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年金球獎最佳!賭它能拿奧斯卡

2018第75屆金球獎獲獎名單出來啦

電影類獎項方面,《三塊看板》獲電影劇情類最佳影片,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等四項大獎,成本屆金球獎最大贏家。

——最佳劇情類影片提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敦克爾克》

《華盛頓郵報》

《水形物語》

《三塊看板》(獲獎)

雖然近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圈了一大批粉,但是《三塊看板》有著其他片無法與之相比的深度和廣度,拿下獎項也算是實至名歸。

而且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科恩嫂),

也是老面孔了

在美劇《奧麗芙·基特裡奇》中,科恩嫂扮演一個說話尖酸刻薄從不留情面的怪阿姨奧麗芙。

在電影《三塊看板》中,科恩嫂延續了這一形象。

扮演了一個媽媽——海耶斯太太,做事仍然叼酸說話仍然刻薄。

自己的兒子被同學嘲笑,海耶斯太太二話不說就拳腳相向,

精神威脅武力加持,真正的做到了沒大沒小;

前任丈夫來家裡,丈夫的小情人等在門外,海耶斯太太一臉鄙夷地說:“I knew I smelled sonething 我就說哪裡來的一股騷味”。

被惹怒後,對上門來勸說的神父也敢懟。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裡的小哥盧卡斯·赫奇斯也在,扮演海耶斯太太的兒子。

《權力的遊戲》裡的小惡魔也在,扮演一個追求海耶斯太太的侏儒。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幾個月前,小鎮發生了一宗駭人聽聞的謀殺案,海耶斯太太的女兒在野外被強☆禁☆姦並焚燒,但兇手是誰,警方始終沒有找到答案。

從海耶斯太太家到小鎮的路上,有三塊廢棄的看板。

海耶斯太太走l 一招險棋——去廣告公司包下了這三塊看板,用大紅色的底,粗黑的字和邊框,

醒目地寫著三句話:

第一塊看板寫著: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怎麼回事?威洛比警長

第二塊看板寫著:And still no arrests?

依然沒有逮捕兇手?

第三塊看板寫著:Reped while dying

強☆禁☆姦致死

這三塊看板一立,小鎮裡傳的沸沸揚揚,紛紛指責警察局不作為,電視臺還專門去採訪了海耶斯太太。

在各方面的壓力之下,看板中被提名的威洛比警長,去找了一趟海耶斯太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全國的罪犯裡都沒有可以匹配的DNA。”

“事發當時,一個目擊者都沒有。”

海耶斯太太開始提出無理的要求:

“把鎮上所有的男人都叫去驗血。”

“那如果他(兇手)只是經過我們鎮子呢”

“那就把全國的男人叫去驗血。”

“那如果他只是經過我們國家呢”

“去建立一個資料庫,把每個新生兒的DNA資料都加上。”

最後,威洛比警長放棄和海耶斯太太的爭辯,說:

“我們也沒辦法進一步做什麼了。”

然後指著那三塊看板說:

“我覺得那些看板對我來說,不太公平……

我得了癌症,我快死了。”

海耶斯太太平靜地說,“我知道,鎮子上的人基本都知道。”

最後又幽幽的吐出一句,“你死了之後,看板上寫的不就沒用了嗎。”

一邊是痛失女兒的倔強母親,一邊是命不久矣的警長,如果你先前一直站在海耶斯太太的陣營裡,那麼這會兒可能就要動搖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類不是非善即惡,人性那麼複雜,怎麼樣也無法準備歸類。

然而這還不是作者想要講的重點。

作者在故事裡設計了各種矛盾衝突點,然後再一步一步巧妙的化解。

廣告商和員警之間,被打殘的深仇大恨,一杯橙汁和一根吸管容忍了所有;

火燒警察局,這麼重的罪行,消失在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謊言中;

陷入悲痛中僵硬的母子關係,被一勺故意打翻的麥片和一句”You old count”徹底化解;

被憤怒和仇恨蒙蔽雙眼的暴躁年輕員警,被長輩的一封信喚醒了真心;

前夫和他不被看好的小情人,坦誠擊敗了偏見,所以值得原諒和祝福。

走上以暴制暴之路的兩個人,矛盾衝突層層激化,被一個共同的目的完美拯救。

看下來的整體感覺就像:

