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竇有福:欺強的話不能說,傷天害理的事不能做

欺強的話不能說,傷天害理的事不能做

竇有福/文

相傳很早以前,蒿店古鎮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驛站。蒿店古鎮的廟場又稱崆峒山的西舍,蒿店三關口、太北山、南陰台、關帝廟的山場廟宇受崆峒山管轄,委派出家修仙成功的道人,下山分別主持四個地方的事務。民國年間,三關口是王道、太北山是陳道、南陰台是葉道、關帝廟是柳道。根據民間流傳蒿店古鎮四個廟場受崆峒山管轄大的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根據老人們流傳,

古鎮百姓抬埋老者病逝的道人,每個廟場近十個道人。

大約在民國十五至十六年間,也就是1926年至1927年間。夏初,天大旱,農作物面臨絕產。蒿店古鎮四大廟場聯合向什字海子裡的海龍王取雨,解決蒿店古鎮的災情。廟裡會長向蒿店古鎮經商的鋪子家家收錢,作為取雨的費用。一街兩面都交了錢,只有姓羅的一家,開了飯館和山貨部子,錢多但比較吝嗇,人常說窮捨命富抽筋,

就一文錢都不出,口出狂言,“天大旱三年也餓不死我們全家”。

臘月十幾,家家開始殺豬,羅家因開館子飼養了一頭大肥豬。請來古鎮有名殺豬的屠夫,請來六七個幫忙的人,六個人把豬抬到板凳上壓住,屠夫尺五長的殺豬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家裡人用面盆在豬下刀口處盛血,一個豬盛了一面盆血,用豬血做血飯。然後燒了幾大鍋開水,把燒開的水倒進直徑一米多,高一米的大木桶裡,

然後把殺死的豬,丟進裝有開水的大木桶裡湯豬毛,幾個人拖住豬腿上下移動,並且用爐渣塊刺豬毛,不一會兒豬毛刺完了。幾個人把豬抬出來,在大木桶上放一個木棒,把豬放在木棒上,用清水沖洗,幫忙的人用兩個手指頭把豬毛,屠夫用刀子刮豬毛,豬的渾身豬毛刮的乾乾淨淨,再用清水沖洗的白白的。屠夫拿刀正要從豬脖行把豬頭旋割下來時,殺死的豬從大木桶上滾下來,
翻起身子從羅家大門跑出,殺豬的屠夫,幫忙的人追趕,從古鎮的東頭追到西頭,沒有追上,看見豬從西溝橋那兒大河跑過,飛奔瓦窯溝,古鎮很多人飛奔追趕,也沒有追上豬,羅家雇人在瓦窯溝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豬,豬跑的無蹤無影了。

民國十七年六月初二,也就是1928年六月初二,三股土匪在蒿店古鎮燒殺掠搶,羅家難免遭受土匪的搶劫。

民國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那年大旱,蒿店古鎮本來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大都是經商和山貨手工業者,很少有人種地,吃的糧食全靠古鎮周邊的彭陽、新集、溝口,以及甘肅的安國、青龍等地方供應。古鎮周邊的人沒有吃的,古鎮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我奶奶四十多年前給我講,民國十八年,蒿店古鎮也俄死了一層人,有錢也沒有糧食可買,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那年夏天羅家前門進來一個野狐狸。後門來了一個狼,都在上房裡轉了一圈,經古鎮百姓打著斷跑。後半年,羅家吃的糧食短缺,再加上羅家感染了上瘟疫,全家人都死的只剩下長貴的羅麻子一個人了,羅麻子把飯館和山貨部給別人打給,過了兩年羅麻子也病死了。

經過幾輩人的口述,傳承下來真實的古鎮歷史故事,古鎮百姓接輩傳輩講古鎮歷史故事,從流傳的故事中得到深刻體會。人們對天對人不能說過分欺強的話,做人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

本文作者 竇有福

作者簡介:

竇有福,漢族,出生於1962年2月21日,現年55歲,小學教師。現在寧夏涇源縣六盤山鎮第二小學工作,家住寧夏涇源縣六盤山鎮蒿店村。喜愛傳統文化,作品有《古鎮煙雲》,《五月節的由來》,《古鎮的中秋節》,《艱辛的生活》,《傳承弘揚中醫文化》等。

民國十八年,蒿店古鎮也俄死了一層人,有錢也沒有糧食可買,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那年夏天羅家前門進來一個野狐狸。後門來了一個狼,都在上房裡轉了一圈,經古鎮百姓打著斷跑。後半年,羅家吃的糧食短缺,再加上羅家感染了上瘟疫,全家人都死的只剩下長貴的羅麻子一個人了,羅麻子把飯館和山貨部給別人打給,過了兩年羅麻子也病死了。

經過幾輩人的口述,傳承下來真實的古鎮歷史故事,古鎮百姓接輩傳輩講古鎮歷史故事,從流傳的故事中得到深刻體會。人們對天對人不能說過分欺強的話,做人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

本文作者 竇有福

作者簡介:

竇有福,漢族,出生於1962年2月21日,現年55歲,小學教師。現在寧夏涇源縣六盤山鎮第二小學工作,家住寧夏涇源縣六盤山鎮蒿店村。喜愛傳統文化,作品有《古鎮煙雲》,《五月節的由來》,《古鎮的中秋節》,《艱辛的生活》,《傳承弘揚中醫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