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過年買酒防坑指南:這8個忽悠大坑,你中過招沒?

前段時間和朋友喝酒,她興致勃勃地掏出一瓶酒神秘地說道:為了紀念我們相識兩周年,

我特意買了瓶好酒和你分享,這酒老牛逼了。我一聽有好酒喝,一下子就提了精神,連忙問道:什麼酒?什麼產區?什麼級別?特色品種嘛?連問了一大串問題後,迫不及待地拿起桌上的酒,看了眼酒標——

赫然寫了倆大字:Bordeaux Superieur。(超級波爾多)

突然之間,秒淡定。立馬收起了剛才超級興奮的狀態,微(尷)笑(尬)地和朋友說:啊,其,實,還,不,錯~(內心其實real尷尬)。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愉快了喝完了這支酒,

畢竟和什麼人喝比喝什麼酒更重要嘛~

當然上面只是一種情況,很多人買酒,總是會被一些什麼“超級”,“珍藏”,等等的詞給忽悠了,而很多無良酒商也會打著各種噱頭暴利賺錢,為了銷量而不惜慣用一些行銷手段。

特別是臨近年底,想買酒送領導,送長輩,送家人的朋友們,若是不懂一些葡萄酒知識,光是對比著網上的價格,而不會去辨別一款酒的品質,

就特別容易踩坑!

今天就給大夥兒整理了下,過年買酒時特別需要注意提防的幾個詞兒,以及哪些概念大家需要瞭解的呢。

/Bordeaux Superieur /

Superieur的定義:Superieur通常是出現在法定產區的後面,如Bordeaux Superieur,常是指葡萄酒的酒精度比法定最低酒精度略高(通常高0.5%)。

那超級波爾多到底“超級”在哪兒呢?

通常所說的超級波爾多產區與普通波爾多產區在地域範圍上是一致的。

口感上要說與普通波爾多產區的區別的話,因為超級波爾多的酒精度會略微偏高,所以口味上相比更濃縮,香氣更複雜一些。另外在發售前,超級波爾多必須得已經陳釀12個月才能上市。

而且超級波爾多種植密度要求更高,每公頃最大產量更低。超級波爾多每公頃土地要求種植至少 4,500 株葡萄藤,

每行或每列之間的距離為 2.2 米。而波爾多大區每公頃土地要求種植至少 4,000 株葡萄藤,每行或每列之間的距離為 2.5 米。(一般而言,在波爾多,種植密度越大,葡萄品質更優異。)

價格上,超不超級其實相差不大,超級波爾多AOC屬於相對低一點級別的AOC。

/ 法定產區AOC /

法定產區AOC:全稱是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lee,意思是“原產地控制命名”。AOC是一套嚴格的法律規定制度,它對葡萄種植的地理邊界,品種,種植法,單位產量,葡萄成熟時的含糖量,收穫時間,釀酒法等等都有嚴格的管控。

AOC酒雖然受到嚴格的管控,但是,它也從低級別的AOC到最高級別的AOC都有。它代表的不完全是一個品質指標,一些低級別的AOC酒也不一定就比Vin de Pays餐酒好。比如,外界市場的炒作就會影響到,好的酒不會完全為了級別而埋沒了它品質好的硬道理。

法國AOC分級制度

那如何判斷一款同樣屬於AOC級別的酒的品質高低呢?

