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技|柑橘1月核心管理技術

1月,大多數柑橘品種處於採收期、花芽分化期,固采後恢復樹勢、修剪清園等是此期管理的重點。此外,本月為柑橘凍害的高發時節,特別是對於留樹保鮮及部分晚熟品種,一定要做好防凍措施。

采後恢復

柑橘採收後,其“營養儲存庫”被帶走,打破樹體養分平衡,樹勢情況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目前大部分果農都沒有分批採收的習慣,一次性采果有可能讓樹體的營養突然間供需失調,輕則樹勢衰弱,影響花芽分化。嚴重時,會出現黃化落葉,

甚至死樹。

所以,采後及時進行營養補充是十分關鍵的。

葉面追肥

利用葉麵肥吸收快、作用強、效率高等特點,在采後結合清園藥物噴施,有迅速提升樹勢,為花芽分化累積營養物質及保葉過冬等多重作用。葉麵肥可噴施紅庫(小分子肽類葉麵肥)、磷鉀源庫、中微量元素肥等。

薄施水肥

除葉面追肥外,采後至春梢前薄施幾次有機液肥,如海精靈生物刺激劑600倍液或花生麩水肥等,

可全面補充養分,改善土壤,養護根系,為接下來的梢、花、果等打下良好基礎。要注意用量,以免影響花芽分化。

埋施冬肥

冬肥,是對樹體前期因掛果造成的營養消耗的補充,也是春季萌芽、開花結果的重要養分來源,采果後要及時施,最遲不超過本月底,以免影響樹體營養累積。

下冬肥時,應重施有機肥,輕施複合肥,配合生物菌肥,重視補充中微量元素。同時,還應根據柑橘樹勢、土壤特點等合理安排。

具體可參考:

冬季修剪

橘園在採收後,不宜馬上進行修剪,通常在粗清園一次後進行,目的是防止剪口感染病菌。

巡視果園,剪除弱枝、病枝及影響來年開花結果的廢枝,把握採光適中的原則,剪除的梢枝集中焚燒;清理園內的枯枝落葉、雜草及病蟲害落果,清除病蟲害的越冬場所,隔斷傳染源。

若發現樹幹或主枝上有流膠病、腳腐病,可把病表皮刮乾淨至木質部,

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液塗抹傷口消毒,然後封閉傷口。

當發現黃龍病樹時,及時挖除,以免蔓延開來。具體識別、處理方法可參考:

藥劑清園

第一次:粗清園,采果後即可噴施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殺菌又殺蟎。

第二次:修剪後進行,可選用礦物油、松脂合劑等單獨噴施。病害發生較多的果園,應另加其它殺菌劑、殺蟲劑,有針對性用藥。

第三次:春芽臨近萌發之前進行,

可再進行一次藥劑清園,注意輪換用藥。

保暖防寒

柑橘的凍害是由於低溫引起營養器官與生☆禁☆殖☆禁☆器官受害或死亡的現象。據悉,近期又有一波寒潮來襲,各位果農要積極做好禦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