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久展出的發票(民間故事)

學習會結束時,部長說了個奇怪的話題:“吃飯給錢,

自古皆然。巜水滸》裡宋江和劉唐在鄆城喝酒,完了給一兩銀子與老闆,說明日來算帳。你看,一個縣府主辦科員,一個義軍首領,都遵這個規矩。可我們有個別幹部,偏要學巜小兵張嘎》裡那個胖翻譯:老子吃飯從來不給錢。到處批發票,不像話哦。影響惡劣。”

下面有人在笑,有人心裡犯嘀咕:這個個別幹部是指我嗎?副部長劉劍就屬後者。於是四處打聽,終於有人隱隱約約告訴他,部長看到過人和飯館的什麼發票。

他近來正與部長競爭副縣長職務,部長不會無的放矢,定有所指。以前為報餐飲費爭議很多啊,他仔細回憶起了往事……

記起來了,還是當年在司法局時,欠了些飯錢。鬧得全城沸沸揚揚的是人和飯館,那次為了招待縣市上領導,辦了四桌,吃了一千五百元。錢自己已找發票報銷了。人和飯館發票我批了,出納反復照吩咐說沒錢支付,那王老闆白跑幾趟,

急了,一手拿發票一手拿刀來威脅,還被公安拘留了幾天。或許那條子還在,這事恐怕已被部長知道了,要揪我的辮子呢。

接下來劉劍到處打聽王老闆下落,有人說事隔二十多年,不清楚。終於有人給出電話號碼,忙打過去:“王老闆,我把那年的賬結了吧,拿發票來收錢。”

電話那頭怒氣衝衝:“什麼老闆?你龜兒子拖兩年把我害得館子關門,還欠一屁股的賬,老子現今在雲南幫人。

當年垮臺時爭酒水商袁業九百塊錢,發票抵帳了。”

“莫說那麼誇張,千把塊何至於到那地步。”

“你那時掙幾十塊塊錢,一千五百塊還少了嗎?我租門面才用五百呢!又不止你這龜兒子一個單位欠飯錢,你們這些貪官吃虹都嫌短喲!”

劉劍一想,自己當年讀中師後大專函授畢業才開四十七塊月薪,人家也說得對,不好再說什麼。好在現在通訊發達,幾番聯繫下來,找到了袁業。說明來意後,

袁業拍拍腦門,記起來了:“劉局長,我們當時拿發票來出納說舊發票不用了,要新的定額發票,忙亂幾個月,我們找來新發票,出納又說該王老闆來收賬。白跑了好多趟喲。我們那年虧了,一千五百塊錢,要拖幾大車啤酒才找得回來。批一件貨才賺五角,你算嘛。”

“哦,那你把發票拿出來我把錢給了吧。”

“發票在王之甫老師那裡,我欠他房租。他看我那年要拖斷氣了,說你是他學生,

恐怕收得到那筆錢,抵房租了。他還厚道,抵六百房租後還補我九百現錢,不然,那年我就關門了。”袁業說起那事情就頭疼。

劉劍經這麼一提醒,也記起王老師來結帳的事,王老師是劉劍讀師範學校的班主任,自己怎麼也駁不下面子,就熱情地請來結帳的王老師坐,親自倒茶,然後十分遺憾地告訴他:“王老師,你太忠厚了。你看嘛,這發票已開出四五年,早己過了兩年有效期,莫法入帳,作廢了。誰叫他們不按時來結帳呢?發票退回去。他們騙你呢。”

唉,劉劍經常用這些法子拖化欠帳。王老師無話可說,心裡暗暗歎息咋教出這種學生!當時槐安縣盛行吃喝風,例如鳴鳳是非常小的一個鎮,七八年來吃喝款二百多萬,省報報導了,錢仍收不到。王老師過度自信,來吃了啞巴虧,也只好算了。拿著那收不到錢的發票悵然而去。想不到他自己承擔了損失,沒退回發票。

現在清楚那發票哪裡了,劉劍買了點禮盒,上門拜訪:“王老師,你老那年來結帳,學生當時人微言輕,幫不上忙,讓你蒙受損失。但這十多年我一直記著這事。現在我掌的權大了些,咋說也不能讓老師不明不白蝕錢。最近我好容易爭取了點費用,來幫你把那點賬結了。老師,那發票呢?”

王老師已退休了,滿頭白髮,讀點閒書,練練書法,過著清靜的日子。聽了劉劍的話,回憶了好久,才記起來:“當年收不到錢,被老婆好一陣埋怨,相當於丟了一年多的工資呢!兒子說要收這筆錢,得找個官比你大的人出面。你是官二代,其他學生都沒你進步快,一時找不到。他就掛到網上去轉讓債權,說只收一千塊錢。有些收債公司想接條,一聽是司法局,馬上打退堂鼓。隔了好幾年,兒子博士畢業了,寄了一千五百塊錢回來,說收到了,叫我們別為此事生氣。發票不知所終。”王老師又把自己兒子的聯繫方式告訴了劉劍。

劉劍一聽那發票掛到網上,急得兩眼噴火,五內俱焚。那發票抬頭單位寫的是槐安縣司法局。自己批的“屬實,准予報銷。劉劍”畫明字現,別人很容易按圖索驥找到自己。這些年自己早已不玩賒欠整錢的把戲,而是利用手中權利,暗中搭股辦了些什麼養豬場,養牛場,賺取國家的補貼。不查則已,一查絕對漏餡兒。那張發票恐怕會成為問題爆發的導火索!