你只需要記住一點,越是「子」產區,也就是說,地域範圍越小,酒的品質越好,價格相對也會越貴。(同處於金字塔最頂端,但右邊顯示的區域範圍區分了AOC酒的級別及品質。)

當然,法國PDO(原產地保護標籤)葡萄酒在法國叫AOC,在義大利叫DOC和DOCG。義大利產區的等級制度是和法國人學來的,但義大利的等級分級更為複雜。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那篇《如何讀懂長長長的義大利酒標》入門義大利。

/Reserve Reserva Riserva /

不是所有標有“珍藏Reserve”,都是“珍藏級”的!不同的國家和產區對Reserve的意義都不同。

法國 Reserve

如果在法國酒標上看到“Reserve”,先別激動。因為法國對Reserve的管控並不嚴格,因為即使是法國一些低級別的餐酒上,也會出現“Reserve”的身影,這通常得看酒莊心情,或者純碎是市場行銷。所以這個時候得擦亮眼睛,先認清楚了級別,再做判斷。

義大利 Riserva (靠譜)

相比義大利的Riserva可要靠譜多了,義大利有著特別嚴格的法律規定。官方規定其最小酒精度比一般的葡萄酒略高,一般為0.5~1度。而且在義大利,不同產區對“Riserva”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大多數標注上“Riserva”的葡萄酒都必須陳年至少2年,更高等級的葡萄酒中,比如阿瑪羅尼(Amarone)則需要陳年4年,而巴羅洛則必須陳年5年及以上才能被稱為珍藏酒。所以義大利的Riserva的含金量還真不低呢。

西班牙 Reserva (靠譜)

同樣有著超級嚴格管控的西班牙,對Reserva的規定也是很靠譜。代表了陳年時長。如果你看到一款紅葡萄酒上標有珍藏,那麼這酒在瓶中至少陳釀3年,並且至少1年在橡木桶內。而裡奧哈分級中,有兩個等級符合“珍藏”標準,分別是“Reserva”(橡木桶陳釀1年和瓶中陳年2年)和“Gran Reserva”(特級珍藏,橡木桶陳釀2年和瓶中陳年3年)。

美國或其他新世界國家 Reserva

美國沒有嚴格的陳年規定體系,酒標上的“Reserve”沒什麼意義,如“Private Reserve”(私人珍藏)、“Vintner’s Reserve”(酒商珍藏)和“Family’s Reserve”(家庭珍藏)等,其葡萄酒品質不一定會更高。就拿“Vintner’s Reserve”這個標籤來說,它僅僅表示該葡萄酒是該酒商生產的,與“珍藏”無關。由於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酒商們可根據市場團隊的需求而對其任意定義,促進銷售。

而其他像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等幾個新世界國家,對“Reserve”的使用大多都沒有特別規定。

/ 瓶口蠟封 /

為什麼要蠟封?

用蠟封瓶是一種傳統的葡萄酒封瓶方式。以前,沒有熱縮帽和錫帽,這麼做能更有效地阻止空氣與葡萄酒液的接觸,降低葡萄酒氧化的速度。

But,現在技術這麼發達,熱縮帽和錫帽的方式非常普遍。蠟封方式往往是針對陳年潛力非常強的葡萄酒,或者希望可以保持到更久遠年代的葡萄酒。但對於日常餐酒消費來說,蠟封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必要。

蠟封品質會更好嗎?

不一定。雖然蠟封葡萄酒只對那些陳年潛力強的葡萄酒才有一定的作用。但現在,有的葡萄酒商為了純吸引消費者,也會使用蠟封,顯得特別又高檔。而且通常這個時候,還有“金屬標牌”酒標配套“贈送”。

因此,從品質上來看的話,對待蠟封葡萄酒一定需要更加謹慎些,以防掉進葡萄酒生產商的“陷阱”。

/ 重瓶 /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不用專業知識來回答,打個比方,就好像說,是不是盒子越精美,裡面的鑽石是不是就越貴重?答案當然不是!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普通餐酒一般很快就被喝掉,所以瓶子要求不高;而高級葡萄酒則多要陳年,如果瓶子太輕太薄就會容易破碎,而且站在成本的角度,也是比較合理的。

but,現在很多人理解為:因為酒瓶愈重愈能顯出厚重感,讓人感覺越有權威性。但並不是所有的好酒都需要陳年的,那它就沒必須裝進那麼重一個瓶子裡。同樣,比拉菲、木桐、柏圖斯的瓶子重的酒多的去了,是不是品質就比五大名莊好呢?

