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41.4%的股權被法院凍結 想進入手機第一陣營夢碎

繼去年樂視實際控股人賈躍亭的股權被法院凍結後,日前,根據相關網站公佈的資訊顯示,此次凍結由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保,凍結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凍結劉立榮持有金立公司41.4%股權,

凍結期2年。而眾所周知,金立自2017年底開始就麻煩不斷,先是,劉立榮就曾陷入過澳門賭博欠債傳聞,雖然官方已出面闢謠,但是這麼快就又被曝出股權凍結,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具體原因,金立方面只是回應稱,目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式,將配合司法工作,儘快解決此事。但是對於金立的形象來說,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事。

說到金立手機,此前可能很多小夥伴會感到陌生,但是進入2017年以來,隨著金立貌似也要走OPPO和vivo的路線一樣,大手筆邀請代言人、大手筆贊助當紅電視臺的當紅欄目等等,讓其的曝光率也算直線飆升。由此根據相關機構給出的資料顯示,金立手機的出貨量排名也去的不小的進步,至少可以說幫助金立站穩了國內智慧手機排名第二陣營的領頭羊的位置,

但是還是有不少網友表示,身邊很少看到使用金立手機的用戶,那麼如果你關注手機行業的話,可能你就聽說過“鄉村企業家”這個稱號了,那麼不用說,應該就知道它的手機去了哪裡!所以,根據目前的情況看,金立仿效OPPO和vivo的做法,似乎對於自己的發展並沒有取得其想要的預期。

不過,近日,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日前發佈《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去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261.2萬部,同比下降32.5%;上市新機型90款,同比下降28.6%。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並且,報告中還顯示,12月份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3560.2 萬部,

同比下降36.4%,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3.5%;上市新機型83款,同比下降31.4%,占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2.2%。1-12 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 億部,同比下降12.4%,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8.8%;上市新機型985 款,同比下降28.7%,占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3.5%。另外,根據Gartner公佈的資料來看,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出貨將達4.15億台,相比2016年出現了8%的下滑。同時Gartner還預測,2018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將繼續下滑5%,出貨量降至3.94億台,
直到2019年市場才會回暖,出現1%左右的增長。也是由此,2017年全年,金立的出貨量僅為3000萬台左右,未能完成全年5000萬台的出貨量目標,而據金立官方公佈的銷售資料顯示,2016年金立全球手機銷量超過了4500萬台。並且根據各方面顯示,雖然在2017年金立的宣傳投入可謂不菲,但是旗下的多款新機並沒有取得預期的銷量。

而對於金立來說,也可謂緋聞不斷,2017年12月,手機觸控式螢幕、指紋識別模組等零部件供應商歐菲科技連續股價大跌,網路上有傳言稱,起因為金立高管澳門賭博欠債導致與歐菲科技的應收賬款出現風險,最終導致歐菲科技股價連續下跌。不過,金立方面很快發佈聲明闢謠稱,經公司調查確認,該消息純屬謠傳,公司與歐菲科技的合作一切正常。至於此次劉立榮個人股份被凍結的消息,金立集團手機業務相工作人員介紹稱,此次劉立榮所被凍結的股權可能與手機業務有關,但是否與早前媒體上曾爆出的金立手機配件等供貨方存在貨款等問題,儘管金立集團對此進行澄清,但此次凍結股權不妨給人一種猜測。而據知情人士稱,金立此前欠歐菲科技的貨款達到了6億左右。為此,歐菲科技在12月14日下午緊急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表示“已經對金立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金立旗下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該事件是否與金立與歐菲科技的欠款相關呢?歐菲科技的人士回饋稱,“也就是說對金立的部分資產進行了凍結,凍結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欠款,也有可能是到期沒有按時交付,法律上我們可以申請保全。目前還在有效期內。”

另外,據悉,2017年曾有媒體報導稱,金立在東莞松山湖畔投資23億元建有占地面積300多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的金立工業園,手機年產能1億台,是亞洲最大最好的智慧單體製造中心。不過,金立到底在東莞投的資總額為多少,目前並沒有準確的資料。在深圳前海,金立也正在投入資源興建金立大廈;到了2017年7月,金立又宣佈將在重慶投入50億元,用以建設生產基地。根據這些投入看,金立的現金流出現緊張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2017年金立手機的銷售情況並沒有達到預期,所以金立出現目前的情況也並不偶然。

不過,據悉,股權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限制股權所有者提取或轉移自己股權的一種強制措施。這種措施當中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權的收益的不當流失,給上市公司 內部的利益造成的損失。在這種股權凍結的過程中,並沒有否定股權持有者的股東身份。股票持有者同樣享受股票的收益權以及其他的各項權益。所以,這次傳出的股權凍結的情況,理論上說應該對於金立手機的正常業務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不過根據目前的情況看,金立想利用2017年的大投入,殺入國產手機第一陣營的預期,基本可以說是沒有指望了。

而對於金立來說,也可謂緋聞不斷,2017年12月,手機觸控式螢幕、指紋識別模組等零部件供應商歐菲科技連續股價大跌,網路上有傳言稱,起因為金立高管澳門賭博欠債導致與歐菲科技的應收賬款出現風險,最終導致歐菲科技股價連續下跌。不過,金立方面很快發佈聲明闢謠稱,經公司調查確認,該消息純屬謠傳,公司與歐菲科技的合作一切正常。至於此次劉立榮個人股份被凍結的消息,金立集團手機業務相工作人員介紹稱,此次劉立榮所被凍結的股權可能與手機業務有關,但是否與早前媒體上曾爆出的金立手機配件等供貨方存在貨款等問題,儘管金立集團對此進行澄清,但此次凍結股權不妨給人一種猜測。而據知情人士稱,金立此前欠歐菲科技的貨款達到了6億左右。為此,歐菲科技在12月14日下午緊急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表示“已經對金立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金立旗下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該事件是否與金立與歐菲科技的欠款相關呢?歐菲科技的人士回饋稱,“也就是說對金立的部分資產進行了凍結,凍結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欠款,也有可能是到期沒有按時交付,法律上我們可以申請保全。目前還在有效期內。”

另外,據悉,2017年曾有媒體報導稱,金立在東莞松山湖畔投資23億元建有占地面積300多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的金立工業園,手機年產能1億台,是亞洲最大最好的智慧單體製造中心。不過,金立到底在東莞投的資總額為多少,目前並沒有準確的資料。在深圳前海,金立也正在投入資源興建金立大廈;到了2017年7月,金立又宣佈將在重慶投入50億元,用以建設生產基地。根據這些投入看,金立的現金流出現緊張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2017年金立手機的銷售情況並沒有達到預期,所以金立出現目前的情況也並不偶然。

不過,據悉,股權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限制股權所有者提取或轉移自己股權的一種強制措施。這種措施當中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權的收益的不當流失,給上市公司 內部的利益造成的損失。在這種股權凍結的過程中,並沒有否定股權持有者的股東身份。股票持有者同樣享受股票的收益權以及其他的各項權益。所以,這次傳出的股權凍結的情況,理論上說應該對於金立手機的正常業務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不過根據目前的情況看,金立想利用2017年的大投入,殺入國產手機第一陣營的預期,基本可以說是沒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