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就是今年最火的新技術!一文帶你全面了解手機無線充電

儘管如今的智慧手機行業發展已經逐漸放緩,但每年仍然都會有一項或者幾項新技術成為手機廠商們發力的重點,例如2016年的雙攝以及去年的全面屏。而今年,不少人都預測:在iPhone 8系列、iPhone X以及三星旗艦上面被全力支持的無線充電將會成為行業新的聚焦點。

● 仍未統一的無線充電標準

事實上,無線充電技術在手機上的應用已經頗有時日。早在2011年,夏普(對,又是夏普)就推出了全球首款自帶無線充電功能的智慧手機AQUOS PHONE f SH-13C,當時,這款產品作為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的定制機僅在日本市場發售。

當時這款手機所採用的無線充電標準就是“Qi標準”。Qi是全球首個無線充電技術組織WPC(無線充電聯盟)所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具備便攜和通用兩大特性。與各種快充標準類似,採用Qi標準的無線充電設備可以在所有擁有Qi標識的無線充電器上充電,

這使得支援Qi標準的手機、筆記本甚至相機都可以使用Qi無線充電器進行充電。也正是這個原因,Qi無線充電至今仍是手機廠商們一致的選擇。

實現原理上,Qi採用了目前主流的電磁感應技術(另兩種是無線電波和共振作用),這種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實現,且成本更低。而且,其發起者WPC背後更有華碩、HTC、華為、LG、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黑莓和索尼在內的多家硬體廠商。

除了Qi標準之外,英特爾牽頭的AirFuel Alliance無線充電標準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它由PMA和A4WP兩大無線充電組織合併後推出,技術上同樣採用的是電磁感應技術,現在,AirFuel中已經包含了195家公司和機構。

應用上面,三星S8/Note 8以及iPhone 8系列、iPhone X均採用的是Qi標準,而戴爾已經推出了基於AirFuel標準的二合一設備,三星、華為等廠商除了加盟了WPC之外,在AirFuel Alliance當中同樣佔據著重要地位。可以說,

無線充電標準仍然沒有實現“大一統”。

● 無線充電為何被青睞?

無線充電之所以能夠獲得蘋果和三星的青睞,顯然是有著其自己的獨特優勢。

多設備同時充電

除了免去了資料線的煩惱,無線充電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實現多設備同時充電。就拿蘋果為例,在去年秋季的蘋果發佈會上,與iPhone X一同發佈的還有一款無線充電板AirPower,它可以實現包括iPhone Apple Watch以及AirPods在內的多種支援無線充電的設備同時充電。

在這項功能普及之後,即使是給多個設備同時進行充電,只需要一塊充電板即可,根本不需要考慮三根資料線交織在一起淩亂無章的樣子。

補足沒有3.5mm耳機口的缺憾

而且,從iPhone 7開始,取消3.5mm耳機介面就成了手機行業的一個新的風向。不過在取消介面之後,充電的時候同時用有線耳機聽歌的需求顯然無法被滿足,對於一些追求音質,或者不喜歡無線耳機的用戶來講,充電和聽歌已經成了一件無法兩全的事情。

無線充電功能普及則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它使得充電這個操作不再需要實體介面的支援就可以實現,邊充電便用有線耳機聽歌已經可以實現。

佈局公共區域

除此之外,普及無線充電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可以讓充電像如今的Wi-Fi一樣方便。商家或者公共設施只要提供無線充電服務,使用者就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為手機充電。

在美國,星巴克等上架已經開始為顧客提供無線充電,而國內目前也有案例,早在去年夏天,筆者就曾在上海的一家24小時便利店中體驗了其所提供的無線充電服務。

而且,因為不再需要連接資料線,相較於在公共場合使用有線充電功能,無線充電明顯也要更加安全。

● 無線充電仍不能盡善盡美

當然,現階段的無線充電功能仍然不是盡善盡美的。

充電緩慢,發熱嚴重

和有線充電相比,無線充電的充電效率依然不高。仍然拿蘋果為例,在蘋果前段時間解除了iPhone X無線充電5W的限制之後,我們曾對其實際的充電情況做了測試。測試中,iPhone X的確可以達到蘋果宣稱的7.5W,但由於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也使得iPhone X的充電溫度更高。

