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第一紮!月入兩千就是中等收入群體?你,達標了嗎?

繼支付寶年度帳單之後

我又一次被有錢了

.............

#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3億#

你一個月工資多少?”

“3000多……”

“嗯,我也是,看來大家都差不多嘛。

月薪2000+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偏偏沒錢,

還要被歸為中等收入群體!

於是不少人當即表示已經哭昏,

尤其是生活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小夥伴,

月收入5000都不夠活,更何況才2000多一點......

他們紛紛表示,線劃得太低~

問題來了,新妹就想問問,

怎麼就成了中等收入群體了?

這消息可靠嗎?

近日國家統計局綜合副司長毛盛勇表示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重點來了:

年收入在2.5萬元人民幣(月收入為2083元)

就算中等收入群體。

當然,這是保守估計!!!

自此,“中等收入標準為

人均年收入2.5萬~25萬元人民幣”

也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時間網上議論紛紛,

這一標準也引發各種吐槽

↓↓↓

@紙幣博物館 : 這個標準就是個貧困標準好不好。

@手機用戶2456931795 :你是不是小數點點錯了一位。還是寫錯了單位應該是美金或英鎊

@朕要翻妳牌:這三億中至少2億多25000的。

@池淺魚祥:年收入2.5萬,只要在城市,無論幾級,

都是負翁。

@靴靴騎士:你確定年收入超過2.5萬低於25萬的只有3億?那其他10多億人呢[二哈]

@魔術師之睡眠:總算達標了,哎呀媽呀。

那麼,在中國

到底有多少錢才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

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3億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媽媽算中等收入群體嗎?

標準不一樣

中等收入群體資料天差地別

接下來咱們看看:

超3億中等收入人群是如何測算出來的

世界標準

世界銀行以日均人收入在10-100美元來定

美國某研究中心以人均日收入10-20美元定

瑞士則以個人財富就是房子車子都加一起算

認為個人財富在2.8萬—28萬美元的中國人

是中等收入群體的一員

毛盛勇介紹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超3億的計算方法。

毛盛勇表示,目前國內對於中等收入群體並沒有統一標準,但國際上一些研究機構對此有過界定,其中世界銀行提出的相關標準比較通用。

國內標準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

在中國月薪2000多人民幣

便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這樣計算合理嗎?

1、1月7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舉辦新時代國家治理高端論壇,並發佈《中等收入群體的分佈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

根據上述報告,按總人口計算,中國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

2、艾瑞諮詢2017年發佈的《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報告》中,將中等收入人群界定在月收入8000至50000元人民幣。

學術界標準

在學術界更普遍使用的中等收入群體相對標準,是以收入分佈的中位值或平均收入為基線,下限設定為50%至75%之間的一個點,上限設定為1.5倍至2.5倍之間的一個點。

當然,

對於年收入2.5萬元~25萬元

是否屬於中收入群體界定標準

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計算中等收入群體也有一些感性的方法

而這可能更符合普通人的感受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經說過:“中等收入,我認為每月一萬塊左右。基本的有車有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不一定很大,這車不一定很好,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話就算中等收入了。”

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

曾對中等收入群體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體。

而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對這3個問題都說否呢?

按照麥肯錫的估計,到2022年,中國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將占城市家庭總數的5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則占22%,而十年前的2012年,中國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占1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占54%。

表面看上去,未來高收入群體的比重會進一步增加,這理應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然而,深究下去,我們不禁又要一聲歎息。

因為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

在今天的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

這份報告中“富裕人群”的收入水準

(年收入≥22.9萬元)

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收入程度

更不用說一抓一大把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

(年收入10.6~22.9萬元)

《所謂中產,就是內心戲太多了》

《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

從一篇篇刷屏的文章來看

中等收入者有錢卻並不富有

看身邊的例子就知道

很多人基本上早已達到這個標準

但生活卻依然水深火熱

也僅僅能夠體面的活著而已

好了,問題來了

在你的城市,月入一萬算高嗎?

國內標準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

在中國月薪2000多人民幣

便能進入中等收入群體這樣計算合理嗎?

1、1月7日,中國社科院社會政法學部、中國社科院國家治理研究智庫舉辦新時代國家治理高端論壇,並發佈《中等收入群體的分佈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

根據上述報告,按總人口計算,中國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

2、艾瑞諮詢2017年發佈的《中國中等收入人群金融需求報告》中,將中等收入人群界定在月收入8000至50000元人民幣。

學術界標準

在學術界更普遍使用的中等收入群體相對標準,是以收入分佈的中位值或平均收入為基線,下限設定為50%至75%之間的一個點,上限設定為1.5倍至2.5倍之間的一個點。

當然,

對於年收入2.5萬元~25萬元

是否屬於中收入群體界定標準

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計算中等收入群體也有一些感性的方法

而這可能更符合普通人的感受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經說過:“中等收入,我認為每月一萬塊左右。基本的有車有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不一定很大,這車不一定很好,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話就算中等收入了。”

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

曾對中等收入群體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等收入群體。

而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對這3個問題都說否呢?

按照麥肯錫的估計,到2022年,中國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將占城市家庭總數的5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則占22%,而十年前的2012年,中國上層中等收入群體占14%,下層中等收入群體占54%。

表面看上去,未來高收入群體的比重會進一步增加,這理應是一件極好的事情。然而,深究下去,我們不禁又要一聲歎息。

因為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

在今天的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

這份報告中“富裕人群”的收入水準

(年收入≥22.9萬元)

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收入程度

更不用說一抓一大把的上層中等收入群體

(年收入10.6~22.9萬元)

《所謂中產,就是內心戲太多了》

《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

從一篇篇刷屏的文章來看

中等收入者有錢卻並不富有

看身邊的例子就知道

很多人基本上早已達到這個標準

但生活卻依然水深火熱

也僅僅能夠體面的活著而已

好了,問題來了

在你的城市,月入一萬算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