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令老深圳人感慨萬千的“關內關外”,36年後的今天就要消失了……

生活在深圳的你

是否經常聽說關內和關外這兩個詞語?

關內大部分的街道都是這樣的

而關外的很多地方的街道是這樣的

而現在,國務院正式同意撤銷特區管理線!

以後再無關內關外之分了!

其實關內關外的出現

和很多年以前鄧爺爺畫的那個圈有關

他怕社會主義的人禁不住資本主義的誘惑

也怕資本主義腐蝕社會主義

所以挑選了緊鄰香港的

深圳福田,羅湖,南山為作為經濟特區試點

80年代,

一道“二線關”把特區內和特區外分開

“二線關”就是為了把特區內和特區外分開。

1982年4月,“二線”開始動工興建,耗資1.38億元人民幣、用時三年。

1985年3月,一條長84.6公里(後逐步延伸為90.2公里)、高2.8米的鐵絲網,從深圳中部橫穿而過,被它“網”住的327.5多平方公里就是深圳經濟特區,外面則是1600多平方公里、卻與特區無緣的寶安和龍崗區。

於是深圳正式被分為“特區”關內,和“非特區”關外。

特區管理線的建成,標誌著深圳進入兩地三證時代(特區內、特區外,深圳戶口身份證、暫住證和“邊防證”)。

深圳二線關最出名的事例還是要屬於房地產大亨潘石屹,那命運的一跨了。

1987年,24歲的他變賣了所有家當,辭職南下深圳。

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只剩下80多元錢,沒有邊防證的潘石屹,進不了市區,他一咬牙,花了50元,在蛇頭的帶領下從邊防線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裡鑽進深圳。

然後從此發家,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富豪。

可能俺現在還未暴富的原因,就是沒有跨過二線關?

天堂和地獄:繁榮的關內和紛亂的關外

在當時,辦理一個帶有T字標誌的特區身份證,是每一個深圳移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抹不去的記憶。

內地的人如果來深圳,是需要《邊境管理區通行證》的。

據當時的人回憶“當時辦證,非常嚴格,從村裡、鄉里到縣裡,最少要蓋四五個公章,而且往往還需要找關係才行。另外,還要查辦證人的檔案,需沒有犯過錯誤。因此,那時候來深圳經濟特區,比現在去香港還難。”

以前的關內關外簡直就是兩個世界,進一趟關內,就像出趟國,需要找到關口並需要相關證件。沒證的,不好意思,你是中國人也不能進。

而曾經深圳的關外也是亂到不行,黑道劫匪橫行,在關外基本上每個人都被搶過,還專門有人開過一篇帖,寫著關外的恩恩怨怨。

聽計程車師傅說,有劫匪甚至會在關口蹲點,你出了關,馬上實施搶劫。

深圳現狀:基本上已無關內關外之分

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陸陸續續對二線關的爭議也越來越多:

把一個城市用鐵絲網截斷,實在是給城市發展帶來很大阻礙。

港澳回歸後,“二線關”在爭議中漸漸改革。

1

2008年1月1日,進入深圳特區的邊防證正式停止辦理。

2

2010年,國務院批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

3

2015年6月4日晚,深圳16個“二線關”關口綜合改善工程正式啟動

“二線關”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其實到了近兩年,二線關已漸漸的看不到痕跡,關內外已經逐漸融合。

所以大家都說這次管理線的撤銷,象徵意義是大於實際意義的。

而也有人提出,要保留一些二線關的舊址。

畢竟它從頭到尾的見證了深圳是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迅速成長到現在全國GDP第一的大都市。

它時時刻刻的提醒著沒有經歷過那段時光的我們

從進關難,到現在關內關外一體化

過去的人為了我們的現在

走過多麼艱難黑暗的一段路

我們在未來更加應當迎頭向上

一起創造我們的深圳明天

是每一個深圳移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抹不去的記憶。

內地的人如果來深圳,是需要《邊境管理區通行證》的。

據當時的人回憶“當時辦證,非常嚴格,從村裡、鄉里到縣裡,最少要蓋四五個公章,而且往往還需要找關係才行。另外,還要查辦證人的檔案,需沒有犯過錯誤。因此,那時候來深圳經濟特區,比現在去香港還難。”

以前的關內關外簡直就是兩個世界,進一趟關內,就像出趟國,需要找到關口並需要相關證件。沒證的,不好意思,你是中國人也不能進。

而曾經深圳的關外也是亂到不行,黑道劫匪橫行,在關外基本上每個人都被搶過,還專門有人開過一篇帖,寫著關外的恩恩怨怨。

聽計程車師傅說,有劫匪甚至會在關口蹲點,你出了關,馬上實施搶劫。

深圳現狀:基本上已無關內關外之分

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陸陸續續對二線關的爭議也越來越多:

把一個城市用鐵絲網截斷,實在是給城市發展帶來很大阻礙。

港澳回歸後,“二線關”在爭議中漸漸改革。

1

2008年1月1日,進入深圳特區的邊防證正式停止辦理。

2

2010年,國務院批准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

3

2015年6月4日晚,深圳16個“二線關”關口綜合改善工程正式啟動

“二線關”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其實到了近兩年,二線關已漸漸的看不到痕跡,關內外已經逐漸融合。

所以大家都說這次管理線的撤銷,象徵意義是大於實際意義的。

而也有人提出,要保留一些二線關的舊址。

畢竟它從頭到尾的見證了深圳是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迅速成長到現在全國GDP第一的大都市。

它時時刻刻的提醒著沒有經歷過那段時光的我們

從進關難,到現在關內關外一體化

過去的人為了我們的現在

走過多麼艱難黑暗的一段路

我們在未來更加應當迎頭向上

一起創造我們的深圳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