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以樂為馬,追尋中國傳統樂器的詩意表達

傳媒內參導讀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傳統民樂的悠揚婉轉,綿延千年,時至今日依然深深撥動著我們的心。東方衛視出品的大型文化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從歷史、演奏、製作三個維度講述了古琴、古箏、琵琶、二胡和笛子的發展演變、曲調特色及製作工藝,

深刻反映出其所承載的社會價值和深遠影響。

該紀錄片共10集(分上下集講述一種樂器),每集25分鐘,於3月5日至14日在東方衛視晚間23點檔連續播出。由生動的故事串聯,

以鏡頭為探照,以民樂為內核,史料詳實,選題獨特,視角多樣,無論是藝術文化價值,還是敘事表現手法,都堪稱我國器樂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故事為載體

講述傳統樂器意蘊之美

相比於流行音樂,我國民族音樂一直以高雅、嚴肅的姿態存在,普通人若無專業的訓練和薰陶,很難深刻理解其內涵和韻味。作為我國樂器史上開先河的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不是從理論層面進行專業的學術化表述,

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和視聽手法呈現器樂發展及文化,有情節,有懸念,有史料解讀,有情景再現,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為了挖掘好的故事,五個拍攝組輾轉香港、北京等十餘座城市,採訪了數十位元知名音樂大家,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如在《琵琶》中,透過採訪琵琶界已故大師衛仲樂之子衛祖光,通過他的回憶和感受,講述父親當年如何在艱苦的學徒生活中開啟音樂啟蒙的生涯;在《二胡》中,

通過演員情景再現阿炳流落街頭的賣藝窘態,展現二胡的曲調特色以及社會底層盲藝人的淒慘經歷。

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擺脫了純藝術理論的邏輯推理,富有趣味性和觀賞性,讓觀眾在人物與故事的互動中,感受傳統音樂的藝術之美,體會其背後厚重深刻的精神意蘊。

情景再現:阿炳演奏《二泉映月》

藝術與自然和諧共生

做人與匠心並重合一

採用較大篇幅詳盡呈現每種樂器製作的工藝和過程,是該紀錄片的一大亮點。

如在《琵琶》中,跟隨鏡頭來到琵琶的製作車間,從木面板的選擇、烘烤、粘接、鍁鑿,到造型設計、上釉美化、音準校驗等,看一把琵琶如何歷經複雜而到位的工藝彈奏出美妙的音樂;

在《笛子》中,跟隨制笛師董雪華的腳步,漫步幽幽竹林,瞭解如何從品種、年齡、竹節長度、圓度等細節判斷一棵竹子是否有制笛的潛質……一把好樂器的誕生,不僅僅是匠人智慧和心血的凝結,更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美麗畫卷。

紀錄片展現樂器製作,但又不止於製作,更是透過製作反觀數代技師們付出的熱血青春和默默耕耘的精神。

因為熱愛,二胡高級製作技師王根興從17歲便開始當學徒,如今在二胡的製作道路上走過六十一載春秋;年過八旬的古箏製作高級技師徐振高,五十年的制琴生涯,如今的他已帶出百余名徒弟。

正是這些投身於器樂製作的技師匠人們,用他們的熱愛、執著、智慧與創新,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以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推動民樂的傳承與發展,使之跨越千年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苦竹,產于浙江余杭,製作笛子的上等品種

聲畫結合,視聽盛宴

享受民樂的詩意表達

在鏡頭的組接與轉換中,時而以慢鏡頭展現器樂的線條美,時而以特寫鏡頭聚焦於器樂表演者忘我的神情,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如果說畫面是平面的,那麼聲音的加入則讓整部紀錄片有了立體的感覺。

每講述一種樂器時,都會配以相應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更有保存下來難得一聽的珍貴錄音史料。畫面、解說、史料、配樂的和諧共鳴,創造出韻味無窮的視聽空間,讓觀眾在瞭解民樂發展的同時,隨著音樂的節奏、韻律更真切地品味其韻致。

如《二胡》中,可聽到1950年夏天由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採用進口鋼絲答錄機為阿炳錄製的《二泉映月》;在《笛子》篇章中,聆聽已故的“江南笛王”趙松庭吹奏的浙派風格高曲調,感受笛子演奏家蔣國基用考古發掘的具有7000多年歷史的骨笛吹奏出的音效。

整部紀錄片聲畫結合,動靜相宜,與器樂精緻的線條、深厚的歷史底蘊相映成輝,使講述更具感染力、表現力和立體感,多層次、多角度展示民族音樂的演奏特色和精神內涵。

笛子演奏家蔣國基用出土文物骨笛現場吹奏

談藝術保護

更談薪火相傳的責任與使命

一代代生命遠去,一曲曲經典流傳,在琴弦之間,跳動的不止是曲調,更是千千萬萬的文化傳承者對美的追求,對保留與傳承民族音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琵琶》中,“汪派琵琶第四代傳人”郝貽凡與王昱庭之子汪天偉在名琴“清代張伯年琵琶”保管時,曾幾度哽咽。如此細節,展現的不只是器樂的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是老一輩藝術家德藝雙馨的歷史見證。

在談及自己的理想時,竹笛演奏家唐俊喬說,“我繼續把我老師交給我的東西,加上我自己這麼多年在音樂上追求到的東西,技術、能力,再繼續傳達下去,我覺得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事業才更有希望更有未來。”

無論是保管一把古琴,還是培育滿園桃李,我們看到的是民族文化的代代延續和薪火相傳,該紀錄片不止停留於藝術本身,更站在文化傳承的高度,讓觀眾感受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財富。

