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哪有什麼“鬥轉星移”的武功,成就金庸筆下慕容家族的是馬鐙

凡是讀過金庸小說的讀者,對於慕容這一姓氏都不會陌生。慕容複為了恢復大燕,不惜棄表妹,殺家臣,設計各種陰謀詭計,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結局令人唏噓。

慕容複一心想恢復的大燕國,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2004年,考古學家在遼寧朝陽北大街挖掘出"三燕國都"龍城的宮城南門,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為我們揭開了大燕國的神秘面紗。

“三燕”故都龍城遺址

龍城復原圖

龍城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三燕"政權的國都,慕容複念念不忘的大燕國,便是這"三燕"王朝。得知發現龍城後,金庸先生不但題寫了"慕容街"街名,還為朝陽寫了一副對聯:龍城朝陽,

三燕故都;傳奇慕容,華夏一脈。

《天龍八部》中的慕容複,是武林中的絕世高手,與丐幫幫主並稱為"北喬峰南慕容"。真實歷史上的慕容家族也是蓋世英雄,在群雄並起的時代幾年間就崛起為北方霸主,雄居北方近百年。難不成他們真有金庸先生所寫的"鬥轉星移"的蓋世武功?

這個秘密在地下埋藏了1600多年後才被揭開。1965年,考古專家在朝陽北票市馮素弗墓發現了一對外包銅皮的木質馬鐙。龍城宮城南門考古挖掘者、遼寧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立坤告訴中華文化溯源(gmrbjzb),最早將甲騎具裝和馬鐙應用於騎兵的很可能是遼西的慕容鮮卑。

正是這些在當時最先進的騎乘裝備和防護裝具的應用,使慕容鮮卑建立的前燕軍力倍增,才得以馳騁遼海,逐鹿中原。

秦始皇的騎兵沒有裝備"馬鐙"

中國直到春秋時期作戰仍以車戰為主,騎兵僅是一種聊勝於無的力量。戰爭方式像北京老炮兒"茬架"一樣"結日定地",雙方步兵、戰車相向對峙,當"車轂相錯"時短兵相接,戈、戟、矛、盾紛飛,

一次衝擊過後已見勝負。騎兵的作用遠不如車兵,因此有"一車當十騎,十騎當一車"一說。

戰車及車士位置示意圖

戰國時,七雄之一的趙國與樓煩、林胡、匈奴等遊牧民族為鄰,不勝其攏而又無可奈何。由於遊牧民族從小長在馬背上,勇猛剽悍,擅騎長射,加之胡服衣短袖窄,比起漢服的寬衣博帶來,更利於騎射,於是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很快成為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列國望風景從,紛紛建起自己的騎兵部隊。到秦代,騎兵的強悍更是令列強齒冷。秦將白起5000精騎,長平一役全殲趙軍40余萬。

1974年,當秦始皇的地下御林軍從陝西那片黃土下浩浩蕩蕩地"走"出來,人們更是被震撼了。但是,如果你到秦始皇兵馬俑坑中去看一看,會發現那些與真馬一般大小的陶馬身上,其他馬具齊備甚至已經有了馬鞍,唯獨沒有馬鐙。

秦兵馬俑

沒有馬鐙,人就不能很好地固定在馬背上,人的力量、馬的力量、武器的力量就不能合而為一。所以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兵很難成為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甚至好多時候都是騎馬去,然後下馬廝殺。

據瞭解,山東沂南曾發掘出一座曹魏時期的石墓,其中墓壁上有一幅反映馬夫在馬廄中喂馬的石刻畫像。馬廄中掛著各種馬具,有鞍韉,有革靷,有絡頭,有革帶,就連裝飾用的纓絡都有,就是沒有馬鐙。如果三國時期果真沒有馬鐙,那張飛動輒要"與你大戰300回合"或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沒有馬鐙,身體就無法固定在馬背上長時間廝殺,只能一個回合一個回合地反復衝刺交鋒。

