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下神壇的《精靈寶可夢GO》還有多少壽命可活?

《精靈寶可夢GO》絕對是移動遊戲歷史上的一個“現象級”的存在,它在2016年夏天橫空出世,風靡全球,一時間風頭無二,在包括遊戲、經濟、時政等各大新聞板塊都有著非常高的曝光率。

這款遊戲剛上線的時候西貝正好剛參加工作,那時候我是PC單機遊戲的,領導特地囑咐我:“發資訊不要發手遊,噢!寶可夢GO除外!”

總行走距離超過了地球到冥王星的距離

《精靈寶可夢GO》的成功並不是一個偶然,首先,《精靈寶可夢》這個IP在全球範圍內都相當的受歡迎,雖然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數碼寶貝》可能佔據了我們童年更多的記憶,但是在電子遊戲領域,後者是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的,自1996年系列初代發售,每一代的寶可夢都被譽為遊戲史上的經典之作,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這些可愛的寶可夢可不僅僅受孩子們的寵愛

而能讓《精靈寶可夢GO》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它足夠吸引人的核心玩法:AR,它帶給了人們一個全新的選擇,玩遊戲的人這一次不需要再做宅男,而是需要真正的動起來,用移動的方式玩移動的遊戲,這簡直令人欲罷不能,

無論是為了運動健身,還是為了收集想要的寶可夢,亦或者就是為了加入這場風潮之中,全世界的人們都行動了起來,加入了捉寶可夢的行列。

作為中國玩家,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我們是不受待見的那一個群體,這款遊戲並未對大陸地區開放,地獄大廠一貫的作(cao)風(xing)都對華語地區不算是很友好,再怎麼盲目的跟風奶它人家也不正眼看我們一眼,但是這也絲毫不能影響中國玩家們對它的期待與希冀,甚至網上還出現了一些可笑至極的陰謀論,說這款遊戲是為了摸清中國秘密軍事基地地址之類的。

總之時至今日這款遊戲還是沒有登錄中國市場,雖說就在不久前遊戲加入了繁體中文,但國內的玩家仍然不能愉快的暢玩,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又有多少人在乎了呢?

官方更新繁體中文

現在的《精靈寶可夢GO》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據調研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數字顯示,《精靈寶可夢GO》在美國巔峰期是去年7月13日,曾創下2850萬日活使用者的記錄。而在7月底,日活用戶跌至2000萬,但是依然是一個可觀的數字。然而,到了去年9月份,遊戲的日活用戶跌穿1000萬,比巔峰時期下降了65%,這一切僅發生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而在這之後該作的跌勢仍然不止,除了偶有幾個短暫的回升時間節點之外,《精靈寶可夢GO》的日活躍用戶在去年12月30日就定格在500萬。雖然進入2017年來並沒有公佈具體資料,不過我們也可以從新聞曝光率以及官方的動作中看出來,這款遊戲的仍然走在下坡路上。

《精靈寶可夢GO》已經漸漸走下神壇

其實如果不是它曾經如此耀眼,我們幾乎都忽略了一個手遊應該有的壽命週期。現在的手遊市場中,有著諸如《陰陽師》這種大廠出品,製作精良又注重運營來時刻為遊戲注入活力和血液的佳作,也有一些隻注重行銷,遊戲內容卻換湯不換藥的水貨,他們的市場定位和運營週期自然不盡相同,不過任天堂,與它們相比還有些不同。作為電子遊戲歷史上最成功的遊戲廠商之一,任天堂以及旗下的IP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公司不斷刷新著玩家們對於遊戲的定義,推出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作品,寶可夢便是其中之一,無論身處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亦或是哪種膚色,都不會對那只黃色的電耗子感到陌生,能做到這一點的IP,在這個世代絕對屈指可數。

《精靈寶可夢GO》的吸金能力遠超《皇室戰爭》

可能有很多玩家不太瞭解,任天堂母公司僅占《精靈寶可夢GO》的10%,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一直由日本遊戲開發商Game Freak和任天堂子公司Creatures進行製作,並在任天堂遊戲機上發行,隨著精靈寶可夢的火熱,三家共同創立了子公

寶可夢公司

來專門負責有關精靈寶可夢這個IP的周邊等生態產業。作為股東的任天堂雖然看似是精靈寶可夢的幕後老闆,卻也並沒有掌握精靈寶可夢這個IP100%的所屬權。而《精靈寶可夢GO》是由the Pokemon Company與穀歌旗下獨立工作室Niantic聯合開發的遊戲,但是一提到寶可夢勢必先想到任天堂,這款遊戲的成功雖然沒有為任天堂實際資金上的收益,但是卻大大刺激的任天堂的股票,直接促成了任天堂成為2016年日本股票市場交易量最高公司。

外設設備“寶可夢GO PLUS”供不應求

有著這麼大的影響力,又成功的風靡了全球,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精靈寶可夢GO》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遊戲略顯空洞的內容。一個玩家選擇一款手遊和放棄一款手遊,都取決於這款遊戲的吸引力,因為有趣而遊戲,因為覺得無聊而棄坑,很淺顯易懂的道理,而《精靈寶可夢GO》的遊戲內容卻是少得可憐,找到並捕捉到了寶可夢後可以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僅僅可以在地區道館戰鬥,遊戲時隔半年才進行了一次80只寶可夢的世代更新,玩家們一直期待的PVP功能也一直遲遲未至,儘管官方畫了一個大餅,說即將對核心的遊戲內容進行三個重大的更新,更新程度遠超以往,並且又更新了繁體中文版,帶給我們以希望,但是對於玩家來說,還能有多少耐心去承受這空洞的遊戲內容並包容這龜速的更新速度呢?

