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個人理財:福布斯發現了5個創富秘訣,你get了沒?

說起福布斯,估計多數國人都知道,其每年發佈的富豪排行榜總能引起大家關注的熱潮。其實除了是一個排行榜、一份雜誌外,福布斯還是一個大家族,創刊了《福布斯》,並且傳承了上百年。

作為一個成天“算計”別人家財富的家族,從別人的發跡史中窺得一些創富秘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據美國《財富》估算,光是福布斯家族中的一個人史提夫·約伯斯的個人資產,就已達到了4.4億美元。

那麼福布斯家族發現的創富秘訣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可以來一窺究竟——

可以炫耀別人的財富,但不要炫耀自己的財富

炫富,在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頻詞彙,我們經常能在網路或者社交媒體上看到曬車子、曬名牌的人。每當這時總會有人跳出來說“這就是暴發戶與豪門的區別”,大家認知中的豪門應該是雖然低調但卻是奢華有內涵的,就像經常被提及的香港霍氏家族。

所以,在我看來,“不要炫耀自己的財富”,一方面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態度,

真正的涵養與實力應該是深藏在骨子裡的,過於炫耀表面的榮華反而可能會使自己陷入自我滿足與自嗨;另一方面就是商場如戰場,手裡總要留點底牌,要適當保持神秘感,才有可能在不經意間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世界上沒有輕鬆賺錢的行業,

要想成為富豪就要永遠賺的比花的多

這和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餡餅是一個道理,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現在年輕人裡有這樣一種論調:越花錢的人越有錢,越省錢的人越窮。我最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真是一臉懵圈的:有這種觀點的人是不是sa,減法和加法能一樣嗎?

所以先不說成為富豪,就說要保持基本的收支平衡乃至存些小錢,是不是也得保證收入>支出?三益寶理財專家曾表示,

當今社會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假像,即有錢是很容易的,高消費的門檻是很低的,人們可以很便捷地從各種各樣的借款管道借到錢,以至於“月光族”都已經不新鮮了,如今是“借光族”當道。

史提夫·約伯斯說,“富豪每一天都不能放鬆”,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呢?超前消費很刺激,但是其背後的代價也是很大的,想想如何使收入支出差變大才是變得真正有錢的關鍵。

不要只是琢磨別人有多少錢,更重要的是弄明白別人如何賺到這些錢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關注別人家的“魚”完全沒用,又不能看著看著就把它給吃掉,最關鍵的是要學會別人家釣“魚”的方法。

其實只要關注那些很會賺錢的富人們,很容易能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他們都很懂得理財投資,很注重財富的增量,而不僅僅是大家所關注的財富存量。

三益寶理財專家稱,理財投資很明顯的一個優勢是能夠實現財富的指數級增長。三益寶平臺一年期專案的協議約定收益率是13.5%,若是每月拿出2000元進行投資,不考慮收益率變動的因素,一年後可得收益1755元,不考慮利息複投,第二年獲得累計收益6750元,第三年獲得累計收益14985元,第四年獲得累計收益26460元,第五年獲得累計收益41175元。

所以有人說,單單依靠工資不可能讓自己變成富人,要想變成富人,還是得開動腦子,找到方法讓錢真正的動起來。

只有當你感覺賺錢比花錢更快樂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成為富豪

這其實說的就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對於任何人來說,花錢應該都比賺錢容易,哪怕是富豪也是如此。花錢是一個消耗的過程,賺錢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就像馬雲說過的,昨天很殘酷,今天更殘酷,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了今天晚上。

所以我們普通人和富豪的區別可能在於,富豪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且堅持下去,而我們普通人可能忍受不了成長的辛苦,但成長總歸是要付出代價的。

賺窮人的錢會成為富人,賺富人的錢會成為福布斯

這點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就我來看,我覺得有兩種解釋:第一,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經濟基礎也決定了經濟上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富人的錢總歸是能賺得更多的;第二,可能就涉及到道德層面了,古話常說為富不仁,想要賺錢致富,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是要守住的,慈悲心與同理心不可缺。

關於這5條,我的理解難免會有所偏駁,但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學到個中精髓,早點找到發家致富的訣竅。

很容易能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他們都很懂得理財投資,很注重財富的增量,而不僅僅是大家所關注的財富存量。

三益寶理財專家稱,理財投資很明顯的一個優勢是能夠實現財富的指數級增長。三益寶平臺一年期專案的協議約定收益率是13.5%,若是每月拿出2000元進行投資,不考慮收益率變動的因素,一年後可得收益1755元,不考慮利息複投,第二年獲得累計收益6750元,第三年獲得累計收益14985元,第四年獲得累計收益26460元,第五年獲得累計收益41175元。

所以有人說,單單依靠工資不可能讓自己變成富人,要想變成富人,還是得開動腦子,找到方法讓錢真正的動起來。

只有當你感覺賺錢比花錢更快樂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成為富豪

這其實說的就是一個觀念的問題,對於任何人來說,花錢應該都比賺錢容易,哪怕是富豪也是如此。花錢是一個消耗的過程,賺錢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就像馬雲說過的,昨天很殘酷,今天更殘酷,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了今天晚上。

所以我們普通人和富豪的區別可能在於,富豪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並且堅持下去,而我們普通人可能忍受不了成長的辛苦,但成長總歸是要付出代價的。

賺窮人的錢會成為富人,賺富人的錢會成為福布斯

這點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就我來看,我覺得有兩種解釋:第一,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實經濟基礎也決定了經濟上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富人的錢總歸是能賺得更多的;第二,可能就涉及到道德層面了,古話常說為富不仁,想要賺錢致富,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是要守住的,慈悲心與同理心不可缺。

關於這5條,我的理解難免會有所偏駁,但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學到個中精髓,早點找到發家致富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