應該是從頂樓墜落的。經法醫鑒定,馬某為墜亡排除他殺。

據家屬反映,馬某前期有發呆、自言自語等症狀,疑患抑鬱症,但並未去醫院診治過。

新聞加點料

抑鬱症患者自殺多發生在淩晨

自殺是對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威脅。有資料顯示,15%的抑鬱症患者會死于自殺。

患者自殺行為多發生在淩晨,這源於失眠是很多患者的症狀之一,當看著周圍人酣然入夢,自己則在黑夜中痛苦地輾轉反側時,會擔心新的一天自己無法面對和承受,隨即產生自殺念頭。

抑鬱症患者如果出現自殺行為,就是對生的痛苦超過對死亡的恐懼,這時患者已不把死亡作為一種恐懼,而是作為當前痛苦的一種擺脫。抑鬱症患者存在明顯的“三無”認知模式,

就是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價值,對社會和家庭做不出貢獻,未來也是一片黑暗,沒有希望。如果一個人存在這樣的認知模式,赴死決心則十分堅決,並且一旦出現一次自殺行為,未來半年內再次自殺的風險也很高。

人們對於有自殺風險的人群一定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言語線索。比如他會說孩子以後要聽家長的話,會跟家裡人說存摺放在哪兒,密碼是什麼。

第二,行為線索。他從來都把工作看得十分重要,最近卻突然請假去旅遊,或是類似的反常行為,比如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拿出來送給朋友和家人。

第三,情緒線索。他內心非常痛苦,經常自己一個人傷心流淚。

沒勁、提不起精神……

無法解釋的疲勞意味著有心理問題

很多情況下,人們的疲勞來自目的明確的持續的努力,這種疲勞通常被認為是“好的疲勞”;而與此相對的,還有一種叫做“慢性疲勞”的症狀,

它會讓人變得偏狹、小氣、容忍度下降。

患有“慢性疲勞”的人至少具備以下3種症狀:

一是具有強烈的、新出現的或者有明確開始時間的疲勞感,並且持續超過6個月,這種疲勞感不是由額外持續增加的工作和勞動引起的,並且通過休息和減少社交活動也無法得到改善;

二是耗費精力後產生不適的感覺;

三是無法通過睡眠恢復體力。根據美國國家醫學院認定的標準,“慢性疲勞”患者至少會出現以下兩種表現中的一種:認知能力下降,無法保持站立。

因此,無法解釋的疲勞可能意味著沒有解決的心理問題;為了自己的完美主義或是為了嚴格遵循規範準則而被困在疲勞的死胡同裡;在經歷了一場創傷或哀痛後,疲勞就“停留在了原地”;受到來自家長、伴侶、同事的影響;又或者因為背負著別人的重擔……種種原因都會導致一個人的能量被清空,即使他擁有健康的生活。

如何才能擺脫疲勞的困境呢?有3個方法可以讓人們“重拾活力”。首先是要接受這種病理,患者需要明白,疲勞是身體在表達不舒服,其他人也應該接受這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生病了”;其次,需要尋找當下和以往的壓力來源,讓自己成為“自己能量的偵探”,成為自己能量的源泉;最後,要相信我們可以重新組織自己的生活,找到快樂。”

“慢性疲勞”患者至少會出現以下兩種表現中的一種:認知能力下降,無法保持站立。

因此,無法解釋的疲勞可能意味著沒有解決的心理問題;為了自己的完美主義或是為了嚴格遵循規範準則而被困在疲勞的死胡同裡;在經歷了一場創傷或哀痛後,疲勞就“停留在了原地”;受到來自家長、伴侶、同事的影響;又或者因為背負著別人的重擔……種種原因都會導致一個人的能量被清空,即使他擁有健康的生活。

如何才能擺脫疲勞的困境呢?有3個方法可以讓人們“重拾活力”。首先是要接受這種病理,患者需要明白,疲勞是身體在表達不舒服,其他人也應該接受這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生病了”;其次,需要尋找當下和以往的壓力來源,讓自己成為“自己能量的偵探”,成為自己能量的源泉;最後,要相信我們可以重新組織自己的生活,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