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最新社保五險一金政策,這幾件大事關乎個人權益和收益

去年多個省市迎來社保繳費基數的“大換血”,調整新規實行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產生了社會各方的熱議,其中討論比較激烈的就是職工和用人單位了。熱議和討論的目的什麼呢?肯定就是這次調整新規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增加成本和降低收入?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有關社保的五大問題,

儘早瞭解避免吃虧!

每年社保調整定在7月,之所以定到這時候,是因為這個時間全國各地的平均工資出來,而社保調整一般要參照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進行。

按最低標準交五險,和個人交費差別在哪?

很多公司繳納五險一金,只按最低標準交;而個人繳納比較自由,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檔位元(尤其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且不受離職異動等影響。從成本上考慮,當然是個人和企業聯合承擔更經濟划算,因為在常規繳納中,企業需上繳部分都占大頭。比如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企業全部承擔(以上比例僅作參考,比例因地因人而異)。如果是個人繳納社保的話,
那以上所有的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這個費用可想而知了。

社保交了多少年後,可以不用再交?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累計繳費滿15年。

15年是最低繳費年限,不過並不是說繳滿15年就可以不繳費,有就職單位或個人有足夠經濟實力,可以繼續交。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直接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交上10年社保,如果意外去世是否打水漂?

養老保險個人8%全部進入個人帳戶;中國社保是統賬結合的制度設計,個人帳戶歸屬於你,哪怕去世了也可以將餘額清算給你遺屬;

醫療保險個人2%左右(各地有些差別),也都進個人帳戶,單位繳費部分還會按年齡等劃入一部分;個人帳戶道理同上。

失業保險個人0.2%(各地有些差別),這個險種繳費確實有可能拿不回來(如果你一輩子都不會失業的話),但還好的是繳費也不算高。

根據社保的規定,參保人如果意外死亡,帳戶餘額可以由配偶、子女等合法繼承人依法繼承,關於具體的繼承金額,

和當事人的社保帳戶金額有關,也和當事人死亡情況相關。一般分為兩種死亡情況:1、在職時死亡,繼承額=死亡時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2、退休後死亡,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帳戶餘額×離退休時個人帳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交社保的錢可不少,最終都去了哪裡?

社保費用除了儲蓄,一般去做了相對靠譜的投資,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社保基金限於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一些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投資(如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直接運作,為降低風險投資額度有一定限制,社保基金委託單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進行管理的資產不得超過年度社保基金委託總資產的20%。

1,大多數人都是有固定單位就業的(無業居民、靈活就業雖然也人數眾多,但相對來說,目前還是固定單位就業是主流),對於這些人來說,正常情況下無法選擇放棄。因為單位有代扣代繳義務,是強制繳納的。

社保收益可以如下三方面看:

①繳費當期收益:在職時繳費當期享受待遇,例如醫療保險報銷,生育保險報銷、生育津貼、工傷保險報銷和工傷津貼等;

②自然生命週期收益:我們要拉長到人的整個自然生命週期來看,你會發現有些險種在越是下半輩子越有用:例如,符合條件退休的,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一直到去世,而且養老金還有定期調整機制;更重要的是,如果符合在職累計繳費年限條件,退休後不用繳費了卻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報銷比例比在職還高。從效用來講,退休後這份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時的你比現在更需要保障。

③或然收益:“或然”是指一種可能性。保險是大數法則,是靠群體力量分散風險。例如工傷保險,平時繳費,但沒發生事故沒待遇,一旦發生事故,會依據傷殘等級支付待遇,這種收益有可能比之前繳費投入還要多。這是在整個大盤子裡平衡的,也恰恰是保險的意義。

前面講的是“大多數人”,也說說哪些“少數人”會收益少一些。對於五險的大頭——養老保險——來說,退休時養老金只是一個基數,要乘以後面領取年限才是總收益。

活的越長的人,一直領取到去世,壽命越長收益越大(所以長壽老人一定會感謝制度的)

活的越短的人,可能個人帳戶累積額都沒支付完,只能清算;最悲催的是可能還沒到法定退休年齡,都還沒領過基礎性養老金。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中國現在平均預期壽命在75歲左右,而且未來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和科技進步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理論上大多數人都屬於幸運者。

交社保的錢可不少,最終都去了哪裡?

社保費用除了儲蓄,一般去做了相對靠譜的投資,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社保基金限於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一些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投資(如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直接運作,為降低風險投資額度有一定限制,社保基金委託單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進行管理的資產不得超過年度社保基金委託總資產的20%。

1,大多數人都是有固定單位就業的(無業居民、靈活就業雖然也人數眾多,但相對來說,目前還是固定單位就業是主流),對於這些人來說,正常情況下無法選擇放棄。因為單位有代扣代繳義務,是強制繳納的。

社保收益可以如下三方面看:

①繳費當期收益:在職時繳費當期享受待遇,例如醫療保險報銷,生育保險報銷、生育津貼、工傷保險報銷和工傷津貼等;

②自然生命週期收益:我們要拉長到人的整個自然生命週期來看,你會發現有些險種在越是下半輩子越有用:例如,符合條件退休的,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一直到去世,而且養老金還有定期調整機制;更重要的是,如果符合在職累計繳費年限條件,退休後不用繳費了卻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報銷比例比在職還高。從效用來講,退休後這份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時的你比現在更需要保障。

③或然收益:“或然”是指一種可能性。保險是大數法則,是靠群體力量分散風險。例如工傷保險,平時繳費,但沒發生事故沒待遇,一旦發生事故,會依據傷殘等級支付待遇,這種收益有可能比之前繳費投入還要多。這是在整個大盤子裡平衡的,也恰恰是保險的意義。

前面講的是“大多數人”,也說說哪些“少數人”會收益少一些。對於五險的大頭——養老保險——來說,退休時養老金只是一個基數,要乘以後面領取年限才是總收益。

活的越長的人,一直領取到去世,壽命越長收益越大(所以長壽老人一定會感謝制度的)

活的越短的人,可能個人帳戶累積額都沒支付完,只能清算;最悲催的是可能還沒到法定退休年齡,都還沒領過基礎性養老金。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中國現在平均預期壽命在75歲左右,而且未來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和科技進步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理論上大多數人都屬於幸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