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邊界重塑、電商升級、產業思維……貝貝集團張良倫的戰略與思考

過去的2017年,整個互聯網行業風起雲湧。隨著新零售號角的吹響,存在了20年的傳統電商迎來變革;受消費升級大潮的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都在發生改變;人工智慧的異軍突起,

讓從業者看到了技術和資料的力量。毫無疑問,這一系列的變化也將母嬰行業席捲在內,母嬰人在接受,在思考,在整合,2018年以及更遠的未來,母嬰人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貝貝集團創始人兼CEO帶來了他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新母嬰,意味著邊界的重塑

誕生於2014年的貝貝,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個年頭。用張良倫的話來講,“3年是一個拐點,每一年都有是一個里程碑”。

成立前兩年,

貝貝的策略就是在充分的競爭中不斷探索,不斷反覆運算商業模式。梳理貝貝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發現,貝貝的商業模式先後經歷童裝熱賣、平臺、自營、國內貿易、跨境貿易,直至反覆運算出一個相對完善的貝貝商業模式。

在商業模式成型後,

競爭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張良倫提出新母嬰戰略,開始探索貝貝的邊界。他認為貝貝的邊界有兩塊,一是橫向邊界拓展,二是縱向邊界拓展。

橫向的邊界拓展是業務拓展和消費場景的拓展,也就是一切與孩子相關的業務場景都是貝貝要切入的。

縱向的邊界,指的是產業化的拓展與外延,即,貝貝該如何更加縱深地滲透到產業中。貝貝的做法是,憑藉自身在大資料、運營等多個方面的實力,

整合整個母嬰上下游產業鏈,從購物、育兒、親子、早教等多個方面入手,給母嬰人群一套完整的育兒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母嬰人群和母嬰產業。

新電商,升級創新勢在必行

2017年,社群電商被廣泛提及,這是傳統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必然產物,是新商業時代下電商的新形態,貝貝集團也推出了自己的社群電商平臺貝店。社群電商的出現,

從側面說明了電商的升級創新勢在必行。在張良倫看來,電商的創新之道有兩點:一是流量創新,二是供應鏈創新。

所謂的流量創新,指的是要打造自己的生態流量。傳統電商時代,不同管道的流量各自為戰,無法起到1+1>2的效果。新電商時代,流量紅利式微,從業者必須要採用新玩法來生產流量。拿貝貝集團來說,它現在的流量由三個版塊構成:APP+小程式+M站,這三個版塊的流量互為流通,

互為所用,好比一個良性迴圈的生態池,可以讓貝貝的生態流量源源不斷。

除流量創新之外,供應鏈創新也十分重要。以前人們談供應鏈,往往會偏重在倉儲物流,其實完整的供應鏈包含了從商品生產出來、到進入流通階段、再到消費者手中的所有環節。只有完成了供應鏈的升級創新,才能最終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新消費,用產業思維構建護城河

張良倫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行業競爭的聚焦點轉變為人群心智之爭,進入了“我”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以獨立的個體,新消費時代已經到來。所以,從業者需要回歸到人群,用產業思維為特定人群創造獨特價值。

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從業者深入瞭解消費者的需求,用產業化思維幫助消費者找到相匹配的貨品。消費升級時代,人們願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這就要求從業者從供應鏈出發,梳理產業原點,把控源頭貨源,將工廠和品牌的一級管道滲透到這些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創造出獨特的價值。

從整個2017年來看,雖然母嬰行業不像共用經濟、人工智慧那樣屬於大熱門,但張良倫認為,2018年的母嬰依然大有可為。小程式、社群電商、產業電商的興起,必然會帶動母嬰行業走向一個新階段。未來,貝貝集團會持續深耕母嬰人群和母嬰產業,整合產業資源,重塑邊界,為行業發展賦能。

新消費,用產業思維構建護城河

張良倫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行業競爭的聚焦點轉變為人群心智之爭,進入了“我”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以獨立的個體,新消費時代已經到來。所以,從業者需要回歸到人群,用產業思維為特定人群創造獨特價值。

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從業者深入瞭解消費者的需求,用產業化思維幫助消費者找到相匹配的貨品。消費升級時代,人們願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這就要求從業者從供應鏈出發,梳理產業原點,把控源頭貨源,將工廠和品牌的一級管道滲透到這些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創造出獨特的價值。

從整個2017年來看,雖然母嬰行業不像共用經濟、人工智慧那樣屬於大熱門,但張良倫認為,2018年的母嬰依然大有可為。小程式、社群電商、產業電商的興起,必然會帶動母嬰行業走向一個新階段。未來,貝貝集團會持續深耕母嬰人群和母嬰產業,整合產業資源,重塑邊界,為行業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