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奪命玩具”家族又雙叒叕新添一員,這次中招的是寶寶的顏值?

大家好,這裡是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的第009篇原創【育兒知識】文章,用娘心調查孕育知識真相,我們會一直努力,一定要持續關注我們哦!

總有一些“奪命玩具”潛伏在孩子身邊,

總有一些商家因為缺乏品質把關意識,成為了玩具隱患的“幫兇”。

這不,又一“網紅”玩具—巴克球近期爆出安全隱患問題,著實讓父母們的心緊緊糾了一把。

這些爆料絕不是危言聳聽。前幾日,江西贛州的一名媽媽發現兩歲多的兒子頻繁哭鬧,送醫後驚訝地發現寶寶的腸腔位置竟然有一排珠子。

醫生表示,通過腸道檢查發現有6處穿孔,如果不及時處理,孩子很快就會死亡,

當時孩子已經出現了感染性休克。

沒錯,這些珠子正是巴克球!巴克球是由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圓球組成的益智玩具,乍一看,這些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巴克球的確很吸引眼球,也難怪孩子將這些色彩鮮豔的磁力球誤當做糖果放到嘴裡。

然而這種巴克球包裝上明確寫著適合14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顯然不能當做兒童玩具。

無獨有偶,廣東中山一8歲男孩,在玩塑膠拉哨玩具時,拉哨不小心碰到了桌腳,瞬間飛起的碎片,劃傷了孩子的眼角膜。就是這樣一個小玩具險些導致孩子左眼失明。

11歲的杭州女孩芳芳在教室寫作業時,幾個同學在玩飛鏢,沒想到飛鏢突然嗖地一聲插進她的腦袋。送院後發現飛鏢已經穿透顱骨約1公分,手術完成後還可能伴有骨髓炎、化膿性腦膜炎等風險。

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玩具,裡面有暢銷的進口玩具,也不乏有一些淘寶貨色。

快到新年了,媽媽們是不是也要準備給孩子們囤一波玩具呢?瓜媽貼心地為你們整理了那些玩具有安全隱患的“奪命玩具”,大家一定要避坑前行!

牙籤弩等彈射類玩具—危險係數★★★★★

彈射類玩具包括手槍、彈弓等,都存在較強的殺傷力,家長們不做好引導工作的話很容易讓寶寶傷到自己或他人。

前段時間流行的“牙籤弩”,看起來只有手掌大小,殺傷力卻不容小覷。不但能射穿紙板、氣球,還能紮入西瓜、生肉裡,如果這些牙籤射中孩子的眼鏡,後果將不堪設想。

買過的人是這樣說的:

"近距離可以射穿紙箱、西瓜皮等"、"給孩子玩,單弓片就行,5弓片的威力太大了,易開罐都打穿了…"

2017年6月,新疆一名10歲的男孩就被牙籤弩射傷了右眼,經過數次醫治,視力最終也無法恢復到1.0以上了。

這麼危險的玩具,家長一定要避開這個大坑!

尖銳類金屬玩具—危險係數★★★★

有新聞報導,澳洲一名孩子將指尖陀螺拋向空中,陀螺掉下時砸到了她的眼睛,導致這只眼睛失從此去了光明,可見其危害有多大。

氣球等爆破型玩具—危險係數★★★

還記得前段時間爆紅的"網紅氣球"嗎?很多商場門口都能見到它們五顏六色的身影。

2017年12月2日,廣東東莞一名兩歲女孩在玩這種網紅氣球時,身邊的人不小心點著打火機,氣球瞬間爆炸,點燃頭髮,造成面部和右手的二度燒傷。

這種“網紅氣球”並不是因為帶電而爆炸,氣球裡充的是氫氣,氫氣遇到明火或者漏電都會爆燃!爆炸的瞬間,釋放出的LED燈、小鐵絲等小部件很可能會被孩子吞咽,融化的氣球塑膠液體如果粘到皮膚上,會造成燙傷,進入呼吸道的話也很難取出。

其實,國家相關部門早已有了明確的《充氣玩具通用技術要求》規定,充氣玩具不得充入氫氣、乙炔、煤氣燈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但是由於氫氣成本低,制取容易,一些商販魚目混珠,這樣隱藏的危險就相當大了。

彈珠等體積小的玩具—危險係數★★★

小個兒的玩具還有玩具上的小配件都是家長需要注意的物件,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孩子誤食。有些孩子喜歡把小玩具藏在鼻子、耳朵等部位,也很容易造成危險。

除了最開始提到的巴克球,還有彈珠、“水精靈”等。“水精靈”是一種吸水性樹脂,遇水會膨脹。裡面含有的丙烯腈或丙烯酸酯都有一定毒性,如果被孩子誤食,後果將不堪設想。

劣質聲光類玩具—危險係數★★

一些聲光玩具打著刺激寶寶聽視覺發育的噱頭,實則會損害寶寶的聽力和視力發展。

如果一些發光玩具發出的光比較刺眼,而且閃爍速度較快,寶寶的眼睛還未發育完全,這樣長時間受強光刺激,雙眼的視力會減弱,甚至會傷害到視網膜。

同樣的,一些有聲玩具的音量也超過了規定標準。相關專家們普遍認為,超過90分貝的聲音就可能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傷。相關標準規定,發聲玩具音量限高65分貝。對於一些已經入手的聲音大的玩具,媽媽可將音量調至最輕,或用膠條把玩具喇叭粘住,適當降低分貝。

除了規避以上這些危險玩具,媽媽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還需要注意哪些?