裝備齊全的重裝騎兵是三燕崛起的關鍵

"完備的馬具應當包括銜鑣、鞍、鐙三大部分,只有馬蹬的發明,尤其是雙鐙的應用,才標誌著騎乘用馬具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田立坤說,秦漢之際有了馬鞍,到東漢後期,出現一種專供達官貴人騎馬用的高橋型馬鞍——鏤衢鞍。這種高橋鞍騎乘時安穩舒適,但不方便上下馬,促使人們發明了專供上下馬使用的馬鐙。

上個世紀50年代,湖南長沙金盆嶺出土了一件釉陶馬,人們在這匹陶馬左側鞍下發現一隻懸掛著的泥塑三角形小鐙,右側則沒有。由於該墓出有模印"永寧二年五月十日作"的陽文篆書墓磚,考古專家認定這是西晉惠帝二年,即西元302年的文物。其後,在南京、新疆、陝西等地出土的西晉、十六國時期的陶馬上也都發現了馬鐙。

西晉騎馬樂俑

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于遼寧西部的朝陽,不僅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時代最早,而且是雙鐙。田立坤告訴中華文化溯源(gmrbjzb),1965年考古學家在朝陽馮素弗墓出土了一副木質外包銅皮的雙鐙;1983年在朝陽袁檯子壁畫墓出土一副木芯外包皮革的雙鐙;1998年在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了一副木質加一周薄銅條的雙鐙。除此而外,在北票北溝、朝陽十二台鄉等都出土了成組的馬具。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北票北溝出土的馬具,在三四世紀之際。最晚的是北燕馮素弗墓,為西元前415年。

馮素弗墓出土的馬鐙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在北票市博物館,我們看到的是按1:1比例製作的複製品。其材質為木芯,木芯為桑木,馬鐙通體用包釘銅片包裹,並鎏金,鐙柄上方有一個橫長方形透孔。

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木芯馬鐙

北燕是鮮卑化的漢人馮跋推翻前燕後續政權後燕之後建立的國家。馮素弗是北燕政權中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第二號統治人物。在已挖掘的前燕、後燕、北燕(史稱三燕)40座墓葬中,有10座發現了馬具,而且馬鐙均為雙鐙。由此可見,至少在三燕時期,慕容鮮卑已將馬鐙和甲騎具裝完美地裝備在騎兵隊伍中。

正是因為有了完備的馬具裝備,前燕這個以遊牧為主的莞爾小國,才能在強敵環伺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並在與列強對峙中屢創以少勝多的奇跡。

據文獻記載,西元338年,後趙30萬大軍進犯前燕,襲擊前燕國都大棘城。前燕皇帝慕容皝派其子慕容恪率2000輕騎,斬殺後趙3萬人,其他人落荒而逃。

西元367年,東晉名將恒溫率5萬大軍北伐前燕,前燕名將慕容垂、慕容德以不到2萬之眾,將訓練有素的東晉大軍殺得片甲不留。

古代騎兵

慕容鮮卑一直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在東漢時就已 "兵力馬疾,過於匈奴"了。西元3世紀初遷居遼西後,吸收了大量漢族先進文化。"中原地區精金良鐵通過不同管道輸入到鮮卑地區,為改善、完備騎兵裝備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技術條件。所以在慕容鮮卑統治的遼西最先產生完備的甲騎具裝就不足為奇了。"

慕容鮮卑西元337年建立政權,擊敗其他部落佔領東北並進而問鼎中原。除了其在內政上採取了順應當時形勢的政策,得到大多數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支持外,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裝備有完善的重裝騎兵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燕最輝煌時,勢力所及除了遼寧西部,甚至達到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和內蒙。

三燕勢力範圍圖

中國馬鐙助歐洲進入"騎士時代"

