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愛玲說,唯美的壞處不在美,而在它的美沒有底子

莊子說:“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我認為人生只有幾個階段,盼著過得快,過得慢,過得快,過得慢,漸漸快慢都不重要了...以下分享一些我的讀後感以及對生活的小感悟。

東野圭吾

偵探作品里加入超現實的靈異因素,以我有限的閱讀經驗,有東野圭吾的《秘密》和《解憂雜貨店》,東野在偵探小說的古典派和硬漢派之外開出人情一派,上述兩本小說的人情味濃到化不開,偵探的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其中的靈異因素並無妨礙。

然而,如果在古典偵探作品中加入靈異成分,且靈異對偵破的作用極大,則極大損傷了作品的邏輯性,而邏輯性是古典偵探作品的核心所在。

這是《信號》這部韓劇的最大敗筆。

紅樓夢

曹雪芹祖上是滿清皇室的包衣奴才,周汝昌則是曹雪芹的包衣奴才。我說這話並無貶抑,鄭板橋有一圖章,上刻,青藤門下一走狗,表示對徐渭的傾慕。

周老的考證功夫當然了得,

不過以死忠粉的身份為愛豆立傳,有時不太公允,他老人家簡直把小說當成史實來看。話又說回來,曹雪芹的絕世才華,誰不傾慕,我又哪裡忍心去苛責周老呢。

楊絳這一代人,因為浪漫主義而誤入歧途

《包法利夫人》裡的愛瑪,喜歡大海,喜歡森林,喜歡浪漫,

結果死在浪漫主義下。

《癌病房》的卡德明夫婦,歷盡磨難,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套小房子,花盡心思把房子裝飾得漂漂亮亮。

楊絳這一代人,因為浪漫主義而誤入歧途,老來終於能夠過上自己的精緻的小生活。他們重複了《包法利夫人》和《癌病房》的故事。

昆明池水究竟淺,觀魚還須富春江

籠鳥盆花池魚,君子所不忍見,蓋觸目就是囚禁之像。

不過三者不能一概而論。籠中之鳥和林中之鳥,自有天淵之別。而花之長也以土,魚之養也以水,江湖之水水也,池中之水也是水也。林中之土土也,盆中之土也是土也,區別只是一住獨棟別墅,一住膠囊公寓而已。故舍籠鳥而取盆花池魚可也。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看更大範圍內的花魚,

自然更好。昆明池水究竟淺,觀魚還須富春江。

重看《末代皇帝》

看過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和茅海建的苦命天子之後,再重看《末代皇帝》,更有會心。

回頭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堯不為名,有些皇帝不過是歷史的人質、權力的囚徒,一隻在罐子裡關了一輩子的蛐蛐,一生只上演了一部楚門的世界。

兩點感慨:

一是拍中國歷史拍得最好的竟然是一個西方導演。

二是此片拍於1987年,當時中國第一次把故宮向西方導演開放。登基一幕,中國協助組織了一萬九千群演,當時文化部副部長親自在劇中擔任一角。今日很難想像這部三觀不正的電影居然過審且得到中國那麼大的支持。再也回不去的上世紀80年代啊。

魯迅年輕時也跟劉姥姥一樣

魯迅年輕時也跟劉姥姥一樣,喜歡弄個花兒草兒,脂兒粉兒啥的,他曾一韻到底,連寫四首惜花七律詩,我最喜最後一句,“戲仿唐宮護佳種,金鈴輕綰赤闌邊”。

這不是老杜“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泛神論式的深沉;也不是袁枚“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功利性的輕佻。而是一種我與萬物不主不奴式的平等有情。比豐子愷《護生畫集》裡念佛老嫗戒人殺生的宣教,高明多了。

寧看枯燥的歷史,不看鹹濕的演義

我一向不喜海外漢學家,因為我眼裡,歷史是歷史,演義是演義,寧看枯燥的歷史,不看鹹濕的演義。

當然能夠把歷史寫得像演義(注意是像不是是),自是最好。藍詩玲的鴉☆禁☆片戰爭做到了。這書跟茅海建的對照來讀,更有意思。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寫歷史之人,無法置身史外,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過能覷到紅塵細微之處的,多少能接近事實一點吧。

日本文學,我獨取穀崎潤一郎,把重口味寫得如此唯美,堪稱一絕。

張愛玲說,唯美的壞處不在美,而在它的美沒有底子。我以為,美有了底子,就不美了,因為底子總歸是醜的。

谷崎好像完全無視他的時代,二戰方殷舉國若狂的時候,他卻在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為閨閣立傳,寫他的《細雪》。魯迅說,最高的蔑視,是眼珠子都不轉一下。穀崎對時代的蔑視是徹底的。我反正做不到,勉之吧。

作者:孫春芳,北京大學藝術學系02級本科,北京大學中文系06級研究生

編輯:未名湖是個海洋

本文系“未名湖是個海洋”授權發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文未標注的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生只上演了一部楚門的世界。

兩點感慨:

一是拍中國歷史拍得最好的竟然是一個西方導演。

二是此片拍於1987年,當時中國第一次把故宮向西方導演開放。登基一幕,中國協助組織了一萬九千群演,當時文化部副部長親自在劇中擔任一角。今日很難想像這部三觀不正的電影居然過審且得到中國那麼大的支持。再也回不去的上世紀80年代啊。

魯迅年輕時也跟劉姥姥一樣

魯迅年輕時也跟劉姥姥一樣,喜歡弄個花兒草兒,脂兒粉兒啥的,他曾一韻到底,連寫四首惜花七律詩,我最喜最後一句,“戲仿唐宮護佳種,金鈴輕綰赤闌邊”。

這不是老杜“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泛神論式的深沉;也不是袁枚“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功利性的輕佻。而是一種我與萬物不主不奴式的平等有情。比豐子愷《護生畫集》裡念佛老嫗戒人殺生的宣教,高明多了。

寧看枯燥的歷史,不看鹹濕的演義

我一向不喜海外漢學家,因為我眼裡,歷史是歷史,演義是演義,寧看枯燥的歷史,不看鹹濕的演義。

當然能夠把歷史寫得像演義(注意是像不是是),自是最好。藍詩玲的鴉☆禁☆片戰爭做到了。這書跟茅海建的對照來讀,更有意思。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寫歷史之人,無法置身史外,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不過能覷到紅塵細微之處的,多少能接近事實一點吧。

日本文學,我獨取穀崎潤一郎,把重口味寫得如此唯美,堪稱一絕。

張愛玲說,唯美的壞處不在美,而在它的美沒有底子。我以為,美有了底子,就不美了,因為底子總歸是醜的。

谷崎好像完全無視他的時代,二戰方殷舉國若狂的時候,他卻在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為閨閣立傳,寫他的《細雪》。魯迅說,最高的蔑視,是眼珠子都不轉一下。穀崎對時代的蔑視是徹底的。我反正做不到,勉之吧。

作者:孫春芳,北京大學藝術學系02級本科,北京大學中文系06級研究生

編輯:未名湖是個海洋

本文系“未名湖是個海洋”授權發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文未標注的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