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腦積水治療的真正微創手術工具:神經內鏡

腦積水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脊液分泌過多、迴圈受阻或吸收障礙而導致腦脊液在顱內過多蓄積,進而產生一系列神經功能症狀。

對於梗阻性腦積水,經典的治療方法是神經內鏡下三腦室底造瘺。傳統認為神經內鏡對於交通性腦積水和兒童腦積水效果不佳,但是,近年來隨著內鏡設備的飛速發展和技術的長足進步,神經內鏡技術在該領域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包括三腦室底造瘺、脈絡叢燒灼凝固術、內鏡下行腦室 - 腹腔分流、內鏡下調整引流管等。

神經內鏡技術提高了腦積水手術的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預後。

1 交通性腦積水

1.1 正常壓力性腦積水

正常壓力腦積水的發生是由於腦順應性下降,導致腦室擴張,影響腦脊液的迴圈所致。因而,在神經內鏡下實施三腦室底造瘺治療,

目的在於提高顱內順應性, 改善腦脊液迴圈通路,而非單純引流腦脊液。

其有效率可達 50%~75%

1.2 繼發性☆禁☆交通性腦積水

繼發性☆禁☆交通性腦積水的臨床發病率高達 12.7%~31.4%。常見原因是出血或感染引起蛛網膜顆粒破壞,腦脊液性質改變,蛋白質含量增高,

進而導致蛛網膜對腦脊液的吸收能力下降,導致腦積水的發生。臨床主要治療手段是行腦室腹腔分流術,但術後堵管、感染,引流過度等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高達12%~43%,其遠期的通暢率也不理想。

神經內鏡技術則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治療手段,包括三腦室底造瘺術、脈絡叢燒灼凝固術、內鏡下行腦室腹腔分流、內鏡下調整引流管等。

其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三腦室底造瘺術,
其治療出血、感染引起的繼發性☆禁☆交通性腦積水成功率為 77%~83%,該術的效果良好,可以代替分流術成為首選治療方法。

2 梗阻性腦積水

梗阻性腦積水傳統上最常使用的治療方法是腦室腹腔分流術,但分流術後併發症多,遠期效果不佳。其失敗的原因大多歸結於感染及分流管近端或遠端堵塞。

在1年之中就有23%的導管發生分流功能障礙,其常見併發症是

分流系統阻塞: 腦室端阻塞多為脈絡叢包裹; 腹腔端阻塞多為放置位置錯誤, 大網膜包裹。腦室炎 ( 皮下或腹腔內感染引起) 也是導致分流管阻塞的原因。

感染: 因為手術切口多, 同時在腦內, 頭, 頸, 胸, 腹皮下, 腹腔內操作, 大大增加感染機會。

分流量不足或過多: 由於此手術方法是人為把過多的腦脊液分流到腹腔, 並不能完全控制引流量。分流量不足造成症狀體征無改善; 過多可引起頭痛加劇, 硬膜下積液或出血。一些病人因分流不足或分流過度而加重病情。還有由於生長發育未成熟的兒童一生當中要多次手術更換分流管, 不但增加痛苦及風險, 同時也加重經濟負擔。

當前,神經內鏡下三腦室造瘺術(ETV)是國內外認可的首選治療方法,成功高率達 68%~87%。

通過內鏡行三腦室底造瘺,將梗阻部位以上的腦脊液通過瘺口引流至腳間池,進入腦和脊髓蛛網膜下腔,參與腦脊液的吸收和迴圈,不僅重新建立了腦積液的生理迴圈通路,也維持了顱內壓的平衡。

此術式具有以下優點:

不會引流過多腦脊液, 是腦脊液分泌與吸收的正常生理過程。

對組織損傷小, 頭皮切口不超過3cm, 骨孔直徑小於8mm, 避免顱內腦組織,神經和血管的切開, 牽拉和暴露時的損傷。

可以在神經內鏡下直視病變及手術操作部位,避免操作的盲目性。

縮短手術時間(神經內鏡三腦室底造瘺術平均手術時間40分鐘,而傳統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則需100分鐘),減少手術創傷, 減輕病人身心壓力, 術後康復快。

不需要行腹腔分流, 減少感染機會, 也不會存在分流管堵塞的可能。不需要2次或更多次手術, 不需反復更換分流管。因為手術不在腹腔操作, 不會引起腹腔內的併發症。

由於手術時間短, 創傷小, 恢復快, 減少住院天數, 減輕經濟負擔。

當前,神經內鏡技術是治療腦積水微創、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可極大的改善腦積水患者的預後。隨著神經內鏡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範圍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梗阻性腦積水的治療,在其他類型腦積水的治療中也獲得了滿意的療效。

分流量不足造成症狀體征無改善; 過多可引起頭痛加劇, 硬膜下積液或出血。一些病人因分流不足或分流過度而加重病情。還有由於生長發育未成熟的兒童一生當中要多次手術更換分流管, 不但增加痛苦及風險, 同時也加重經濟負擔。

當前,神經內鏡下三腦室造瘺術(ETV)是國內外認可的首選治療方法,成功高率達 68%~87%。

通過內鏡行三腦室底造瘺,將梗阻部位以上的腦脊液通過瘺口引流至腳間池,進入腦和脊髓蛛網膜下腔,參與腦脊液的吸收和迴圈,不僅重新建立了腦積液的生理迴圈通路,也維持了顱內壓的平衡。

此術式具有以下優點:

不會引流過多腦脊液, 是腦脊液分泌與吸收的正常生理過程。

對組織損傷小, 頭皮切口不超過3cm, 骨孔直徑小於8mm, 避免顱內腦組織,神經和血管的切開, 牽拉和暴露時的損傷。

可以在神經內鏡下直視病變及手術操作部位,避免操作的盲目性。

縮短手術時間(神經內鏡三腦室底造瘺術平均手術時間40分鐘,而傳統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則需100分鐘),減少手術創傷, 減輕病人身心壓力, 術後康復快。

不需要行腹腔分流, 減少感染機會, 也不會存在分流管堵塞的可能。不需要2次或更多次手術, 不需反復更換分流管。因為手術不在腹腔操作, 不會引起腹腔內的併發症。

由於手術時間短, 創傷小, 恢復快, 減少住院天數, 減輕經濟負擔。

當前,神經內鏡技術是治療腦積水微創、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可極大的改善腦積水患者的預後。隨著神經內鏡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應用範圍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梗阻性腦積水的治療,在其他類型腦積水的治療中也獲得了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