為了充電安全,蘋果也對無線充電做出了限制,當無線充電溫度過高時功率會自動降。綜合下來,使用無線充電的充電速度仍然沒有使用5V/1A的原裝適配器快。

影響手機設計

而且,無線充電對於手機的材質也有著嚴苛的要求。

由於目前主流的Qi和AirFuel標準都採用的是電磁感應技術,所以採用這兩種標準的手機若想做到支援無線充電,就不能採用金屬外殼,去年發佈的新iPhone之所以換用玻璃機身,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這一點。

而且,因為採用了玻璃材質且需要在背板處加入無線充電模組,和原來的設計相比,採用無線充電之後手機的厚度和重量都會有所增加。

● 遠距離無線充電——無線充電的未來

不久前,蘋果收購了無線充電技術公司PowerByProxi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這家公司所開發的松耦合諧振充電技術可以實現最遠15英尺的無線電力傳出,在7英尺之內,設備仍可以接收到的功率仍有2W。儘管這個資料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有消息稱,除了蘋果和三星,即將發佈的小米7也將會採用無線充電功能,華為P11雖然仍沒有確切消息傳出,但採用無線充電功能的可能性同樣很大。2018年無線充電究竟能否得到普及,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編輯:劉洋

關注泡泡網,暢想科技生活!

充電的時候同時用有線耳機聽歌的需求顯然無法被滿足,對於一些追求音質,或者不喜歡無線耳機的用戶來講,充電和聽歌已經成了一件無法兩全的事情。

無線充電功能普及則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它使得充電這個操作不再需要實體介面的支援就可以實現,邊充電便用有線耳機聽歌已經可以實現。

佈局公共區域

除此之外,普及無線充電更大的意義在於它可以讓充電像如今的Wi-Fi一樣方便。商家或者公共設施只要提供無線充電服務,使用者就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為手機充電。

在美國,星巴克等上架已經開始為顧客提供無線充電,而國內目前也有案例,早在去年夏天,筆者就曾在上海的一家24小時便利店中體驗了其所提供的無線充電服務。

而且,因為不再需要連接資料線,相較於在公共場合使用有線充電功能,無線充電明顯也要更加安全。

● 無線充電仍不能盡善盡美

當然,現階段的無線充電功能仍然不是盡善盡美的。

充電緩慢,發熱嚴重

和有線充電相比,無線充電的充電效率依然不高。仍然拿蘋果為例,在蘋果前段時間解除了iPhone X無線充電5W的限制之後,我們曾對其實際的充電情況做了測試。測試中,iPhone X的確可以達到蘋果宣稱的7.5W,但由於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也使得iPhone X的充電溫度更高。

為了充電安全,蘋果也對無線充電做出了限制,當無線充電溫度過高時功率會自動降。綜合下來,使用無線充電的充電速度仍然沒有使用5V/1A的原裝適配器快。

影響手機設計

而且,無線充電對於手機的材質也有著嚴苛的要求。

由於目前主流的Qi和AirFuel標準都採用的是電磁感應技術,所以採用這兩種標準的手機若想做到支援無線充電,就不能採用金屬外殼,去年發佈的新iPhone之所以換用玻璃機身,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這一點。

而且,因為採用了玻璃材質且需要在背板處加入無線充電模組,和原來的設計相比,採用無線充電之後手機的厚度和重量都會有所增加。

● 遠距離無線充電——無線充電的未來

不久前,蘋果收購了無線充電技術公司PowerByProxi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這家公司所開發的松耦合諧振充電技術可以實現最遠15英尺的無線電力傳出,在7英尺之內,設備仍可以接收到的功率仍有2W。儘管這個資料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有消息稱,除了蘋果和三星,即將發佈的小米7也將會採用無線充電功能,華為P11雖然仍沒有確切消息傳出,但採用無線充電功能的可能性同樣很大。2018年無線充電究竟能否得到普及,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編輯:劉洋

關注泡泡網,暢想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