某些商家再一次利用消費者這種心理,鑽空子,不在酒的品質上下功夫,而是把成本和心思都用在了瓶子和外包裝上面,特別是中國市場上的一些OEM貼牌酒。所以,大家一定得擦亮眼睛了。

/螺旋塞 /

鋁制螺旋塞 = 劣質酒?

真的想給螺旋塞打抱不平啊,就因為人家長得簡約沒有“儀式感”,你就否定了人家的能力了?

一個好酒塞滿足幾個條件?

◆ 密封性好

◆ 有微量空氣進入(利於葡萄酒陳年)

◆ 吸味能力較好(避免外界空氣污染)

螺旋塞常見於新世界國家,比如像紐西蘭,澳大利亞特別喜歡用螺旋塞,如今紐西蘭有95%的瓶裝葡萄酒都是使用螺旋蓋封瓶。

所以螺旋塞的優點顯而易見,對酒的保存完勝的其他酒塞。只是如果要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那打開螺旋塞的過程或許顯得沒那麼優雅和傳統。

/掃碼查價 /

首先,條碼不代表真假!

如果葡萄酒條碼掃不出來,很可能有幾種原因:

第一,使用的掃碼 APP 不同,收錄的商品條碼數量也會不同。有的 APP 收錄的條碼多,有的收錄的少。

第二,有些葡萄酒剛進入市場沒多久,在銷售量很少的情況下,就很少會被掃碼 APP 收錄。

其次,掃出的價格並不準確!

很多時候這個價格可能只是進口商為了更好的銷售設立的價格標杆,是一種行銷手段,為了滿足國人的購物習慣而已,這只是標價,不一定代表成交價!掃碼價三百 ,你從網上一百就買到了,你真的以為自己賺到了嗎?沒有人會把300塊錢的葡萄酒100塊錢賣給你!買這樣的酒,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熟人買一個無論是否能掃出碼的葡萄酒。

所以咯,買葡萄酒,最重要的還是選擇正規的管道,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要總幻想50元的酒能喝出500元的風味。更不要輕信這些所謂的掃碼價格!

/名莊擦邊 /

在葡萄酒世界,缺少常識的品牌迷信是一堵隔絕真相的牆……

超市里隨處可見的“拉菲傳說”、“拉菲傳奇”,還有什麼“拉飛”,“拉斐”,珍藏什麼的,是我們印象說賣得死貴死貴“82年的拉菲”麼?

實際上,“拉菲”二字,除了可以單指1855列級一級酒莊的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之外,也可代指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

五箭標是羅斯柴爾德的族徽

而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這個龐大的商業公司,旗下有4個系列包括:拉菲古堡,其他古堡,酒莊系列,精選系列,前三個都是酒莊酒。

去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的官網逛一圈,就知道他們有哪些酒了

拉菲古堡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菲正牌與拉菲副牌(即“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

左為拉菲正牌,右為拉菲副牌

其他古堡系列 The Châteaux

包括:

