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國標發佈!以後騎電動車可能要用駕照了……

經過多年的醞釀和等待,《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簡稱“新國標”)終於浮出水面。

1月16日上午,由工業和資訊化部提出,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起草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在北京發佈。雖然本次公佈的新國標內容為徵求意見的報批稿,
但新國標的大框架已經形成,這也意味著一直懸在電動車行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鋒芒畢露。

“電動自行車”的新定義

新國標內容中的重點,就是界定電動自行車的強制性標準。關於這項內容,新國標給出的定義是:電動自行車(Electric Bicycle)是以車載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

具有腳踏騎行能力,能實現電助動或/和電驅動功能的兩輪自行車。其中電驅動(Electric Drive)驅動電能來源於車載蓄電池等儲能裝置,僅以電動機輸出動力的驅動方式。電助動(Electric Aid)是由人力和電動機的動力按輸出比例組成的驅動方式。

新國標還進一步明確了電動自行車的細節規範,

即電動自行車必須符合下列要求:a) 具有腳踏騎行能力;b) 具有電驅動或/和電助動功能;c) 電驅動行駛時,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 25km/h;電助動行駛時,車速超過 25km/h,電動機不得提供動力輸出; d) 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品質應當小於或等於55kg;e) 蓄電池標稱電壓應當小於或等於 48V;f) 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應當小於或等於400 W。還有更多細節規範在此不一一闡述。

新國標帶來的影響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發佈後,對於傳統電動車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相對于老版國標來說,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是國家強制性標準,如果正式出臺頒佈之後,傳統電動車行業的大部分企業或許將失去生產資質,同時產品線也要面臨重大調整,成本頗高。而對於廣大電動車用戶來說,新國標的影響暫時還十分有限,我們作為摩托車媒體,在這裡向大家作幾點“非官方”解讀,僅供參考。

第一,新國標歸根結底只是解決了“電動自行車是什麼”的問題,而且效力僅限於在其正式頒佈之後。對於目前市場上存量巨大的超標電動車到底該如何管理、如何歸類,交管部門暫時還沒有相關的法規。如果超標電動車可能被強制劃入摩托車(輕便摩托車)進行管理,這意味著電動車駕駛員要持有機動車駕照(准駕類型DEF)、電動車要上牌備案。但對於數量巨大的超標電動車和使用群體而言,無疑難度相當大。

第二,目前的傳統電動車市場上,70%以上的產品在新國標的框架下都屬於超標產品。新國標正式頒佈後,各廠家和經銷商的庫存量該如何消化?新國標的“過渡期”是否合理?目前相關部門也沒有給出進一步的明確說明。對於大多數電動車生產企業來說,除了惴惴不安,恐怕在進一步的政策出臺之前還是會對新國標持觀望態度,這也就可能會給新國標的執行留下不少“空間”。

第三,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靈活便利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城鎮乃至鄉村都有極大的使用需求。那麼在不考慮超標電動車產品的情況下,符合新國標的產品是否能順利被廣大消費者認可和接受?換句話說,新國標產品的限速、限重等條件是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會極大地影響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推行乃至未來城市交通體系的發展。

作為摩托車媒體,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在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頒佈後能儘快完善管理政策,以引導的方式解決電動車和摩托車行業的發展問題,正視電動車的存在以及電動車、摩托車的不同作用,更要盡力滿足消費者對於交通產品的合理需求。誠然,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發佈已經讓我們看到了解決電動車種種亂象的希望,但如何讓新國標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好應有的作用才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

第一,新國標歸根結底只是解決了“電動自行車是什麼”的問題,而且效力僅限於在其正式頒佈之後。對於目前市場上存量巨大的超標電動車到底該如何管理、如何歸類,交管部門暫時還沒有相關的法規。如果超標電動車可能被強制劃入摩托車(輕便摩托車)進行管理,這意味著電動車駕駛員要持有機動車駕照(准駕類型DEF)、電動車要上牌備案。但對於數量巨大的超標電動車和使用群體而言,無疑難度相當大。

第二,目前的傳統電動車市場上,70%以上的產品在新國標的框架下都屬於超標產品。新國標正式頒佈後,各廠家和經銷商的庫存量該如何消化?新國標的“過渡期”是否合理?目前相關部門也沒有給出進一步的明確說明。對於大多數電動車生產企業來說,除了惴惴不安,恐怕在進一步的政策出臺之前還是會對新國標持觀望態度,這也就可能會給新國標的執行留下不少“空間”。

第三,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靈活便利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城鎮乃至鄉村都有極大的使用需求。那麼在不考慮超標電動車產品的情況下,符合新國標的產品是否能順利被廣大消費者認可和接受?換句話說,新國標產品的限速、限重等條件是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會極大地影響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推行乃至未來城市交通體系的發展。

作為摩托車媒體,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在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頒佈後能儘快完善管理政策,以引導的方式解決電動車和摩托車行業的發展問題,正視電動車的存在以及電動車、摩托車的不同作用,更要盡力滿足消費者對於交通產品的合理需求。誠然,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發佈已經讓我們看到了解決電動車種種亂象的希望,但如何讓新國標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好應有的作用才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