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門紅”成了“開門罰” 萬向系民生人壽撞槍81萬充財庫

監管層剛在開年伊始即警示“開門紅”風險,而民生人壽就因欺騙投保人等四項罪狀領到罰單,不幸成為反面典型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宋希

當各大保險公司均在熱火朝天地準備迎接新年“開門紅”時,民生人壽卻因存在欺騙投保人等行為連收福建保監局5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合計遭受81萬元罰款。

據福建保監局披露,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存在欺騙投保人、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四大違規行為。 

事實上,

為了遏制銷售誤導等行為,在2017年12月31日,保監會已經發佈了《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治理銷售亂象打擊非法經營專項行動的通知》。之後在2018年1月3日,保監會又發佈了關於“開門紅”保險銷售的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謹防“炒停”行銷、誇大宣傳。民生人壽由此撞上“槍口”,不幸成為了“反面典型”。

保監會直指四項罪狀

開年第二天,保監會福建監管局就對民生人壽接連發佈五份行政處罰決定書,

指出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主要存在四大違法行為:

一是欺騙投保人,涉及保單29件,保費收入151萬元。包括在介紹民生富貴鑫禧年金保險產品時,混淆保險與銀行存款的概念以及虛假宣稱“三限”,即限人、限時、限額;二是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涉及金額515100元;三是將保險產品的結算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國債利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片面對比;四是妨礙依法監督檢查。

針對上述違法行為,福建保監局決定對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予以警告,處以59萬元罰款,並責令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同時,四位涉事人湯璟、林碧玲、連學平、施安娜對上述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均予以警告,並分別處以15萬元、3萬元、2萬元、2萬元共計22萬元罰款。

為了遏制此種現象,早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保監會便已經印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治理銷售亂象打擊非法經營專項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

在人身保險行業組織開展“治亂打非”專項行動。其中指出,整治重點包括銷售亂象、管道亂象、產品亂象、非法經營亂象四大問題。

其中,關於銷售亂象問題,《通知》指出,重點整治保險公司、保險仲介機構和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將保險產品混同為銀行存款或理財產品進行銷售、“存單變保單”等問題,以及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通過短信、微信、朋友圈等製造傳播虛假資訊進行銷售誤導,

通過歪曲監管政策、炒作產品停售等方式進行產品促銷等違法違規行為。

“開門紅”風險被強調

《投資時報》記者通過梳理2017年“開門紅”資料發現,4家上市險企中國人壽、太保壽險、平安壽險、新華保險,以及4家非上市公司安邦人壽、前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華夏人壽,2017年1月保費收入環比增速都超過100%。

具體表現為,2017年1月,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781.42億元,太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439.34億元,平安壽險實現保費收入1067.35億元,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79.34億元。與2016年12月實現的保費收入相比,四大上市公司的增速分別高達355.8%、758.4%、296.4%、251.3%,在2017年1-10月保費中占比分別達33.1%、25.2%、26.4%、17.5%。

2017年1月,安邦人壽實現保費收入861.84億元,前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77.85億元,富德生命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47.50億元,華夏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02.90億元,與2016年12月相比增速分別達501.8%、138.8%、711.0%、283.9%,在2017年1-10月保費中占比分別達40.0%、25.7%、41.1%、19.0%。

由此可見,“開門紅”對於各大保險公司來說可謂“重於泰山”,部分公司“開門紅”的銷售業績甚至占到全年業績半數以上。

不過,保監會在開年就對“開門紅”的保險行銷風險進行警示,堅決抵制“開門紅”亂象,並提示消費者謹防“炒停”行銷。在此背景下,民生人壽正是撞上了“槍口”。

2018面臨大考

成立於2003年的民生人壽,作為國內首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壽險公司,因擁有80%的民營血統備受關注。不過,談及該公司的籌建之路,卻倍顯坎坷,可以說是創造了壽險公司籌備期最長的紀錄。

1994年12月,在全國工商聯的提議下,民生人壽籌備組成立。然而,這一籌備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整整籌備了8年之後,直到2002年5月27日,保監會才批准其設立。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人壽的心酸不只是歷經磨難的籌建之路,因獨特血統帶來的頻繁股權變動還更糟心。繼2006年5月發生第一次股權變動後,之後平均每年一次,一直保持到2010年。

民生人壽2017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目前該公司的前五位股東分別是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匯仁集團醫藥科研行銷有限公司、上海冠鼎澤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7.32%、17.59%、13.15%、6.99%、6.52%。其中,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被質押2559萬股,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被凍結1億股。

