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答題輔助器、復活碼……競答APP爆紅,周邊“產業”跟著火了

△答題贏錢,有網友一周得了幾千元。

2018年,一款名叫《沖頂大會》的APP上線不足三周就成了爆款。

如此熱度,讓不少人在“lol”“農藥”“吃雞”後,又開始了一種全新的娛樂模式,叫做直播答題。沖頂大會上線後,緊接著,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映客的“芝士超人”紛紛上線,在直播答題裡迅速佔領了一席之地。

1月11日,在花椒直播平臺上,由京東作為贊助商冠名的《百萬贏家》專場中,一位來自廣州大學的大四女生力克近百萬名網友,成功贏得103萬獎金,創造了直播答題史單人單場最高獎金紀錄。

就在熱度持續增長的過程中,一些周邊“產業”也跟著火了起來, “輔助器”、“復活碼”更有甚者,題還沒出就賣出答案!這些種類繁多的衍生品,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親歷:不少人在QQ群裡兜售“答案”

△QQ群裡不少人兜售“答案”。

“復活碼,一元一個!”“答題輔助器,靠譜!”“正版題庫,穩!”5天前,上游新聞記者加入一個所謂的“答題QQ群”,從此每天被類似的資訊刷屏,幾乎24小時不間斷。

短短幾天時間,該群也從開始的800多人,發展到上限人數近5000人。

售賣復活碼,就是將自己的“邀請碼”發送給賣家,賣家通過下載答題app輸入買家復活碼等方式,讓買家增加復活的機會。但一般情況下,每場答題復活次數在兩三次左右。

答題輔助器則是一種簡易的答案搜索軟體,

讓玩家能夠快速尋找答案。但由於答題時間一般只有10秒,此類操作需要網路、手速等多方面配合,否則也無法實現。

此外,群裡偶爾也會有人喊話“賣答案”,聲稱在題目出來前,就能將正確答案告知。不過,這樣喊話的人一般會在幾秒後,被群主踢出群。記者聯繫上一個售賣答案者,對方表示,需要先付錢,再發答案,一套題售價20元。而就近期幾個較大的直播平臺答題情況來看,

一場下來,“登頂”者僅僅能拿到10多元的獎金。

“賣答案的都是騙子,肯定要踢了。”該群群主表示,曾有人買過答案,但答案往往都是往期的。為了淨化群環境,踢人也是必須的。

官方:不承認題目洩露

不過,據幾名群員稱,之前確實有過泄題事件發生。“題目沒出來答案就出來了,我們都答對了的。”據群裡QQ昵稱為“XX提莫必須X”的群員稱,他加入了多個答題互助群,

其中一個群裡,1月12日晚上8點場西瓜視頻直播的答案遭提前洩露,他和該群裡其他群員都靠此成功登頂。

不止這一次,1月15日晚9點30分,花椒直播平臺一場獎金高達500萬元的直播再度遭遇泄題,答題開始10分鐘左右,疑似全部12題的答案就被發佈在該QQ群裡。最終,該場次共有147萬人答對,每人分到3.4元。

“也就這兩次,後來就沒有了。”該群員表示,現在發答案者也被踢出了群,也無法聯繫上了。記者發現,有不少參與者將此事公佈到網路上。

對此,花椒直播相關負責人在網路回應稱,百萬贏家的題目由專業的命題團隊負責,有嚴格的保密流程來確保不被洩露。“技術層面,花椒後臺的題庫採用獨特的加密方案,杜絕技術手段抓取題庫從而泄題。”而芝士超人等其他答題平臺,對此事不予回應。

火爆:直播答題火了,帶動周邊“產業”

△網友憑邀請碼復活。

據調查,在獎金刺激和網友參與熱情猛增的同時,題庫、復活卡、語音搜索、腳本外掛等“答題輔助”成了網路上被公開售賣的“玩家必備品”。

其中,復活幣可在答題中“起死回生”。據瞭解,按照答題平臺的不同,價錢在0.5元至2元/個不等。某電商一家店鋪成交量最多的一款“復活幣”,月銷量已超過100萬。

有律師表示,這些以作弊為目的的外掛程式、外掛、輔助APP,未經答題軟體所有權人的許可或授權,謀取利益的行為系違法行為。

亂象:線上和答題人數有“逆差”

據調查,在這些周邊產業火爆的同時,不少亂象也跟著冒了出來。此前,花椒直播平臺推出的“百萬贏家”遊戲中,1月13日12點場的第6題將香港和臺灣作為國家列入了答案選項。隨後,花椒直播平臺首頁上的“百萬贏家”暫時下線。

1月14日,北京市網信辦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花椒直播在“百萬贏家”活動的資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對此,北京市網信辦要求花椒直播立即進行全面整改,並要求屬地開展直播答題類互聯網服務企業立即進行全面排查。

此外,還有答案不準確的情況發生,在西瓜視頻某場直播中,因為將饕餮排除在“龍生九子”的範圍外,引起網友不滿。很多網友表示,“龍生九子”有兩種說法,在其中一種說法中,饕餮屬於“龍子”。

專家:需相關部門監管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隨著互聯網大佬紛紛真金白銀的持續性投入到直播平臺,其背後的可持續性以及盈利模式尚存疑問。通過燒錢模式來經營,一旦停止,如果競爭對手還在投入,當下的用戶很快就會流向競爭對手。

