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結束“圓兩之爭”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

宣統銀幣系列幣的發行權歸於清朝政府,在製作的材質、成色等方面,

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在製作工藝和品相上達到中國貨幣史之空前。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曲須龍等版別。不同版式中大清銀幣短須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比較稀少,收藏與投資價值較高。

圖中一枚大尾龍、曲須版本的大清銀幣,正面上下緣為滿、漢文“宣統三年”,珠圈內鑄有楷書漢字“大清銀幣”,楷書端莊,左右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錢幣背面中間為幣值“壹圓”,

下緣為英文幣值“ONEDOLLAR”,蟠龍自左向右騰雲而起,龍紋精細,麟、須可觀,龍頭居上,龍眼凹凸,炯炯有神,尾須向上,龍珠在“圓”字下方。

據龍騰傳媒鑒定師透露,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工藝考究,雕刻師深刻領會東方特有的審美情趣,其龍紋、字體和邊花均形制優美,不再生硬,銀幣整體製作規範,是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中的巔峰之作。除去精美絕倫的工藝之外,

宣統年造大清銀幣被稱之為“國幣”還有一個特殊意義,它代表中國歷史上以“圓”為單位的貨幣計值體系真正開始推行,數百年來以稱量白銀的記重時代開始慢慢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