另外,民生人壽前三季度累計保險業務收入為91.43億元,和2016年的105.08億元相比下降12.99%;實現淨利潤1.84億元,和2016年的6.94億相比,下降幅度高達72.05%。

其中,民生人壽第一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7.27億元,占前三季度保險業務總收入的40.74%—“開門紅”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如今監管趨嚴,公司遭遇“開門罰”,2018年的業績前景不太樂觀。

從保監會對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開具的5份罰單來看,其各項違規行為均恰好觸碰了保監會最近所發文件直指的問題。

因“銷售誤導”行為被罰的,民生人壽絕非個例。據瞭解,攜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曾因通過攜程旅行網銷售保險產品的過程中存在“未明確披露承保公司、代理銷售主體,未明確披露產品條款資訊及批備編號”等違法行為,被上海保監局開出40萬元的罰單。

無獨有偶,就在民生人壽被罰之後,1月3日,海南海航航空銷售有限公司因在開展保險業務過程中存在向投保人隱瞞合同重要事項的違法行為,也被海南保監局發佈行政處罰決定書。雖然海航銷售公司對此作出了誠懇的申辯,但最終海南保監局依然決定對其予以25萬元罰款。

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781.42億元,太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439.34億元,平安壽險實現保費收入1067.35億元,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79.34億元。與2016年12月實現的保費收入相比,四大上市公司的增速分別高達355.8%、758.4%、296.4%、251.3%,在2017年1-10月保費中占比分別達33.1%、25.2%、26.4%、17.5%。

2017年1月,安邦人壽實現保費收入861.84億元,前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77.85億元,富德生命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47.50億元,華夏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02.90億元,與2016年12月相比增速分別達501.8%、138.8%、711.0%、283.9%,在2017年1-10月保費中占比分別達40.0%、25.7%、41.1%、19.0%。

由此可見,“開門紅”對於各大保險公司來說可謂“重於泰山”,部分公司“開門紅”的銷售業績甚至占到全年業績半數以上。

不過,保監會在開年就對“開門紅”的保險行銷風險進行警示,堅決抵制“開門紅”亂象,並提示消費者謹防“炒停”行銷。在此背景下,民生人壽正是撞上了“槍口”。

2018面臨大考

成立於2003年的民生人壽,作為國內首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壽險公司,因擁有80%的民營血統備受關注。不過,談及該公司的籌建之路,卻倍顯坎坷,可以說是創造了壽險公司籌備期最長的紀錄。

1994年12月,在全國工商聯的提議下,民生人壽籌備組成立。然而,這一籌備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整整籌備了8年之後,直到2002年5月27日,保監會才批准其設立。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人壽的心酸不只是歷經磨難的籌建之路,因獨特血統帶來的頻繁股權變動還更糟心。繼2006年5月發生第一次股權變動後,之後平均每年一次,一直保持到2010年。

民生人壽2017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目前該公司的前五位股東分別是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匯仁集團醫藥科研行銷有限公司、上海冠鼎澤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7.32%、17.59%、13.15%、6.99%、6.52%。其中,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被質押2559萬股,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被凍結1億股。

另外,民生人壽前三季度累計保險業務收入為91.43億元,和2016年的105.08億元相比下降12.99%;實現淨利潤1.84億元,和2016年的6.94億相比,下降幅度高達72.05%。

其中,民生人壽第一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7.27億元,占前三季度保險業務總收入的40.74%—“開門紅”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如今監管趨嚴,公司遭遇“開門罰”,2018年的業績前景不太樂觀。

從保監會對民生人壽福建分公司開具的5份罰單來看,其各項違規行為均恰好觸碰了保監會最近所發文件直指的問題。

因“銷售誤導”行為被罰的,民生人壽絕非個例。據瞭解,攜程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曾因通過攜程旅行網銷售保險產品的過程中存在“未明確披露承保公司、代理銷售主體,未明確披露產品條款資訊及批備編號”等違法行為,被上海保監局開出40萬元的罰單。

無獨有偶,就在民生人壽被罰之後,1月3日,海南海航航空銷售有限公司因在開展保險業務過程中存在向投保人隱瞞合同重要事項的違法行為,也被海南保監局發佈行政處罰決定書。雖然海航銷售公司對此作出了誠懇的申辯,但最終海南保監局依然決定對其予以25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