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家印扶貧:捐款110億,不脫貧、不收兵!

文/華商韜略 王再新

2018年剛開始,許家印又花了20億。

1月9日,恒大向貴州省扶貧基金會第四次定向捐贈:結對幫扶畢節市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資金20億元。

至此2年多的時間裡,恒大已無償給這個特困地區輸血60億,而未來兩年,它還將捐出50億。

但許家印和恒大要獻出的,不只是過百億的資金,更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致力於創造“美好生活”的新時代樣本。

【不脫貧,不收兵!】

2015年12月19日,在全國政協與貴州省政府的見證下,

恒大集團和大方縣舉行了結對幫扶大方縣精准脫貧簽約儀式。也就是在這裡,許家印明確了恒大將在三年投入扶貧資金30億元,通過一攬子綜合措施,結對幫扶大方縣在2018年底實現全縣脫貧目標。

這個時間,比中央明確提出的,到“2020年要確保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時間,提前了2年。而恒大為此投入的資金與扶貧規模、力度之大、領域之廣,

也都在當時創下中國企業界的新紀錄。

協議一簽下,恒大就用擴張產業版圖的“狼性”精神,火速向貧困發起了挑戰。

如今:恒大已在大方縣發展蔬菜、肉牛、中藥材和經果林等特色產業化基地476個,引進43家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捐建了50個新農村,

以及給每家每戶配備家私家電等生活用品的縣城扶貧安置區——奢香古鎮,完成了11所小學、13所幼稚園、以及完全中學、職業技術學院、慈善醫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等共計103個重點扶貧專案。

同時,還設立了2億元的“恒大大方慈善基金”,並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提供,讓15959個貧困家庭勞動力進入了恒大集團及戰略合作企業就業;設立了3億元的“恒大大方貧困家庭創業基金”,

幫助3萬人脫貧致富,目前扶持創業戶13302戶。

一系列“輸血”和“造血”之下,“貧困中的貧困”大方縣,已在短短兩年多舊貌換新顏,昔日的貧困戶也走上的康莊大道。

圖:恒大捐建的大方縣新農村

大方縣大步脫貧的同時,恒大還將扶貧的力度繼續加大。

2017年5月,在幫扶大方縣的效果初現之後,恒大宣佈追加80億,總共計畫無償投入110億元的資金,幫扶整個畢節市脫貧。

畢節市除了大方縣,還有6縣3區,80多萬貧困人口。根據恒大的計畫,到2020年,就要拿下這場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這場仗如何打?

新的承諾一落地,恒大就從全集團幹部中選拔出優秀的各級領導,加上扶貧隊員,組建了2108人的扶貧大軍,進駐恒大烏蒙山區扶貧前線,以複製、推廣幫扶大方縣的經驗和做法,在全市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打一場硬仗。

許家印提出:“要把幫扶畢節1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作為恒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鄭重承諾:

“不脫貧,不收兵!”

圖:許家印出席恒大扶貧幹部出征壯行大會

2018年剛開始,恒大向貴州省扶貧基金會再次定向捐贈的20億元資金,也是為了確保目標如期實現。

【是個人感恩,也是企業責任】

2015年,正是恒大衝刺“地產一哥”的最關鍵時刻,許家印也正致力於恒大新戰略調整。這樣的時刻,花這麼大的心力來扶貧,多少有些讓人不可理解,但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決定,一個恒大就讓一個縣全面脫貧。

這背後,是許家印作為成功企業家對社會的感恩和回饋。

“他們實在是太窮了、太苦了。同志們,他們現在多麼渴望別人的幫助啊!我們要幫助他們,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在恒大把扶貧對象升級到畢節之後的幫扶烏蒙山區扶貧幹部出征壯行大會上,許家印忍不住回憶起第一次考察烏蒙山區老百姓生活的情形。

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而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山連山、山環山,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老百姓住草房,耕種一點山坡地,靠天吃飯。講起所見所聞,許家印幾度哽咽。

“有些深山裡面的村民,出來一趟要五、六個小時,很多老人一輩子沒出過大山。得了病,沒有錢看病也沒有地方看病。很多孩子想讀書都很困難。”

許家印自己就是從貧困甚至苦難中走出來的人:

“對於貧困,我是有非常深刻體會的,我1歲3個月的時候,母親得了病,沒有錢看病,也沒地方看病,就這樣走了,我就成了半個孤兒。我是從小吃地瓜、地瓜面長大的,穿的、蓋的都是補丁摞補丁。讀小學時,村裡的學校就只有幾間破草房,課桌是用泥巴做的長條檯子。上中學的時候,離家比較遠,每星期背著筐去學校,筐裡面裝的是地瓜和地瓜面做的黑窩頭,還有一個小瓶子,瓶子裡面裝著一點鹽、幾滴芝麻油和一點蔥花。這就是我一周的口糧。一日三餐,每餐吃一個地瓜、一個窩頭,喝一碗鹽水。到了夏天,天很熱,黑窩頭半天就長毛了,洗一洗繼續吃……”