三燕文化馬具首先影響到遼東高句麗,並進而通過高句麗影響到朝鮮半島南部以及日本列島。田立坤介紹,高句麗地區四世紀初出現了比較完備的馬具,但不論是組合、形制、結構,都可看出是三燕文化直接影響的結果。日本古墳時代的馬具出土也比較多,但都能從三燕文化中找到淵源。

為什麼朝鮮半島南部和日本古墳時代的馬具都是在5世紀初北燕滅亡後才發展起來的?田立坤說,這是因為三燕文化馬具的影響不是直接影響的,而是通過高句麗實現的。

掛毯中描繪的歐洲騎兵

歐洲馬鐙實物的出現更晚,是在西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而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北票市博物館副館長姜洪軍告訴中華文化溯源(gmrbjzb),柔然人被北魏擊敗後(西元429年),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歐洲的多瑙河一帶定居,並對當時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西元580年他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別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為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是柔然人把中國馬鐙傳到了歐洲。

中世紀騎士

英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社會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正是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才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撰文 | 畢玉才 編輯 | 王佳

主編 | 周立文 副主編 | 殷燕召

每個關鍵字都是一場文化之旅

中華文化溯源

追問與尋覓 開啟一段自我確證的旅程

中華文化溯源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報記者部

擅騎長射,加之胡服衣短袖窄,比起漢服的寬衣博帶來,更利於騎射,於是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很快成為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列國望風景從,紛紛建起自己的騎兵部隊。到秦代,騎兵的強悍更是令列強齒冷。秦將白起5000精騎,長平一役全殲趙軍40余萬。

1974年,當秦始皇的地下御林軍從陝西那片黃土下浩浩蕩蕩地"走"出來,人們更是被震撼了。但是,如果你到秦始皇兵馬俑坑中去看一看,會發現那些與真馬一般大小的陶馬身上,其他馬具齊備甚至已經有了馬鞍,唯獨沒有馬鐙。

秦兵馬俑

沒有馬鐙,人就不能很好地固定在馬背上,人的力量、馬的力量、武器的力量就不能合而為一。所以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兵很難成為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甚至好多時候都是騎馬去,然後下馬廝殺。

據瞭解,山東沂南曾發掘出一座曹魏時期的石墓,其中墓壁上有一幅反映馬夫在馬廄中喂馬的石刻畫像。馬廄中掛著各種馬具,有鞍韉,有革靷,有絡頭,有革帶,就連裝飾用的纓絡都有,就是沒有馬鐙。如果三國時期果真沒有馬鐙,那張飛動輒要"與你大戰300回合"或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沒有馬鐙,身體就無法固定在馬背上長時間廝殺,只能一個回合一個回合地反復衝刺交鋒。

裝備齊全的重裝騎兵是三燕崛起的關鍵

"完備的馬具應當包括銜鑣、鞍、鐙三大部分,只有馬蹬的發明,尤其是雙鐙的應用,才標誌著騎乘用馬具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田立坤說,秦漢之際有了馬鞍,到東漢後期,出現一種專供達官貴人騎馬用的高橋型馬鞍——鏤衢鞍。這種高橋鞍騎乘時安穩舒適,但不方便上下馬,促使人們發明了專供上下馬使用的馬鐙。

上個世紀50年代,湖南長沙金盆嶺出土了一件釉陶馬,人們在這匹陶馬左側鞍下發現一隻懸掛著的泥塑三角形小鐙,右側則沒有。由於該墓出有模印"永寧二年五月十日作"的陽文篆書墓磚,考古專家認定這是西晉惠帝二年,即西元302年的文物。其後,在南京、新疆、陝西等地出土的西晉、十六國時期的陶馬上也都發現了馬鐙。

西晉騎馬樂俑

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于遼寧西部的朝陽,不僅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時代最早,而且是雙鐙。田立坤告訴中華文化溯源(gmrbjzb),1965年考古學家在朝陽馮素弗墓出土了一副木質外包銅皮的雙鐙;1983年在朝陽袁檯子壁畫墓出土一副木芯外包皮革的雙鐙;1998年在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了一副木質加一周薄銅條的雙鐙。除此而外,在北票北溝、朝陽十二台鄉等都出土了成組的馬具。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北票北溝出土的馬具,在三四世紀之際。最晚的是北燕馮素弗墓,為西元前415年。