事已至此,只好硬著頭皮打電話:“王博士,你好。我是你爸的學生劉劍。我來把他原來那張一千五百元的發票結了。我在哪兒找到你?”

“喲,有這等好事?那發票我捐給小邑縣民間民風民俗博物館了,你去看看吧。”王博士言簡意賅。

劉劍火速趕到小邑,在民風民俗博物館,終於看到那張發黃發票陳列在白條一類裡,還附有說明:拒不支錢的發票,反映出那個時代部分公務員不遵法紀,亂吃亂占的不良風氣。

劉劍急忙找到館長,請求給五萬買下那發票。館長微笑道:“這不可能,人家捐贈的展品不能當商品出售。這張發票展出很有意義,它默默鞭撻官員的不良習氣,很吸眼球哦,給我們帶來了旺盛的人氣。很多人和單位都拍照回去,當作反面教材,教育幹部。這發票我們要永久展示。”

至此,劉劍更明白了部長會上講話的意思,他一陣寒栗,蜷緊尾巴低調變人哦,別去爭什麼副縣長了,再去爭恐怕部長會拋出發票照片,要弄得俺官沒求到,秀才也會被整脫,問題暴露,肯定拿不上退休費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劉劍也不知咋解這個套了。

莫法入帳,作廢了。誰叫他們不按時來結帳呢?發票退回去。他們騙你呢。”

唉,劉劍經常用這些法子拖化欠帳。王老師無話可說,心裡暗暗歎息咋教出這種學生!當時槐安縣盛行吃喝風,例如鳴鳳是非常小的一個鎮,七八年來吃喝款二百多萬,省報報導了,錢仍收不到。王老師過度自信,來吃了啞巴虧,也只好算了。拿著那收不到錢的發票悵然而去。想不到他自己承擔了損失,沒退回發票。

現在清楚那發票哪裡了,劉劍買了點禮盒,上門拜訪:“王老師,你老那年來結帳,學生當時人微言輕,幫不上忙,讓你蒙受損失。但這十多年我一直記著這事。現在我掌的權大了些,咋說也不能讓老師不明不白蝕錢。最近我好容易爭取了點費用,來幫你把那點賬結了。老師,那發票呢?”

王老師已退休了,滿頭白髮,讀點閒書,練練書法,過著清靜的日子。聽了劉劍的話,回憶了好久,才記起來:“當年收不到錢,被老婆好一陣埋怨,相當於丟了一年多的工資呢!兒子說要收這筆錢,得找個官比你大的人出面。你是官二代,其他學生都沒你進步快,一時找不到。他就掛到網上去轉讓債權,說只收一千塊錢。有些收債公司想接條,一聽是司法局,馬上打退堂鼓。隔了好幾年,兒子博士畢業了,寄了一千五百塊錢回來,說收到了,叫我們別為此事生氣。發票不知所終。”王老師又把自己兒子的聯繫方式告訴了劉劍。

劉劍一聽那發票掛到網上,急得兩眼噴火,五內俱焚。那發票抬頭單位寫的是槐安縣司法局。自己批的“屬實,准予報銷。劉劍”畫明字現,別人很容易按圖索驥找到自己。這些年自己早已不玩賒欠整錢的把戲,而是利用手中權利,暗中搭股辦了些什麼養豬場,養牛場,賺取國家的補貼。不查則已,一查絕對漏餡兒。那張發票恐怕會成為問題爆發的導火索!

事已至此,只好硬著頭皮打電話:“王博士,你好。我是你爸的學生劉劍。我來把他原來那張一千五百元的發票結了。我在哪兒找到你?”

“喲,有這等好事?那發票我捐給小邑縣民間民風民俗博物館了,你去看看吧。”王博士言簡意賅。

劉劍火速趕到小邑,在民風民俗博物館,終於看到那張發黃發票陳列在白條一類裡,還附有說明:拒不支錢的發票,反映出那個時代部分公務員不遵法紀,亂吃亂占的不良風氣。

劉劍急忙找到館長,請求給五萬買下那發票。館長微笑道:“這不可能,人家捐贈的展品不能當商品出售。這張發票展出很有意義,它默默鞭撻官員的不良習氣,很吸眼球哦,給我們帶來了旺盛的人氣。很多人和單位都拍照回去,當作反面教材,教育幹部。這發票我們要永久展示。”

至此,劉劍更明白了部長會上講話的意思,他一陣寒栗,蜷緊尾巴低調變人哦,別去爭什麼副縣長了,再去爭恐怕部長會拋出發票照片,要弄得俺官沒求到,秀才也會被整脫,問題暴露,肯定拿不上退休費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劉劍也不知咋解這個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