我們身處一座迷宮,手握斧頭,面對眼前的障礙牆,只會徒手奮力砸開,砸到雙手鮮血淋漓也在所不惜,直到有一次,我們停下來,閉上眼,發現牆的一側有出口的光。

影片最後,海耶斯太太對年輕員警承認,放火燒毀警察局的人是她,差點燒死他的也是她。

但年輕員警不以為然,

“好吧,他媽的還會有誰在那兒呢”

我們也第一次見著海耶斯太太的笑容,如此燦爛沒有負擔,然後兩個人就像雌雄雙俠一樣,踏上匡扶正義之路。

這裡算是電影中最大的和解了。

海耶斯太太的前夫小情人說過:“憤怒招致更大的憤怒。”

簡直是整部電影的點晴之筆。

影片到最後也沒有給出殺害女孩的兇手,多少有些遺憾,但整個故事給了我們非常廣闊的思考空間。

金球獎一直都是奧斯卡風向標,目前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還沒有出來,但是天天就賭這一部了

想看《三塊看板》的夥伴們,和想看《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至暗時刻》、《災難藝術家》、《水形物語》、《尋夢環遊記》等等的夥伴們

這裡有個合集,功能表列回復 金球獎合集,全都為你準備好了

看板中被提名的威洛比警長,去找了一趟海耶斯太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全國的罪犯裡都沒有可以匹配的DNA。”

“事發當時,一個目擊者都沒有。”

海耶斯太太開始提出無理的要求:

“把鎮上所有的男人都叫去驗血。”

“那如果他(兇手)只是經過我們鎮子呢”

“那就把全國的男人叫去驗血。”

“那如果他只是經過我們國家呢”

“去建立一個資料庫,把每個新生兒的DNA資料都加上。”

最後,威洛比警長放棄和海耶斯太太的爭辯,說:

“我們也沒辦法進一步做什麼了。”

然後指著那三塊看板說:

“我覺得那些看板對我來說,不太公平……

我得了癌症,我快死了。”

海耶斯太太平靜地說,“我知道,鎮子上的人基本都知道。”

最後又幽幽的吐出一句,“你死了之後,看板上寫的不就沒用了嗎。”

一邊是痛失女兒的倔強母親,一邊是命不久矣的警長,如果你先前一直站在海耶斯太太的陣營裡,那麼這會兒可能就要動搖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類不是非善即惡,人性那麼複雜,怎麼樣也無法準備歸類。

然而這還不是作者想要講的重點。

作者在故事裡設計了各種矛盾衝突點,然後再一步一步巧妙的化解。

廣告商和員警之間,被打殘的深仇大恨,一杯橙汁和一根吸管容忍了所有;

火燒警察局,這麼重的罪行,消失在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謊言中;

陷入悲痛中僵硬的母子關係,被一勺故意打翻的麥片和一句”You old count”徹底化解;

被憤怒和仇恨蒙蔽雙眼的暴躁年輕員警,被長輩的一封信喚醒了真心;

前夫和他不被看好的小情人,坦誠擊敗了偏見,所以值得原諒和祝福。

走上以暴制暴之路的兩個人,矛盾衝突層層激化,被一個共同的目的完美拯救。

看下來的整體感覺就像:

我們身處一座迷宮,手握斧頭,面對眼前的障礙牆,只會徒手奮力砸開,砸到雙手鮮血淋漓也在所不惜,直到有一次,我們停下來,閉上眼,發現牆的一側有出口的光。

影片最後,海耶斯太太對年輕員警承認,放火燒毀警察局的人是她,差點燒死他的也是她。

但年輕員警不以為然,

“好吧,他媽的還會有誰在那兒呢”

我們也第一次見著海耶斯太太的笑容,如此燦爛沒有負擔,然後兩個人就像雌雄雙俠一樣,踏上匡扶正義之路。

這裡算是電影中最大的和解了。

海耶斯太太的前夫小情人說過:“憤怒招致更大的憤怒。”

簡直是整部電影的點晴之筆。

影片到最後也沒有給出殺害女孩的兇手,多少有些遺憾,但整個故事給了我們非常廣闊的思考空間。

金球獎一直都是奧斯卡風向標,目前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還沒有出來,但是天天就賭這一部了

想看《三塊看板》的夥伴們,和想看《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至暗時刻》、《災難藝術家》、《水形物語》、《尋夢環遊記》等等的夥伴們

這裡有個合集,功能表列回復 金球獎合集,全都為你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