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體育產業:5萬億元目標可期 結構調整任重道遠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在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為1.9萬億元,增加值為6475億元。從名義增長看,總規模和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1%和17.8%,

實現了雙增長。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持續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產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副司長張冬佑解釋說。

黃海燕指出,2016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為0.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新高,在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體育產業增加值增速遠高於同期GDP增長,體育產業作為五大幸福產業的重要組成,其發展活力突顯,已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我國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經濟結構持續改善的大背景下,

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尤其是體育服務業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不斷提升。2016年,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家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49.2%提高到55.0%,首次佔據半壁江山。

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體育服務業增長迅猛的原因,來源於幾個方面:首先,大眾對健身、健康的需求不斷高漲;其次,在高品質發展的背景下,

體育逐漸成為增強各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成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再者,經濟轉型升級以及政策引導,也促進了體育產業結構的加快調整。

“與2006年相比,我國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在體育產業中所占比重實現倍增,提高了30.1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老百姓體育需求和政策利好的不斷刺激下,傳統的健身休閒、競賽表演、體育培訓等體育服務業出現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體育服務業的外延不斷擴展,體育健康、體育旅遊、體育傳媒、體育資訊等新興服務業迅速崛起,體育產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不斷提高。”黃海燕說。

總體來看,我國體育產業展現的強勁發展勢頭有目共睹。但是跟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明顯。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趙勇指出,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仍存在著規模不大、結構不優、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作為體育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競賽表演業和體育健身休閒業,本應在擴大體育產業規模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截至2016年,我國體育競賽表演業規模僅占全部體育產業總規模的0.9%。

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認為,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的一個差距,體現在對培養青少年體育興趣愛好的引導上。他認為,青少年籃球是中國籃球賽事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群體喜歡新穎、競爭、交流,這些元素體育都可以提供。可以利用‘拼積木’的方式把這些元素拼接起來,以體育競賽為核心,讓青少年喜歡上體育。

“要做成體育產業強國,特別要從競技表演業、健身休閒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等方面提高占比,從立規劃、抓平臺、探索金融支持、打造優勢賽事等方面著手,促進體育服務業比重的進一步提升。”彭維勇表示。

(責編:劉辛未)

青少年群體喜歡新穎、競爭、交流,這些元素體育都可以提供。可以利用‘拼積木’的方式把這些元素拼接起來,以體育競賽為核心,讓青少年喜歡上體育。

“要做成體育產業強國,特別要從競技表演業、健身休閒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傳媒等方面提高占比,從立規劃、抓平臺、探索金融支持、打造優勢賽事等方面著手,促進體育服務業比重的進一步提升。”彭維勇表示。

(責編:劉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