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鐵牛也可以有內涵

黃河鐵牛

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尊鎮水牛,都可以視為一座紀念碑,

鐫刻著世代治理水患的努力。它們在古代被視為神獸,今天已經成為文化遺產,是守護水工程的“吉祥物”,一望而知是華夏水利行業獨有的傳統標誌。

然而,歷經歲月滄桑、戰爭災難,金石之身也會被湮沒或損毀。為了弘揚水文化傳統,對現存的鎮水牛應當加強保護,除了列入文物保護範圍之外,還有其他多種途徑。

黃河鐵牛

沉沒於地下的,可以組織力量發掘。如山西永濟的黃河鐵牛鑄造于唐開元年間,元末以後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1988年5月,當地政府決定尋找挖掘唐代鐵牛。經過一年多的考察、勘測、走訪、調查,確定了鐵牛在地下埋沒的位置,並於1989年3月破土動工,歷時五個月,四尊鐵牛全部出土。至此,

這一稀世國寶終於重現於世,再展當年雄姿,為黃河流域新添了一處人文景觀。

錢塘江鎮海鐵牛

毀壞的可以重建。如浙江錢塘江鎮海鐵牛,鑄于清雍正、乾隆年間,立於錢塘江北側,與海塘共同構成“虛實”兩道防線,防禦海潮入侵,後毀于“文革”。為恢復鎮海鐵牛景觀,

文物部門根據資料重新設計,由有關部門資助,1986年6月鑄造了一對鐵牛,分別置於占鼇塔東西兩側。新鑄的鐵牛上仍保留了《鐵牛銘》:“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制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甯塘,安瀾永慶報聖皇。” 江蘇徐州黃河故道的鎮水鐵牛,建造于清嘉慶年間,毀于“文革”期間。1985年,徐州市籌建資金重鑄了鐵牛,于同年12月置於黃河故道新牌樓一側,現成為該市黃河故道水利風景區引人注目的景點。

黃河故道的鎮水鐵牛

推陳出新也是弘揚鐵牛文化的途徑。一些水利工程新鑄鐵牛立于水濱,利用鎮水牛的傳統形象,取牛辛勤耕耘的品格,象徵水利人奮進拼搏、為民造福的精神,將其內涵實現創造性轉化,顯示出水利工作的傳統文化淵源,

也為水利工程增添了文化內涵。

作者:尉天驕

文章首發於:《江河》雜誌微信平臺

文章轉載需注明@江河雜誌

選題合作與投稿

連絡人:劉豔飛

郵箱:jianghebjb@163.com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連絡人:劉曉晨

郵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