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有四難,不知看哭了多少農村人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業基礎薄弱,雖然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已經有三十多年,但是,由於局部地區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生活水準依然低下。造成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

村裡只剩下老、弱、病、殘等沒有勞動力的及少部分人留守。那麼,造成農村當前局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種植成本過高:

隨著工業產品價格的急劇上升,相反,農產品的價格卻呈下降趨勢。農民種植的種子、化肥、農藥的總投資遠遠大於生產總值,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農產品滯銷:

由於農村資訊不夠靈通,對市場洞察能力不強,種植農作物存在跟和看兩種誤區。即看到別人種什麼賺錢,就跟著種什麼,結果造成市場嚴重飽和,生產物資賣不出去,形成增產不增收的不良局面。致使大量農民丟耕棄種,

田地一片荒涼。

男青年結婚困難:

儘管新中國成立已有幾十年,農村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男女比例不平衡。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大量女青年湧入城市,致使結婚彩禮高達二、三十萬。就算家境好的男青年結了婚,

也不願在農村居住,依然還要花錢到城裡買房;家境不好也不優秀的男青年,結婚就成了頭疼的大事。

農村孩子上學難:

雖然國家不惜重金逐步完善農村教育基礎設施,但針對邊遠山區的孩子而言,上學一直是個難於解決的問題。有的村莊離學校太遠,

交通又不方便,不管晴天還是下雨,只能翻山越嶺徒步上學,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有所上升,幾歲大的孩子就要留校住宿。一旦有個傷寒頭痛,哪怕是三更半夜,爺爺奶奶都要趕上好幾十裡路,來到學校看望孫子。

由於農村普遍存在文化水準低,

接受新鮮事物能力不強,在如今高科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尤其是在“讀書無用論”的灌輸下,許多農村青少年輟學外出打工,連基本的農活都不會幹,將來的農村發展令人擔憂。不知各位朋友對此有何看法,請關注本人頭條號,相互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