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提醒:有這幾個“討人厭的壞習慣”的寶寶更聰明,家長不要制止哦

家長都希望寶寶們從小開始,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一發現有些不好的習慣苗頭,都會馬上制止。孰不知,有些大人認為的壞習慣,恰恰預示著寶寶的智力正在完善,他們的大腦正在思考,

正在變聰明,而這個時候卻被你給制止了!想想是有多讓人失落啊!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種寶寶智力發展的“壞習慣”標誌,家長們千萬要記住。

寶寶一天天的成長,每天都在變化,開始慢慢展示出自我本色,不斷出現的“壞習慣”,媽媽們感到十分困擾。

別害怕,這是寶寶智力發展而自然出現的結果!媽媽們面對這些“壞習慣”要怎麼應對?

內向認生

爸爸媽媽總擔心認生的寶寶以後會不會性格內向,其實,這是寶寶智力發育的表現, 和內向沒有半毛錢關係。認生是從6個月左右開始的,這個時候說明寶寶已經能區別爸媽等親近的人與外人的面孔了,這是嬰兒智力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正常過2-3個月就會逐漸消失。

亂扔東西

寶寶在不斷重複扔東西的遊戲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為日後的認知發展打基礎。

“我一扔,它就會掉在地上,發出叮噹聲,媽媽還會給我撿回來。”這一連串的因果聯繫和鏈條反應,

對小寶寶來說,是很了不起的發現呢,Ta會通過反復練習來不斷印證新發現。

愛吃小手

寶寶的各種感覺器官中最先發育的是嘴唇和舌頭,所以寶寶會用嘴巴感知自己身邊事物的形狀。對一歲以內的寶寶來說,適當的吃手行為不僅可以促進寶寶智力發展、感覺統合。吃手的同時,寶寶的吮吸能力得到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大腦都開始迅速發展。除此之外,還能帶給寶寶心理上的慰藉,

吃手是寶寶自身用來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

愛尖叫

5個月左右的寶寶,他們會發覺自己能用最大的聲音去吸引每個人的注意。對他們來說,自己能發出這種奇特的聲音是一件相當刺激、相當有趣的事情。於是,在他們想表達什麼的時候,就會用盡全身力氣去喊叫。如果他們的叫聲成功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下一次,他們的分貝會更高,持續的時間會更長。

咬牙發狠

咬牙發狠這個習慣通常出現在寶寶長牙的時候,一方面咬牙可以緩解寶寶出牙時不舒服的感覺,另一方面寶寶有意向你顯示“看到我的牙了嗎!”

此時,父母先要保證別被寶寶嚇到,也不用擔心寶寶這樣做有什麼不好。寶寶在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舒服,你應該為有這麼個聰明的寶寶感到高興。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應該為有這麼個聰明的寶寶感到高興。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