笛子演奏家唐俊喬談藝術傳承

音樂無國界

用國際視角,講述中國故事

琵琶、古箏、二胡、笛子、古琴,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已經遠遠超越了藝術本身,歷經千年的發展與傳承,其昂揚的姿態已經走向世界的舞臺。

追溯“絲綢之路”時期中外音樂的碰撞與交流,回顧我國歷史上重要的“音樂外交”事件,梳理一代大師們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音樂表演的史料,跟拍美國留學生潘克能癡迷琵琶的故事……

除了以縱向的中國視角講述民族器樂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本紀錄片還從橫向的國際視角還原中國樂器走向世界的過程,展現民族器樂的東方魅力。民族的即世界的,這一視角傳達的不僅是跨文化交流的新穎感,更是中國器樂走向世界的見證,是國人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美國留學生的琵琶情緣

今天的中國,正以飛速發展的姿態影響著世界,這一影響,除了政治與經濟,文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大型文化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正是通過影像的力量,喚醒著我國獨特的民族符號及其背後的文化記憶。

一方面,體現著積極回應“中華文化電視傳播工程”的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實現傳媒之價值、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化傳播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新技術、新文化層出不窮的今天,如何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根源,梳理其發展脈絡,觀照其文化內核,充分發揮廣電傳媒記錄與傳播的優勢和影響力,進而推動其發揚傳承及國際化傳播,也必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因為熱愛,二胡高級製作技師王根興從17歲便開始當學徒,如今在二胡的製作道路上走過六十一載春秋;年過八旬的古箏製作高級技師徐振高,五十年的制琴生涯,如今的他已帶出百余名徒弟。

正是這些投身於器樂製作的技師匠人們,用他們的熱愛、執著、智慧與創新,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以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推動民樂的傳承與發展,使之跨越千年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苦竹,產于浙江余杭,製作笛子的上等品種

聲畫結合,視聽盛宴

享受民樂的詩意表達

在鏡頭的組接與轉換中,時而以慢鏡頭展現器樂的線條美,時而以特寫鏡頭聚焦於器樂表演者忘我的神情,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如果說畫面是平面的,那麼聲音的加入則讓整部紀錄片有了立體的感覺。

每講述一種樂器時,都會配以相應樂曲作為背景音樂,更有保存下來難得一聽的珍貴錄音史料。畫面、解說、史料、配樂的和諧共鳴,創造出韻味無窮的視聽空間,讓觀眾在瞭解民樂發展的同時,隨著音樂的節奏、韻律更真切地品味其韻致。

如《二胡》中,可聽到1950年夏天由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採用進口鋼絲答錄機為阿炳錄製的《二泉映月》;在《笛子》篇章中,聆聽已故的“江南笛王”趙松庭吹奏的浙派風格高曲調,感受笛子演奏家蔣國基用考古發掘的具有7000多年歷史的骨笛吹奏出的音效。

整部紀錄片聲畫結合,動靜相宜,與器樂精緻的線條、深厚的歷史底蘊相映成輝,使講述更具感染力、表現力和立體感,多層次、多角度展示民族音樂的演奏特色和精神內涵。

笛子演奏家蔣國基用出土文物骨笛現場吹奏

談藝術保護

更談薪火相傳的責任與使命

一代代生命遠去,一曲曲經典流傳,在琴弦之間,跳動的不止是曲調,更是千千萬萬的文化傳承者對美的追求,對保留與傳承民族音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琵琶》中,“汪派琵琶第四代傳人”郝貽凡與王昱庭之子汪天偉在名琴“清代張伯年琵琶”保管時,曾幾度哽咽。如此細節,展現的不只是器樂的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是老一輩藝術家德藝雙馨的歷史見證。

在談及自己的理想時,竹笛演奏家唐俊喬說,“我繼續把我老師交給我的東西,加上我自己這麼多年在音樂上追求到的東西,技術、能力,再繼續傳達下去,我覺得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事業才更有希望更有未來。”

無論是保管一把古琴,還是培育滿園桃李,我們看到的是民族文化的代代延續和薪火相傳,該紀錄片不止停留於藝術本身,更站在文化傳承的高度,讓觀眾感受到,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財富。

笛子演奏家唐俊喬談藝術傳承

音樂無國界

用國際視角,講述中國故事

琵琶、古箏、二胡、笛子、古琴,它們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已經遠遠超越了藝術本身,歷經千年的發展與傳承,其昂揚的姿態已經走向世界的舞臺。

追溯“絲綢之路”時期中外音樂的碰撞與交流,回顧我國歷史上重要的“音樂外交”事件,梳理一代大師們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音樂表演的史料,跟拍美國留學生潘克能癡迷琵琶的故事……

除了以縱向的中國視角講述民族器樂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本紀錄片還從橫向的國際視角還原中國樂器走向世界的過程,展現民族器樂的東方魅力。民族的即世界的,這一視角傳達的不僅是跨文化交流的新穎感,更是中國器樂走向世界的見證,是國人日益增強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美國留學生的琵琶情緣

今天的中國,正以飛速發展的姿態影響著世界,這一影響,除了政治與經濟,文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覷。大型文化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正是通過影像的力量,喚醒著我國獨特的民族符號及其背後的文化記憶。

一方面,體現著積極回應“中華文化電視傳播工程”的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實現傳媒之價值、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化傳播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新技術、新文化層出不窮的今天,如何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根源,梳理其發展脈絡,觀照其文化內核,充分發揮廣電傳媒記錄與傳播的優勢和影響力,進而推動其發揚傳承及國際化傳播,也必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