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沙這些正在慢慢消失的老行當,有些你再也見不到了……

還記得小時候

背著爆米花機的老爺爺經常會來家附近

我就會捧著一碗米去他那裡

然後抱著一大袋人參米回家

每當這個時候,心裡總是無比開心!

但是現在

這些老技藝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

他們正在慢慢的消失...

打爆米花

小時候只要聽到“嘭”的聲響

就知道是在打爆米花

一群小孩子圍著打爆米花的機器

就等著爆米花趕快出爐!

而如今

老式的爆米花機越來越難見到

要想吃到正宗的老式爆米花可不是那麼容易了

彈棉花

小時候也見到很多彈棉花的人

一般都是彈一家等下一家

彈的時候會發出“嗡嗡”的聲音

這種節奏分明的聲音

早就已經傳遍了千家萬戶!

而現在大家都用上了羽絨被

彈棉花這種老技藝已經不再需要了

打鐵

以前在長沙

村子裡、集市上

都可以聽到叮叮噹當的打鐵聲

感覺格外的熱鬧!

但是現在的鐵質用具

都是工業化批量生產了

所以打鐵這項技藝也慢慢的在消失...

修鞋

嘴裡噙一兩枚小鞋釘

身邊的收音機咿呀呀的響

時不時還跟身邊的人開個小玩笑

這是大部分修鞋匠的工作狀態

不過現在許多人都追求新潮

修鞋這項老技藝已經變得日漸陌生...

磨剪子嘞,戧菜刀

“磨剪子嘞,戧菜刀”

是老一輩的人都會很熟悉的吆喝聲

這樣鏗鏘抑揚的聲音

在長沙不知吆喝了多少年

那拖著長音的調調

卻印在每個長沙人的腦海裡!

扛著長凳

走街串巷的磨刀人

用自己的手藝

給許多人留下了小時候的回憶!

補鍋

“補鍋咯,補鍋噢...”

以前誰家的鐵鍋壞了

就會拿出來給補鍋匠補!

補鍋匠支起小火爐

拉起風箱,化上鐵水

將鐵鍋的小洞清理,手上托著一塊墊布

布上放些木屑,對著鍋的小洞

從背面把溶化的鐵水倒到小洞上

片刻時間補好的鍋就能燒菜了!

剃頭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簡單工具

剃頭的老師傅按照客人的要求

各種工具輪番上陣

半個小時後就能面目一新

但現在大家都追求時尚

單純的剃頭已經不能滿足

所以剃頭這項技藝也在慢慢消失

篾匠

過去塑膠製品沒有現在這麼普及

人們的日常用品多為竹筐、背簍等

那時家家戶戶都有著不同的篾器

用壞了就得修補或新置

如果自家不會這門手藝

就得延請篾匠到家砍竹、剖篾、編制!

不過隨著塑膠製品和不銹鋼鋁製品的出現

篾製品已經逐漸被淘汰

現在有了機械化操作

再也不需要繁瑣的人工勞作

所以與篾製品息息相關的篾匠也日漸沒落...

小時候大街小巷隨處能見的老行當

如今雖然已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老行當所反映出來的民族文化

是長沙人童年裡

難以泯滅的美好記憶!

(圖文/長沙全接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扛著長凳

走街串巷的磨刀人

用自己的手藝

給許多人留下了小時候的回憶!

補鍋

“補鍋咯,補鍋噢...”

以前誰家的鐵鍋壞了

就會拿出來給補鍋匠補!

補鍋匠支起小火爐

拉起風箱,化上鐵水

將鐵鍋的小洞清理,手上托著一塊墊布

布上放些木屑,對著鍋的小洞

從背面把溶化的鐵水倒到小洞上

片刻時間補好的鍋就能燒菜了!

剃頭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簡單工具

剃頭的老師傅按照客人的要求

各種工具輪番上陣

半個小時後就能面目一新

但現在大家都追求時尚

單純的剃頭已經不能滿足

所以剃頭這項技藝也在慢慢消失

篾匠

過去塑膠製品沒有現在這麼普及

人們的日常用品多為竹筐、背簍等

那時家家戶戶都有著不同的篾器

用壞了就得修補或新置

如果自家不會這門手藝

就得延請篾匠到家砍竹、剖篾、編制!

不過隨著塑膠製品和不銹鋼鋁製品的出現

篾製品已經逐漸被淘汰

現在有了機械化操作

再也不需要繁瑣的人工勞作

所以與篾製品息息相關的篾匠也日漸沒落...

小時候大街小巷隨處能見的老行當

如今雖然已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老行當所反映出來的民族文化

是長沙人童年裡

難以泯滅的美好記憶!

(圖文/長沙全接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