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潘金蓮該死,那麼偷☆禁☆情的你我呢?

1、

潘金蓮該死嗎?

《水滸傳》中不乏個性鮮明、形象生動的女性,

比如孫二娘,比如扈三娘。

而最令人道不盡,也說不清的卻是潘金蓮。

對於潘金蓮,說她可恨也罷,說她可悲也罷,“謀殺親夫”終歸是不爭的事實。我無意為潘氏開脫罪責,但有一點必須承認,潘金蓮也是“人”,一個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她也有著常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及愛情的嚮往與追求。

所以,我們不妨少一分苛求,多一些寬容,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看一看潘金蓮的情感世界。

2、

潘金蓮是張大戶家的丫頭。

張大戶在清河縣不大不小也算是個“款”,按現在“款爺”的標準,找幾個年輕漂亮的女子作“小”,應該不是難事。而潘金蓮卻不吃張大戶那一“壺”,事情的結局是,在張大戶與武大之間,潘金蓮選擇了後者。

張大戶富甲一主,腰纏萬貫,而武大算什麼?不過是一個賣炊餅的小販而已。

現在看來,潘金蓮當初嫁給武大,或許是個錯誤。如果跟了張大戶,呼奴喚婢,

吃香喝辣,也算是個名正言順的二房,比起當今那些雖然傍了款卻不得不“藏嬌金屋”的女子來,要過得舒坦得多。

潘金蓮這個硬氣的女子,在富貴與貧賤之間選擇了貧賤——嫁給武大,但她卻贏得做人的尊嚴。

這就一點來說,潘金蓮比起那些貪慕浮華與享樂而傍款的現代女子,不如要強多少倍。

可悲的是,這些“傍款族”說起潘金蓮,竟也清高地做不齒狀。

3、

擺脫張大戶的糾纏嫁與武大為妻,

應該說是潘金蓮命運的一次轉機,畢竟由一個奴婢上升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而兄弟武松的到來,使潘金蓮孤寂許久的心變成了一湖春水……但發乎情,止於禮,卻有好事者抓住不放,說潘金蓮原本就水性楊花。

武松怎樣?一個響噹噹的好男人,哪個女人不愛?

其實,潘金蓮跟武松倒是很好的一驪,可惜有緣無分。潘金蓮一生僅有的一次真愛如曇花一現般消失,

潘氏重歸於寂寞。

4、

最後說說那個西門慶。

西門大官人原不是個好鳥,吃喝嫖賭,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成了他的玩物。更有那個能把“死人說活”的王婆從中周旋,潘金蓮豈有不著“道”的理。

可憐潘金蓮,竟傻乎乎地以為愛情來臨,最終被所謂的愛情沖昏了頭——毒殺武大,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王婆該死,西門慶該死,那麼潘金蓮呢?武松殺嫂,別無選擇。

潘金蓮與武大的這場婚姻,也無所謂對錯,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命”。而潘金蓮卻不認“命”,非要做那撲火的飛蛾。

如果潘金蓮該死,那麼如今又有多少男女不偷☆禁☆情呢?

如果潘金蓮該死,那麼偷☆禁☆情的你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