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雪鄉人民愛穿貂,竟然跟這個神秘消失的國家有關?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冬天在雪鄉看雪景,披上一件溫暖的貂皮大衣,要多美有多美。據說貂皮大衣在東北女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象徵著尊嚴,象徵著被寵愛。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個風俗竟然跟一個消失的國家有關。

這個國家就是明朝的一個屬國——索倫汗國。

"索倫"是一個古老的通古斯詞語,意為"山林"或者"西方",指生活在黑龍江上游森林中的人們,索倫汗國則是在金朝就已經存在,是契丹人的後裔,也融合了蒙古人弘吉剌部。

他們戰鬥力超強,長年在深山老林裡與狗熊野豬搏鬥,鍛煉出驍勇果敢的意志和品格,受到黃金家族的尊重。索倫汗國的貴族得以與蒙古大汗世代聯姻,統治著從額爾古納河口到結雅河口之間的整個黑龍江流域。

索倫汗國的首都在雅克薩城,意思是"河流轉彎處",位於烏蘇裡河口左岸的兀裡溪山下,城外是為圓弧形的河岸。

早在永樂年間,索倫汗國便向明朝稱臣,

成為明朝的附屬國。明朝在索倫汗國境內,設立了卜剌罕衛、堅河衛、木河衛、兀裡溪山衛、古裡河衛等5個衛所,任命索倫汗國的貴族擔任這些衛所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這標誌著索倫汗國成為明朝版圖的一部分。

明朝末年,隨著建州女真的崛起,忠於明朝的索倫汗國便成為後金的眼中刺、肉中釘。皇太極多次率軍攻打索倫汗國,汗國末代大汗阿爾克巴圖爾汗,

名字叫博木博果爾,他與皇太極血戰數次,不能取勝,不得不率眾歸附清朝,赴盛京朝覲皇太極。

注意了,亮點來了!史書《清太宗實錄》記載,索倫汗國向皇太極"朝貢貂皮"。

皇太極那裡雖然也有貂皮,但是看到北方極寒之地的上好貂皮,還是兩眼放光,

從此就定了一個制度:索倫人要每年向清朝皇室進貢貂皮!

這一制度後來在康熙年間得到強化,這倒不是康熙皇帝貪圖貂皮,而是當時滿洲八旗的戰鬥力已經有下降的趨勢,而勇敢善戰的索倫人則成為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急先鋒。

為了保證留居北方的索倫人戰鬥力不下滑,

康熙皇帝命令索倫人每年要在固定時間狩獵,獵取貂皮進貢給朝廷。

後來,沙俄不斷蠶食索倫汗國當年的故土,一直打到雅克薩城,索倫人與之血戰,捍衛了民族的最後血性!

可惜後來的清朝皇帝,並不理解康熙皇帝的苦心,只是一味貪圖貂皮的富麗堂皇與溫暖,變本加厲地要求索倫人進貢貂皮。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朝皇室春冬所戴暖冠、袍子"春以薰貂",皇帝賞賜後妃、大臣,動不動就是"貂皮百件"。

即使到了清朝滅亡,溥儀的老婆婉容還擁有幾百件貂皮大衣,雖然後來都拿去換錢買鴉☆禁☆片了。

由此可見,清朝皇室對貂皮的推崇,引起了民間大量效仿,在清朝龍興之地、產貂皮的東北,更是如此。

然而,誰還記得那個消失了的索倫汗國呢?

皇帝賞賜後妃、大臣,動不動就是"貂皮百件"。

即使到了清朝滅亡,溥儀的老婆婉容還擁有幾百件貂皮大衣,雖然後來都拿去換錢買鴉☆禁☆片了。

由此可見,清朝皇室對貂皮的推崇,引起了民間大量效仿,在清朝龍興之地、產貂皮的東北,更是如此。

然而,誰還記得那個消失了的索倫汗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