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3架無人機突襲俄軍事基地,電子戰活捉6架,鎧甲防空導彈打掉7架

1991年,美國發動了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軍依託先進的武器裝備,運用非接觸作戰的手段,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秀了一把高科技成果。隨著技術的進步,智慧化水準的提高,

戰爭的模式也越來越智慧化。特別是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反無人機作戰成為了排在世界各國面前的難題。特別是無人機以集群的方式襲來時,對任何對手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

面對越來越明顯的無人機智能集群作戰模式的困擾,

各國都在努力開發應對之策。然而,一項不走尋常路的俄羅斯已經用輝煌、真實的戰例,向世人展示了反無人機集群的方法。

2017年1月6日,13架無人機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快速遞進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對於這樣的攻擊頻率來說,對任何國家的抗飽和打擊能力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然而,俄羅斯這次的戰果卻十分輝煌,甚至可以說是驚豔:俄無線電對抗部隊成功奪取了6架無人機的操縱權,

並成功誘導3架無人機降落在俄軍基地週邊,另外3架無人機在降落時墜毀;“鎧甲—S1”防空導彈則擊落了剩餘的全部7架無人機。

這次成功的攔截向世人展示了俄羅斯強大的抗飽和攻擊能力和電子戰作戰能力,

經濟貧困的俄羅斯軍力依然強大。該戰鬥的兩點除了“鎧甲—S1”防空導彈之外,最吸引人的則是俄羅斯的無人機電子作戰部隊。

在此之前,俄空天軍已經組建了20多個具備反無人機作戰的單位。但是,這些單位除了反無人機作戰外,還擔任防空、導航、預警等任務,

專業性並不強。面對型號不明、攜帶高爆炸藥無人機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俄羅斯於2017年10月28日正式組建了俄軍首支,同時也是世界首支針對無人機實施電子作戰的常備部隊--無人機電子作戰部隊。

奪取無人機的控制權並不簡單,甚至比摧毀無人機更加困難。

目前,不同大小和種類的無人機配備有不同的感測器和導航設備。這些設備工作的串列傳輸速率和接受指令的波段並不相同。而且,對於軍用無人機而言,其接收設備的埠都有特殊的加密裝置,干擾信號想要進入無人機並不容易。另外,一些高智慧的無人機為了防止被干擾,實施對外界信號全部遮罩的措施。無人機的飛行和任務執行僅僅依靠預先設定的航路和任務規劃。

俄羅斯無人機電子作戰部隊這次可以成功奪取6架無人機的控制權可以說成果頗豐。該戰果不僅檢驗了俄羅斯部隊變革的最新成果,同時也為世界反無人機集群作戰提供了有利的借鑒。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頭條號“長纓講堂”和微信公眾號“長纓防務”,您的關注是我們的動力。同時歡迎大家討論、發表看法,為我們提供話題。也歡迎大家投來原創文章,可以用今日頭條私信功能聯繫我們,一旦採用有現金紅包答謝哦!

俄羅斯無人機電子作戰部隊這次可以成功奪取6架無人機的控制權可以說成果頗豐。該戰果不僅檢驗了俄羅斯部隊變革的最新成果,同時也為世界反無人機集群作戰提供了有利的借鑒。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頭條號“長纓講堂”和微信公眾號“長纓防務”,您的關注是我們的動力。同時歡迎大家討論、發表看法,為我們提供話題。也歡迎大家投來原創文章,可以用今日頭條私信功能聯繫我們,一旦採用有現金紅包答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