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高校百名“老司機”在揚打擂臺 比拼“快、穩、准”

中國江蘇網1月15日揚州訊 理論知識考試、直角轉彎、坡道定點停車與起步、S彎、側方入庫……這不是駕考麼?NO!在這個大賽規則面前,

再嚴苛的駕考都low爆了。

1月13—14日,江蘇省高校首屆“宇通杯”汽車駕駛員職業技能大賽在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駕校場上舉行,來自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太大學、蘇州大學等省內近40所高校的110名專業駕駛員同台“比武”。

此次大賽裁判長、江蘇汽車技師學院培訓中心主任姚新說,對於普通駕駛員來說,

專業駕駛員在實際操作比賽中,不單純考核技術,更要有穩定性,考核標準高、要求嚴,扣分細則多,凡違規操作,不符合規範操作都將在扣分範圍之類。

比賽內容由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個部分組成,分別占總成績的40%和60%,命題和測評要求執行本職業國家高級職業資格標準。

記者在操作技能考核現場看到,“老司機”們按抽取的號陸續駕車進場,要在4分鐘內完成一次性快速側方移位、直角轉彎、坡道定點停車與起步、“S”彎、側方入庫等5個專案,

壓線、停頓、後溜什麼的要扣分,超時一秒就要扣一分。更難的是,在考核的車裡還有一個裝有3200克水的量杯,要求車輛完成比賽的過程中行駛穩定,比賽結束時將對量杯裡剩下的水進行計量。

“這就是要比拼‘快、穩、准’。”副裁判長、江蘇科技大學汽車運輸中心主任蔣子新說,不單純考核速度、技術,還要考核穩定性,這樣才能顯示出駕駛技術的高超。

記者看到,來自中國礦業大學的徐超一圈比完後,車內量杯的水還有3191克,也就是說,水只濺掉了9克。大夥兒不由對這個55歲的“老司機”直豎大拇指。“有些超時了,畢竟年齡大了些。”徐超說,他駕齡已經有37年了,近10年來沒有一起違章,“為廣大師生服務,一定要安全放在第一位。”

這次大賽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總工會、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高等學校後勤協會聯合舉辦,

揚州大學、江蘇省高校後勤協會運輸保障聯盟承辦,為省級非綜合類技能競賽,競賽規格、標準高。大賽獎勵力度很大,設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7人,競賽總成績前三名選手由省總工會、省人社廳分別授予“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和“江蘇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取得前三個等級獎項的10名選手,可在該工種的技術等級晉升方面享受激勵政策;同時,技能比賽前10名選手,由省高校後勤協會授予“江蘇省高校汽車駕駛技術能手”稱號。

據介紹,作為教育大省,江蘇共有高等學校167所,為高校開展後勤服務的從業人員有近30萬人。這些工作人員服務各個高校的方方面面,對全省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的提升,是服務高校、服務社會以及社會發展的縮影。此次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就是在各行業宣導“工匠”精神,充分展示高校後勤人的風采,不斷提高高校駕駛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水準,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為師生員工做好服務,營造出濃厚的職業技能提升氛圍。(沈崢嶸 梁輝 陳曉春)

由省高校後勤協會授予“江蘇省高校汽車駕駛技術能手”稱號。

據介紹,作為教育大省,江蘇共有高等學校167所,為高校開展後勤服務的從業人員有近30萬人。這些工作人員服務各個高校的方方面面,對全省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的提升,是服務高校、服務社會以及社會發展的縮影。此次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就是在各行業宣導“工匠”精神,充分展示高校後勤人的風采,不斷提高高校駕駛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技能水準,更好地為學校教學科研、為師生員工做好服務,營造出濃厚的職業技能提升氛圍。(沈崢嶸 梁輝 陳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