馮素弗墓出土的馬鐙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在北票市博物館,我們看到的是按1:1比例製作的複製品。其材質為木芯,木芯為桑木,馬鐙通體用包釘銅片包裹,並鎏金,鐙柄上方有一個橫長方形透孔。

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木芯馬鐙

北燕是鮮卑化的漢人馮跋推翻前燕後續政權後燕之後建立的國家。馮素弗是北燕政權中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第二號統治人物。在已挖掘的前燕、後燕、北燕(史稱三燕)40座墓葬中,有10座發現了馬具,而且馬鐙均為雙鐙。由此可見,至少在三燕時期,慕容鮮卑已將馬鐙和甲騎具裝完美地裝備在騎兵隊伍中。

正是因為有了完備的馬具裝備,前燕這個以遊牧為主的莞爾小國,才能在強敵環伺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並在與列強對峙中屢創以少勝多的奇跡。

據文獻記載,西元338年,後趙30萬大軍進犯前燕,襲擊前燕國都大棘城。前燕皇帝慕容皝派其子慕容恪率2000輕騎,斬殺後趙3萬人,其他人落荒而逃。

西元367年,東晉名將恒溫率5萬大軍北伐前燕,前燕名將慕容垂、慕容德以不到2萬之眾,將訓練有素的東晉大軍殺得片甲不留。

古代騎兵

慕容鮮卑一直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在東漢時就已 "兵力馬疾,過於匈奴"了。西元3世紀初遷居遼西後,吸收了大量漢族先進文化。"中原地區精金良鐵通過不同管道輸入到鮮卑地區,為改善、完備騎兵裝備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技術條件。所以在慕容鮮卑統治的遼西最先產生完備的甲騎具裝就不足為奇了。"

慕容鮮卑西元337年建立政權,擊敗其他部落佔領東北並進而問鼎中原。除了其在內政上採取了順應當時形勢的政策,得到大多數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支持外,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裝備有完善的重裝騎兵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燕最輝煌時,勢力所及除了遼寧西部,甚至達到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和內蒙。

三燕勢力範圍圖

中國馬鐙助歐洲進入"騎士時代"

三燕文化馬具首先影響到遼東高句麗,並進而通過高句麗影響到朝鮮半島南部以及日本列島。田立坤介紹,高句麗地區四世紀初出現了比較完備的馬具,但不論是組合、形制、結構,都可看出是三燕文化直接影響的結果。日本古墳時代的馬具出土也比較多,但都能從三燕文化中找到淵源。

為什麼朝鮮半島南部和日本古墳時代的馬具都是在5世紀初北燕滅亡後才發展起來的?田立坤說,這是因為三燕文化馬具的影響不是直接影響的,而是通過高句麗實現的。

掛毯中描繪的歐洲騎兵

歐洲馬鐙實物的出現更晚,是在西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而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北票市博物館副館長姜洪軍告訴中華文化溯源(gmrbjzb),柔然人被北魏擊敗後(西元429年),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歐洲的多瑙河一帶定居,並對當時的拜占庭帝國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消除這種威脅,拜占庭國王提比略二世對騎兵進行了大改組,西元580年他又親自訓練騎兵,特別強調必須使用鐵制馬鐙,這是歐洲文獻資料中第一次提到馬鐙。為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是柔然人把中國馬鐙傳到了歐洲。

中世紀騎士

英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社會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正是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才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撰文 | 畢玉才 編輯 | 王佳

主編 | 周立文 副主編 | 殷燕召

每個關鍵字都是一場文化之旅

中華文化溯源

追問與尋覓 開啟一段自我確證的旅程

中華文化溯源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報記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