現在的《精靈寶可夢GO》正在走下神壇,失去了輝煌時刻的光輝更加應該沉澱下來好好設計一下這款遊戲今後的方向,寶可夢系列中的每一部都十分受玩家追捧,如何繼承和發揚這些精華來充實遊戲內容才是應該考慮的,其實《精靈寶可夢GO》中可以追加的元素有非常多,例如遊戲中的種族值設定,八大屬性相互克制,讓戰鬥變得非常有策略性;MEGA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玩法,結合AR系統的話想必會變得更加有趣;而精靈訓練師之間的精靈交易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總之這個IP下還是有非常多的特色玩法可以深挖,這款遊戲應有的壽命還是可以很長。如果任天堂和寶可夢公司想把這款遊戲運營好,那麼我們的確可以對這款遊戲抱有期待!

據調研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數字顯示,《精靈寶可夢GO》在美國巔峰期是去年7月13日,曾創下2850萬日活使用者的記錄。而在7月底,日活用戶跌至2000萬,但是依然是一個可觀的數字。然而,到了去年9月份,遊戲的日活用戶跌穿1000萬,比巔峰時期下降了65%,這一切僅發生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而在這之後該作的跌勢仍然不止,除了偶有幾個短暫的回升時間節點之外,《精靈寶可夢GO》的日活躍用戶在去年12月30日就定格在500萬。雖然進入2017年來並沒有公佈具體資料,不過我們也可以從新聞曝光率以及官方的動作中看出來,這款遊戲的仍然走在下坡路上。

《精靈寶可夢GO》已經漸漸走下神壇

其實如果不是它曾經如此耀眼,我們幾乎都忽略了一個手遊應該有的壽命週期。現在的手遊市場中,有著諸如《陰陽師》這種大廠出品,製作精良又注重運營來時刻為遊戲注入活力和血液的佳作,也有一些隻注重行銷,遊戲內容卻換湯不換藥的水貨,他們的市場定位和運營週期自然不盡相同,不過任天堂,與它們相比還有些不同。作為電子遊戲歷史上最成功的遊戲廠商之一,任天堂以及旗下的IP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公司不斷刷新著玩家們對於遊戲的定義,推出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作品,寶可夢便是其中之一,無論身處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亦或是哪種膚色,都不會對那只黃色的電耗子感到陌生,能做到這一點的IP,在這個世代絕對屈指可數。

《精靈寶可夢GO》的吸金能力遠超《皇室戰爭》

可能有很多玩家不太瞭解,任天堂母公司僅占《精靈寶可夢GO》的10%,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一直由日本遊戲開發商Game Freak和任天堂子公司Creatures進行製作,並在任天堂遊戲機上發行,隨著精靈寶可夢的火熱,三家共同創立了子公

寶可夢公司

來專門負責有關精靈寶可夢這個IP的周邊等生態產業。作為股東的任天堂雖然看似是精靈寶可夢的幕後老闆,卻也並沒有掌握精靈寶可夢這個IP100%的所屬權。而《精靈寶可夢GO》是由the Pokemon Company與穀歌旗下獨立工作室Niantic聯合開發的遊戲,但是一提到寶可夢勢必先想到任天堂,這款遊戲的成功雖然沒有為任天堂實際資金上的收益,但是卻大大刺激的任天堂的股票,直接促成了任天堂成為2016年日本股票市場交易量最高公司。

外設設備“寶可夢GO PLUS”供不應求

有著這麼大的影響力,又成功的風靡了全球,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精靈寶可夢GO》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遊戲略顯空洞的內容。一個玩家選擇一款手遊和放棄一款手遊,都取決於這款遊戲的吸引力,因為有趣而遊戲,因為覺得無聊而棄坑,很淺顯易懂的道理,而《精靈寶可夢GO》的遊戲內容卻是少得可憐,找到並捕捉到了寶可夢後可以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僅僅可以在地區道館戰鬥,遊戲時隔半年才進行了一次80只寶可夢的世代更新,玩家們一直期待的PVP功能也一直遲遲未至,儘管官方畫了一個大餅,說即將對核心的遊戲內容進行三個重大的更新,更新程度遠超以往,並且又更新了繁體中文版,帶給我們以希望,但是對於玩家來說,還能有多少耐心去承受這空洞的遊戲內容並包容這龜速的更新速度呢?

現在的《精靈寶可夢GO》正在走下神壇,失去了輝煌時刻的光輝更加應該沉澱下來好好設計一下這款遊戲今後的方向,寶可夢系列中的每一部都十分受玩家追捧,如何繼承和發揚這些精華來充實遊戲內容才是應該考慮的,其實《精靈寶可夢GO》中可以追加的元素有非常多,例如遊戲中的種族值設定,八大屬性相互克制,讓戰鬥變得非常有策略性;MEGA石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玩法,結合AR系統的話想必會變得更加有趣;而精靈訓練師之間的精靈交易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總之這個IP下還是有非常多的特色玩法可以深挖,這款遊戲應有的壽命還是可以很長。如果任天堂和寶可夢公司想把這款遊戲運營好,那麼我們的確可以對這款遊戲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