除了廣告植入方式之外,平臺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差異化的模式轉變將成為直播答題未來發展中值得認真探索的方向。

對於此前發生的各種亂象,曹磊表示,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規則、無邊界,這也造就了互聯網的野蠻生長。行業野蠻的生長讓獎金從單場10萬元飆升到500萬元,直播答題刷新著用戶對於獎金的預期,當然也在加速政策監管的來臨。

在直播答題迅速躥紅的過程中,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獎金設置,中間是否有造假,用戶線上量是否屬實,使用輔助軟體甚至外掛等,這些不僅需要平臺的規範管理,更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及時出臺相關的制度和規定以更好地規範互聯網平臺的運作。

新聞多一點>>

直播答題回顧

1月9日下午,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宣佈旗下芝士超人拿到趣店集團“大白汽車”1億的廣告訂單。此外,花椒百萬贏家也拿到美團點評的廣告訂單,開啟百萬專場,其中植入四道美團問題。

1月6日晚,《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百萬贏家》同時投放了100萬、101萬、102萬的百萬級別單場獎金。20分鐘內,三家一共燒掉了303萬。

1月7日、8日,《芝士超人》再次在晚上砸下202萬元,其在20:30與21:30均單場投放101萬元;而《百萬英雄》不甘落後,狂擲300萬元打造出21點單場200萬元獎金,以及22點單場100萬元獎金;《百萬贏家》則從20:20連開4場,場場100萬元。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粗略統計,直播問答投放金額達億元級別。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景然

記者發現,有不少參與者將此事公佈到網路上。

對此,花椒直播相關負責人在網路回應稱,百萬贏家的題目由專業的命題團隊負責,有嚴格的保密流程來確保不被洩露。“技術層面,花椒後臺的題庫採用獨特的加密方案,杜絕技術手段抓取題庫從而泄題。”而芝士超人等其他答題平臺,對此事不予回應。

火爆:直播答題火了,帶動周邊“產業”

△網友憑邀請碼復活。

據調查,在獎金刺激和網友參與熱情猛增的同時,題庫、復活卡、語音搜索、腳本外掛等“答題輔助”成了網路上被公開售賣的“玩家必備品”。

其中,復活幣可在答題中“起死回生”。據瞭解,按照答題平臺的不同,價錢在0.5元至2元/個不等。某電商一家店鋪成交量最多的一款“復活幣”,月銷量已超過100萬。

有律師表示,這些以作弊為目的的外掛程式、外掛、輔助APP,未經答題軟體所有權人的許可或授權,謀取利益的行為系違法行為。

亂象:線上和答題人數有“逆差”

據調查,在這些周邊產業火爆的同時,不少亂象也跟著冒了出來。此前,花椒直播平臺推出的“百萬贏家”遊戲中,1月13日12點場的第6題將香港和臺灣作為國家列入了答案選項。隨後,花椒直播平臺首頁上的“百萬贏家”暫時下線。

1月14日,北京市網信辦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花椒直播在“百萬贏家”活動的資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對此,北京市網信辦要求花椒直播立即進行全面整改,並要求屬地開展直播答題類互聯網服務企業立即進行全面排查。

此外,還有答案不準確的情況發生,在西瓜視頻某場直播中,因為將饕餮排除在“龍生九子”的範圍外,引起網友不滿。很多網友表示,“龍生九子”有兩種說法,在其中一種說法中,饕餮屬於“龍子”。

專家:需相關部門監管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隨著互聯網大佬紛紛真金白銀的持續性投入到直播平臺,其背後的可持續性以及盈利模式尚存疑問。通過燒錢模式來經營,一旦停止,如果競爭對手還在投入,當下的用戶很快就會流向競爭對手。

除了廣告植入方式之外,平臺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差異化的模式轉變將成為直播答題未來發展中值得認真探索的方向。

對於此前發生的各種亂象,曹磊表示,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規則、無邊界,這也造就了互聯網的野蠻生長。行業野蠻的生長讓獎金從單場10萬元飆升到500萬元,直播答題刷新著用戶對於獎金的預期,當然也在加速政策監管的來臨。

在直播答題迅速躥紅的過程中,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獎金設置,中間是否有造假,用戶線上量是否屬實,使用輔助軟體甚至外掛等,這些不僅需要平臺的規範管理,更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及時出臺相關的制度和規定以更好地規範互聯網平臺的運作。

新聞多一點>>

直播答題回顧

1月9日下午,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宣佈旗下芝士超人拿到趣店集團“大白汽車”1億的廣告訂單。此外,花椒百萬贏家也拿到美團點評的廣告訂單,開啟百萬專場,其中植入四道美團問題。

1月6日晚,《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百萬贏家》同時投放了100萬、101萬、102萬的百萬級別單場獎金。20分鐘內,三家一共燒掉了303萬。

1月7日、8日,《芝士超人》再次在晚上砸下202萬元,其在20:30與21:30均單場投放101萬元;而《百萬英雄》不甘落後,狂擲300萬元打造出21點單場200萬元獎金,以及22點單場100萬元獎金;《百萬贏家》則從20:20連開4場,場場100萬元。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粗略統計,直播問答投放金額達億元級別。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