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歲男孩丟手機被媽媽打死:千萬不要讓你的憤怒傷害家人

1、今天看到新聞,9歲的孩子弄丟了手機,他的媽媽失手居然把他給打死了。天哪,簡直無法想像。而員警趕到的時候,也是不敢相信,還發現了膠帶紙、塑膠袋等,孩子的身上還有很多傷,

到處青紫。這個孩子到底經受了什麼?

這則新聞真的讓我心痛的不能自已。

因為孩子說“不想看到媽媽”,所以媽媽就回房間睡覺了。

第二天媽媽被鬧鐘叫醒,來到孩子房間,看到的是只穿著秋衣秋褲的孩子趴在自己房間冰涼的地板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什麼仇什麼怨,讓媽媽對自己親生的兒子痛下狠手。媽媽給出的解釋是,

因為爸爸長年不回家,不給一分錢,所以她必須帶孩子又必須養家。

而孩子很依賴媽媽,被媽媽經常一個人丟在家的時候覺得很害怕,問媽媽能不能不上班,在家裡陪她。

可是不上班哪有錢啊,所以媽媽還是經常把孩子一個人丟在家裡。

從媽媽的描述裡,不能看出她對丈夫的失望,對未來生活的不安和對失去經濟來源的擔憂。

這三點無論哪一條落在一個家庭之中,都是具有毀滅性。

而媽媽從爸爸那裡受到的(冷)暴力,轉嫁給孩子,把自己對配偶的不滿統統發洩到孩子身上。最終打死了孩子。所以,在鄰居們眼裡客客氣氣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卻“易燃易爆”,

三天兩頭打孩子不說,下手還特別狠。

越沒有自尊的人,越是喜歡通過踐踏別人的自尊也顯示自己的優越。越是沒有被生活善待的媽媽,越無法好好善待自己的孩子。這一場悲劇裡,媽媽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2、在這個人間慘劇裡,我看到的母親是一個心理壓力特別大的人,她對外一直壓抑著自己,持續扮演著和善者的角色,卻把隱藏在心底的壓力都投放到了自家孩子身上。

於是,孩子成為了承受母親壓力的容器。

可是,孩子本身並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反抗母親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因此只能被動地接受。久而久之,施暴的母親漸漸上癮,她潛意識裡已經愛上這種依靠懲罰孩子來宣洩壓力的方式了!於是宣洩手段不斷升級,最終釀成悲劇.

這件事告訴我們:養育孩子不只是母親的責任,而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責任。

如果母親可以獲得更多支持,比如丈夫的關心和愛護,親戚朋友的幫助,她至少不會把毆打孩子當做釋放壓力的方法;

我覺得寶媽們多花時間學會愛自己,努力的提升自己,學習如何讓精神和經濟變獨立和更自信,也可平時在美胸匯APP社群圈子裡跟辣媽們一起交流育兒心得,同時給孩子多點關愛,在管教孩子時生氣處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知道適當時候的一句溫暖的話,不僅溫暖的是一顆人心,還能挽救一條人命!

很多時候,表面上孩子是“犯罪者”,可事實上他們已經在“犯罪”中受到了懲罰,因此更是受害者。

如果這時候,明明回到家裡,媽媽能抱著他為他擦乾眼淚,對他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沒關係,媽媽再努力掙錢買……”

那些在孩子最脆弱時的寬慰,會照亮他們的整個人生。

要是在孩子一犯錯就橫加指責,則再次壓垮孩子。

5、我理解媽媽,一個人孤立無援帶孩子時候的苦與難。

帶好了是應該,帶不好那些之前憑空消失的人都會跳出來指責你。

所以,有時也真的好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可是作為媽媽,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不管是受過高等教育還是沒什麼文化,都不應該在孩子已經內疚自責,狠狠懲罰自己之後,還在他的傷口拼命地撒鹽。

我們可以不給孩子買800萬的學區房,也可以不送孩子去昂貴的興趣班,但是作為孩子賴以生存的父母,我們不能沒有的是對他們的愛。

我可以理解,也許媽媽只是想對他嚴加管教,也許媽媽是心疼買手機的錢,也許媽媽真的只是一時氣憤……

但無論是什麼都已經無力挽回孩子鮮活的生命了。

就像新聞裡最後說的,雪化了手機找到了,可是孩子已經沒有了,隨著雪花一起消失了。

媽媽要手機還有什麼用呢?

PS:

如果遇到實在想打罵孩子的情況,可以暫時離開,或者用深呼吸的方法來控制情緒,再去想一想自己這麼生氣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情緒,還是孩子做的這件事本身。不要讓憤怒將自己變成魔鬼,不要因憤怒去傷害家人,傷害自己。

千萬不要在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採取行動,否則難免會造成自己無法挽回的後果。

哪怕你能控制好一點點,都是好現象。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不僅溫暖的是一顆人心,還能挽救一條人命!

很多時候,表面上孩子是“犯罪者”,可事實上他們已經在“犯罪”中受到了懲罰,因此更是受害者。

如果這時候,明明回到家裡,媽媽能抱著他為他擦乾眼淚,對他說,“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沒關係,媽媽再努力掙錢買……”

那些在孩子最脆弱時的寬慰,會照亮他們的整個人生。

要是在孩子一犯錯就橫加指責,則再次壓垮孩子。

5、我理解媽媽,一個人孤立無援帶孩子時候的苦與難。

帶好了是應該,帶不好那些之前憑空消失的人都會跳出來指責你。

所以,有時也真的好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可是作為媽媽,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不管是受過高等教育還是沒什麼文化,都不應該在孩子已經內疚自責,狠狠懲罰自己之後,還在他的傷口拼命地撒鹽。

我們可以不給孩子買800萬的學區房,也可以不送孩子去昂貴的興趣班,但是作為孩子賴以生存的父母,我們不能沒有的是對他們的愛。

我可以理解,也許媽媽只是想對他嚴加管教,也許媽媽是心疼買手機的錢,也許媽媽真的只是一時氣憤……

但無論是什麼都已經無力挽回孩子鮮活的生命了。

就像新聞裡最後說的,雪化了手機找到了,可是孩子已經沒有了,隨著雪花一起消失了。

媽媽要手機還有什麼用呢?

PS:

如果遇到實在想打罵孩子的情況,可以暫時離開,或者用深呼吸的方法來控制情緒,再去想一想自己這麼生氣到底是因為自己的情緒,還是孩子做的這件事本身。不要讓憤怒將自己變成魔鬼,不要因憤怒去傷害家人,傷害自己。

千萬不要在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採取行動,否則難免會造成自己無法挽回的後果。

哪怕你能控制好一點點,都是好現象。

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