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庸武俠世界裡的常德

關注小編不迷路,小編帶你上高速

許久不見,小編又要來吹牛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面世至今,長盛不衰,在華人世界裡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樣鼎鼎大名的小說怎會和常德扯上關係呢?請君為我傾耳聽。

當年小編還在常德廝混的時候,偶爾也到下南門乘渡輪到沅江對岸去,某日在船頭看書,剛好翻到這段,至今記憶猶新。

“阿沅”這兩字一出口,李莫愁臉色登變,說道:“我曾立過重誓,誰在我面前提起這賤人的名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我曾在沅江之上連毀六十三家貨棧船行,只因他們招牌上帶了這個臭字,這件事你可曾聽到了嗎?武三爺,是你自己不好,可怨不得我。”

這多半和常德有關係。沅江發源於貴州,流經常德這一段是物阜民豐的所在,那六十三家貨棧船行多半在此。李莫愁和陸展元相識于大理,陸展元移情別戀後李莫愁心灰意冷,由陸路入貴州,再沿沅江買舟而下,途中悲恨交加,

遷怒無辜,所有帶“沅”字的店鋪和商船都遭了殃。李莫愁行事未免狠辣,但其用情至深,卻又可歎可憫。這大概類似常德女子,愛的時候熱烈奔放,一旦“聞君有兩意”,必“故來相決絕”,所以各位勿負眼前人,好自為之吧!

李師伯

還有一處,金庸更是直接提到了常德。

“孫陳兩位老弟,恩公叫你們不必等他了,這裡有兩張恩公的名帖,請兩位立即送去。孫三弟這張送去河南信陽軍趙老爵爺處,陳六弟這張交常德府烏鴉山聾啞頭陀,便說請他們兩位務須於十天之內趕到此處聚會。”孫陳兩人恭恭敬敬的答應了,接過名帖,藏入懷內。 這幾句話一入黃蓉耳內,更令她大為驚詫,信陽軍趙老爵爺乃宋朝宗室後裔,太祖三十二勢長拳和十八路齊眉棒是家傳絕技,

他是襲爵的清貴,向不與江湖武人混跡。烏鴉山聾啞頭陀則是三湘武林名宿,武功甚強,只因又聾又啞,就此絕少與外人交往。

這裡的常德府烏鴉山倒不是金庸首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舊派武俠宗師平江不肖生的代表作《江湖奇俠傳》中,可見常德當年在武林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據小編考證,這個“烏鴉山”就是現在常德城北的太陽山,因為太陽又稱“金烏”,

大家覺得這樣解釋有沒有道理呢?

聾啞頭陀(實為盤古坐像)

注:來幾個留言評論,過年回家了小編請大家吃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