1、注重玩具的適齡性

有些玩具本身有嚴格的年齡範疇,並不適合這個範圍以外的孩子玩,家長要注意玩具的分齡性,預防玩具帶來的潛在危險。

2、有較強的品質檢測意識

對玩具上的標識有一定的認識,看看是否通過安全合格檢測,並瞭解其安全等級,儘量選擇比較知名、有口碑的產品,“三無”產品絕對要避免。

3、家長嚴格監控,有必要的話最好陪玩

家長在平時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安全玩玩具。年齡特別小的寶寶在玩玩具時應該做好安全監控,家長最好陪玩。

常規玩具的“看不見”的隱患—玩具的清潔與消毒

除了一些自帶“威脅”屬性的玩具,一些常規玩具也有著“看不見”的隱患—細菌的威脅。因此,定期消毒玩具十分必要。那麼不同種類的玩具要如何處理才能延長使用壽命呢?

1、耐濕、不易褪色的玩具可用0.2%過氧乙酸或0.5%消毒靈浸泡、擦抹消毒。

2、毛絨、紙制玩具和圖書可通過曝曬消毒殺菌。

3、木制玩具可用肥皂水燙洗。

4、金屬玩具可先用肥皂水擦洗,再日曬。

玩具是孩子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小玩伴”,也是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的“敲門磚”,作為父母,為孩子過濾掉危險玩具,嚴格把控玩具安全是我們必修的一堂課。

以上內容和圖片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不但能射穿紙板、氣球,還能紮入西瓜、生肉裡,如果這些牙籤射中孩子的眼鏡,後果將不堪設想。

買過的人是這樣說的:

"近距離可以射穿紙箱、西瓜皮等"、"給孩子玩,單弓片就行,5弓片的威力太大了,易開罐都打穿了…"

2017年6月,新疆一名10歲的男孩就被牙籤弩射傷了右眼,經過數次醫治,視力最終也無法恢復到1.0以上了。

這麼危險的玩具,家長一定要避開這個大坑!

尖銳類金屬玩具—危險係數★★★★

有新聞報導,澳洲一名孩子將指尖陀螺拋向空中,陀螺掉下時砸到了她的眼睛,導致這只眼睛失從此去了光明,可見其危害有多大。

氣球等爆破型玩具—危險係數★★★

還記得前段時間爆紅的"網紅氣球"嗎?很多商場門口都能見到它們五顏六色的身影。

2017年12月2日,廣東東莞一名兩歲女孩在玩這種網紅氣球時,身邊的人不小心點著打火機,氣球瞬間爆炸,點燃頭髮,造成面部和右手的二度燒傷。

這種“網紅氣球”並不是因為帶電而爆炸,氣球裡充的是氫氣,氫氣遇到明火或者漏電都會爆燃!爆炸的瞬間,釋放出的LED燈、小鐵絲等小部件很可能會被孩子吞咽,融化的氣球塑膠液體如果粘到皮膚上,會造成燙傷,進入呼吸道的話也很難取出。

其實,國家相關部門早已有了明確的《充氣玩具通用技術要求》規定,充氣玩具不得充入氫氣、乙炔、煤氣燈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但是由於氫氣成本低,制取容易,一些商販魚目混珠,這樣隱藏的危險就相當大了。

彈珠等體積小的玩具—危險係數★★★

小個兒的玩具還有玩具上的小配件都是家長需要注意的物件,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孩子誤食。有些孩子喜歡把小玩具藏在鼻子、耳朵等部位,也很容易造成危險。

除了最開始提到的巴克球,還有彈珠、“水精靈”等。“水精靈”是一種吸水性樹脂,遇水會膨脹。裡面含有的丙烯腈或丙烯酸酯都有一定毒性,如果被孩子誤食,後果將不堪設想。

劣質聲光類玩具—危險係數★★

一些聲光玩具打著刺激寶寶聽視覺發育的噱頭,實則會損害寶寶的聽力和視力發展。

如果一些發光玩具發出的光比較刺眼,而且閃爍速度較快,寶寶的眼睛還未發育完全,這樣長時間受強光刺激,雙眼的視力會減弱,甚至會傷害到視網膜。

同樣的,一些有聲玩具的音量也超過了規定標準。相關專家們普遍認為,超過90分貝的聲音就可能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傷。相關標準規定,發聲玩具音量限高65分貝。對於一些已經入手的聲音大的玩具,媽媽可將音量調至最輕,或用膠條把玩具喇叭粘住,適當降低分貝。

除了規避以上這些危險玩具,媽媽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還需要注意哪些?

1、注重玩具的適齡性

有些玩具本身有嚴格的年齡範疇,並不適合這個範圍以外的孩子玩,家長要注意玩具的分齡性,預防玩具帶來的潛在危險。

2、有較強的品質檢測意識

對玩具上的標識有一定的認識,看看是否通過安全合格檢測,並瞭解其安全等級,儘量選擇比較知名、有口碑的產品,“三無”產品絕對要避免。

3、家長嚴格監控,有必要的話最好陪玩

家長在平時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安全玩玩具。年齡特別小的寶寶在玩玩具時應該做好安全監控,家長最好陪玩。

常規玩具的“看不見”的隱患—玩具的清潔與消毒

除了一些自帶“威脅”屬性的玩具,一些常規玩具也有著“看不見”的隱患—細菌的威脅。因此,定期消毒玩具十分必要。那麼不同種類的玩具要如何處理才能延長使用壽命呢?

1、耐濕、不易褪色的玩具可用0.2%過氧乙酸或0.5%消毒靈浸泡、擦抹消毒。

2、毛絨、紙制玩具和圖書可通過曝曬消毒殺菌。

3、木制玩具可用肥皂水燙洗。

4、金屬玩具可先用肥皂水擦洗,再日曬。

玩具是孩子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小玩伴”,也是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的“敲門磚”,作為父母,為孩子過濾掉危險玩具,嚴格把控玩具安全是我們必修的一堂課。

以上內容和圖片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