相似的經歷,讓許家印對所見所聞更加感同身受,也讓他堅定決心,要為改變這些地區的貧窮盡上自己的一份力。

這也是恒大作為一家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對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的承擔。

“精准扶貧”關係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關係到共同富裕和民族全面復興。十九大報告更明確地提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如何充分,精准扶貧也是核心手段之一。

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依託于社會的繁榮穩定,參與到精准扶貧因此不但是企業的貢獻,也更是企業的責任,符合企業的根本利益。

恒大一馬當先投入其中,這是企業責任的體現,也更是企業格局的體現。歷史的經驗也一再證明,只有持續參與到時代中去,持續貢獻到時代中去,才能真正與時代同行,在時代中持續建立自己的座標位,成為時代的企業。

從20來年前七、八個人,擠在一個不到100平米的民房裡辦公,到20來年的時間成為全球第一大房企,也是最年輕的全球地產王和地產業最年輕的世界500強。恒大就是一個這樣的企業,一個一直參與和貢獻在時代中的企業。

這或許也正是“恒大”可以“恒大”的最大原因。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以複製、推廣幫扶大方縣的經驗和做法,在全市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打一場硬仗。

許家印提出:“要把幫扶畢節1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作為恒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鄭重承諾:

“不脫貧,不收兵!”

圖:許家印出席恒大扶貧幹部出征壯行大會

2018年剛開始,恒大向貴州省扶貧基金會再次定向捐贈的20億元資金,也是為了確保目標如期實現。

【是個人感恩,也是企業責任】

2015年,正是恒大衝刺“地產一哥”的最關鍵時刻,許家印也正致力於恒大新戰略調整。這樣的時刻,花這麼大的心力來扶貧,多少有些讓人不可理解,但他毅然決然地做出了決定,一個恒大就讓一個縣全面脫貧。

這背後,是許家印作為成功企業家對社會的感恩和回饋。

“他們實在是太窮了、太苦了。同志們,他們現在多麼渴望別人的幫助啊!我們要幫助他們,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在恒大把扶貧對象升級到畢節之後的幫扶烏蒙山區扶貧幹部出征壯行大會上,許家印忍不住回憶起第一次考察烏蒙山區老百姓生活的情形。

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而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山連山、山環山,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老百姓住草房,耕種一點山坡地,靠天吃飯。講起所見所聞,許家印幾度哽咽。

“有些深山裡面的村民,出來一趟要五、六個小時,很多老人一輩子沒出過大山。得了病,沒有錢看病也沒有地方看病。很多孩子想讀書都很困難。”

許家印自己就是從貧困甚至苦難中走出來的人:

“對於貧困,我是有非常深刻體會的,我1歲3個月的時候,母親得了病,沒有錢看病,也沒地方看病,就這樣走了,我就成了半個孤兒。我是從小吃地瓜、地瓜面長大的,穿的、蓋的都是補丁摞補丁。讀小學時,村裡的學校就只有幾間破草房,課桌是用泥巴做的長條檯子。上中學的時候,離家比較遠,每星期背著筐去學校,筐裡面裝的是地瓜和地瓜面做的黑窩頭,還有一個小瓶子,瓶子裡面裝著一點鹽、幾滴芝麻油和一點蔥花。這就是我一周的口糧。一日三餐,每餐吃一個地瓜、一個窩頭,喝一碗鹽水。到了夏天,天很熱,黑窩頭半天就長毛了,洗一洗繼續吃……”

相似的經歷,讓許家印對所見所聞更加感同身受,也讓他堅定決心,要為改變這些地區的貧窮盡上自己的一份力。

這也是恒大作為一家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對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的承擔。

“精准扶貧”關係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關係到共同富裕和民族全面復興。十九大報告更明確地提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如何充分,精准扶貧也是核心手段之一。

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必須依託于社會的繁榮穩定,參與到精准扶貧因此不但是企業的貢獻,也更是企業的責任,符合企業的根本利益。

恒大一馬當先投入其中,這是企業責任的體現,也更是企業格局的體現。歷史的經驗也一再證明,只有持續參與到時代中去,持續貢獻到時代中去,才能真正與時代同行,在時代中持續建立自己的座標位,成為時代的企業。

從20來年前七、八個人,擠在一個不到100平米的民房裡辦公,到20來年的時間成為全球第一大房企,也是最年輕的全球地產王和地產業最年輕的世界500強。恒大就是一個這樣的企業,一個一直參與和貢獻在時代中的企業。

這或許也正是“恒大”可以“恒大”的最大原因。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