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藏水資源相當豐富,“南水北調”“藏水入疆”可行麼?

眾所周知,西藏水資源相當豐富,而且西藏海拔比新疆高。有許多腦洞大開的網友由此提出了一個假設:把西藏的水資源調運到新疆可行嗎?以下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第一,

西藏水資源豐富。西藏主要有兩種水,一是高山融化的冰雪水,形成河流。流量巨大,流向孟加拉和印度。屬於淡水,可以調運部分水量,用於缺水地區淡水資源的利用。每年注入孟加拉灣的河水至少也有1700億立方米。二是高原湖泊。大多屬於鹹水湖,不可能用於調水。

第二,西藏地區海拔高度比較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而新疆地區特別是南疆地區海拔大概在2000米左右。基本符合調水的一般規律。

第三,目前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的實力,基本具備造福千秋萬代工程的客觀條件。儘管調水工程浩大,施工條件惡劣,調水路線很長,其中會遇到高山峽谷,都需要工程技術人員發揮聰明才智,克服遇到的困難。可能會修大壩,開挖大渠,

修築隧道,假設橋樑。工程難度不可想像。南水北調是近代中國夢寐以求的理想,特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完成了東線工程、中線工程,目前西線工程也沒有開工。如果我們現在設想西藏水調運新疆,估計也是經過經濟科技力量積累,我們一定可以完成千年大計萬年大計的。

第四,可以把工程修建劃分不同階段施工。讓引水工程滾動發現,與灌溉發電融合起來。讓沿線各民族受益。減輕調水的人為阻力。

第五,科技人員對西藏水調運工作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成都市南洋高新技術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年屆82歲高齡的張世禧教授,數十年皓首窮經,提出西藏大隧道工程:18條隧道引雅魯藏布江水到塔里木盆地,

使八億畝沙漠變綠洲,開採石油600億噸,建成又一個“中東“,年發電量2000億度,可供移民兩億人。

沙漠專案從中國西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上游引江水到中國新疆地區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穿過新疆和西藏在昆侖山交界的克裡雅山口,到達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克裡雅河源頭和玉龍喀什河源頭。

將淡水引進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通過玉龍喀什河和和田河相通,在與塔里木河相通,使引水流到塔里木河流域。改變沙漠環境和氣候,使大沙漠變成綠洲。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水資源最多的地區,常年平均水資源總量是中國第一位,為4482億立方米,有“中華水塔”之稱。2008年西藏自治區總用水量不足50億立方米。西藏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全長2050千米。源頭海拔5590米,領域面積24。16萬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江水常年出國境流量平均在1654億立方米。

在中國,面積在一平方千米以上天然湖泊數量有2305個,湖泊面積達71787平方千米,湖泊儲水量約7088億立方米,其中淡水儲量2261億立方米,占31。9%。

在中國西藏自治區,有天然湖泊778個,面積達25111平方千米,占中國湖泊總面積的34。98%。在這778個天然湖泊中,有外流湖區103個,面積2876平方千米。內流湖區675個,面積22235平方千米。在這些內流湖,常年只進水,不流出湖水,大部分內流湖是鹹水湖。可通過引水工程,把鹹水湖變成淡水湖。

藏區遠遠高於中國西北大少漠戈壁,這是工程上的有利條件。其實華夏民族從來不少改造自然的大工程:秦時的“萬里長城”,然後的“三峽水電站”,再後來的“南水北調”,然後的“地下長城”、“天眼”、更有勘稱瘋狂的“高鐵路網”,接下可能就是"藏水入疆,再造小中國"了。

溫馨提示:想和我們一起自駕遊去西藏、色達、稻城亞丁、阿裡的朋友,請關注:藏地旅途

為4482億立方米,有“中華水塔”之稱。2008年西藏自治區總用水量不足50億立方米。西藏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全長2050千米。源頭海拔5590米,領域面積24。16萬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江水常年出國境流量平均在1654億立方米。

在中國,面積在一平方千米以上天然湖泊數量有2305個,湖泊面積達71787平方千米,湖泊儲水量約7088億立方米,其中淡水儲量2261億立方米,占31。9%。

在中國西藏自治區,有天然湖泊778個,面積達25111平方千米,占中國湖泊總面積的34。98%。在這778個天然湖泊中,有外流湖區103個,面積2876平方千米。內流湖區675個,面積22235平方千米。在這些內流湖,常年只進水,不流出湖水,大部分內流湖是鹹水湖。可通過引水工程,把鹹水湖變成淡水湖。

藏區遠遠高於中國西北大少漠戈壁,這是工程上的有利條件。其實華夏民族從來不少改造自然的大工程:秦時的“萬里長城”,然後的“三峽水電站”,再後來的“南水北調”,然後的“地下長城”、“天眼”、更有勘稱瘋狂的“高鐵路網”,接下可能就是"藏水入疆,再造小中國"了。

溫馨提示:想和我們一起自駕遊去西藏、色達、稻城亞丁、阿裡的朋友,請關注:藏地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