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四川農村信用社筆試經濟學高步考點解析

在農信社所考察的經濟學中,市場失靈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高頻考點。

該考點學習起來較為容易,但出現頻率較高,使得考生在備考時一定要引起注意。今天,中公金融人專家就帶大家來梳理一下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有哪些。

所謂市場失靈是指由於機制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者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資訊不對稱。

一、壟斷

壟斷是指一家廠商控制某產品的供給。

壟斷之所以會造成市場失靈是因為:壟斷廠商通過減少產量,提高價格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還帶來機會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壟斷企業缺乏降低成本和進行技術革新的動力,導致管理鬆懈。導致尋租活動的出現;破壞了市場公平,浪費經濟資源。

二、外部性

是指某個人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福利造成了好或壞影響,

但並沒有得到相應報酬或者相應的補償。外部性可以分為:正外部性(外部經濟)、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其中正外部性又可以分為生產正外部性和消費正外部性;負外部性又可以分為生產負外部性和消費負外部性。

三、公共物品

所謂公共物品,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對應的,私人物品有兩個明顯的特徵:競爭性和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並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

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其中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斥在外。

四、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資訊不對稱會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其中:逆向選擇是指在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的條件下,品質差商品往將好擠出市場現象。

道德風險也稱為敗行,是指交易雙方達成協議後的一利用資訊不對稱,通過改變自身的行為來獲取利益。

對於這四類原因考生除了需要有一個基本瞭解外,還應多通過例題進行鞏固學習。面對農村信用社考試激烈的競爭,中公專家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準備,並輔助于大量的練習。唯有如此,才能成功脫穎而出。(sczgjrr)提醒後面四川中公仍將為大家帶來更多關於專業知識的複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