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爸爸的,都來聽聽女兒酸楚的心聲

爸爸 ,請您聽我說

寧陵縣外國語學校五一班 殷淑婷

10歲,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年齡,可我卻常常被爸爸的“愛”得喘不過氣來。

爸爸我想對您說,我的煩惱來自您對我的“愛”。因為我是您的寶貝女兒,所以,您百般寵愛我,真是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恨不得把我裝在盒子裡。

比如說,許多同學邀請我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當我爭求您的意見時,您總會說:“現在社會這麼複雜,萬一你和同學走散了,迷了璐,被人拐騙怎麼辦?”我無可奈何,

只好一次又一次謝絕同學們的熱情,漸漸地同學們和我就疏遠了。

還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好一起溜冰,可我還沒有換上溜冰鞋,您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對我說:“溜冰太危險了,你會不會溜啊?還是我扶著你吧?”就這樣您一直扶著我,弄得我和同學們都不自在、不快樂。我知道您怕我摔,所以不讓我“冒險”,可這樣,我什麼時候能學會溜冰啊!

還有,像掃地、洗碗、收拾房間這一類的小事兒,您也不讓我做。我問為什麼?您說:“你還是一個小學生,只要把你的學習搞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了!”漸漸地,原本勤快好動的我,變成一個什麼都不能幹、不會幹、不想幹的小無能、小懶蟲。

爸爸啊爸爸,您對我的愛能理解,可您有沒有想過:以我現在這樣的樣子,

怎麼能夠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呢!爸爸,我不能再在您給花兒,我要做一棵沐浴風雨的小雪松;我也不是您手裡鳴囀的小百靈,我要做振翅高飛的小岩鷹......

〖點評〗 :把孩子“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的家長教育,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於是:“不做溫室花兒”的勵志教育主題便漸行漸遠。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準日益提高之時,被一個剛滿10歲的學生,

作為“不正常的正常”主題口號再一次提起,昭示了孩子的成長清醒。事雖小,卻有深刻而普遍教育意義。(輔導教師:王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