· 杜哈米隆古堡CHÂTEAU DUHART-MILON 列級四級莊。

· 萊斯古堡 CHÂTEAU RIEUSSEC

一般翻譯成拉菲麗絲,蘇岱產區一級莊,有很棒的貴腐酒。

· 樂王吉古堡CHÂTEAU L’ÉVANGILE

波美侯產區非常有名的酒莊,在酒王柏圖斯的隔壁,和白馬酒莊也只隔一條公路。

· 凱撒天堂古堡

波爾多的子產區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是兩海之間優秀品質的代表。

古堡和其他古堡這兩個系列的酒莊都是名莊,也都在波爾多,只要價格合適,正規行貨,閉著眼睛買就行。

酒莊系列 The Domaines

“酒莊系列”價格更溫柔,不算是名莊,也不在波爾多產區。

·奧希耶莊園 DOMAINE D'AUSSIÈRES

·巴斯克酒莊 VIÑA LOS VASCOS

·凱洛酒莊BODEGAS CARO

精選系列 The Collection

我們市面上常看見的親民系列,口糧款。定位於日常餐酒系列,主打“物美價廉”,即買即喝的。

· 傳奇系列 LÉGENDE

· 傳說系列 SAGA

· 珍藏系列RÉSERVES

· 特釀系列 CUVÉE SPÉCIALE

其中要數傳奇系列和傳說系列在各大電商平臺或者超市賣的最火。但拉菲傳奇和拉菲傳說,不能算是拉菲的副牌酒了,因為它不是波爾多拉菲本莊產的。

就好像,如果拉菲集團在中國要造“中國拉菲”,廠址就在我國山東蓬來,你覺得“山東拉菲”是算是“拉菲”嗎?

左為:拉菲傳奇,右為拉菲傳說

不要以為羅斯柴爾德的酒就一定是精品,像傳奇Légende,這種七八十的酒,說實話,到不了這個價位的口感和品質,傳說Saga的負面評價也不少,即使打上五箭標、配上皮盒,也沒有任何高級可言。這些品牌酒的酒標上不會有酒莊的名字,只會寫是哪個系列。

所以,得警惕傍“名牌”現象!你以為的“拉菲”,真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它!

所以,最後願大家擦亮眼睛,謹防入坑,吃好喝好!

好的酒不會完全為了級別而埋沒了它品質好的硬道理。

法國AOC分級制度

那如何判斷一款同樣屬於AOC級別的酒的品質高低呢?

你只需要記住一點,越是「子」產區,也就是說,地域範圍越小,酒的品質越好,價格相對也會越貴。(同處於金字塔最頂端,但右邊顯示的區域範圍區分了AOC酒的級別及品質。)

當然,法國PDO(原產地保護標籤)葡萄酒在法國叫AOC,在義大利叫DOC和DOCG。義大利產區的等級制度是和法國人學來的,但義大利的等級分級更為複雜。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那篇《如何讀懂長長長的義大利酒標》入門義大利。

/Reserve Reserva Riserva /

不是所有標有“珍藏Reserve”,都是“珍藏級”的!不同的國家和產區對Reserve的意義都不同。

法國 Reserve

如果在法國酒標上看到“Reserve”,先別激動。因為法國對Reserve的管控並不嚴格,因為即使是法國一些低級別的餐酒上,也會出現“Reserve”的身影,這通常得看酒莊心情,或者純碎是市場行銷。所以這個時候得擦亮眼睛,先認清楚了級別,再做判斷。

義大利 Riserva (靠譜)

相比義大利的Riserva可要靠譜多了,義大利有著特別嚴格的法律規定。官方規定其最小酒精度比一般的葡萄酒略高,一般為0.5~1度。而且在義大利,不同產區對“Riserva”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大多數標注上“Riserva”的葡萄酒都必須陳年至少2年,更高等級的葡萄酒中,比如阿瑪羅尼(Amarone)則需要陳年4年,而巴羅洛則必須陳年5年及以上才能被稱為珍藏酒。所以義大利的Riserva的含金量還真不低呢。

西班牙 Reserva (靠譜)

同樣有著超級嚴格管控的西班牙,對Reserva的規定也是很靠譜。代表了陳年時長。如果你看到一款紅葡萄酒上標有珍藏,那麼這酒在瓶中至少陳釀3年,並且至少1年在橡木桶內。而裡奧哈分級中,有兩個等級符合“珍藏”標準,分別是“Reserva”(橡木桶陳釀1年和瓶中陳年2年)和“Gran Reserva”(特級珍藏,橡木桶陳釀2年和瓶中陳年3年)。

美國或其他新世界國家 Reserva

美國沒有嚴格的陳年規定體系,酒標上的“Reserve”沒什麼意義,如“Private Reserve”(私人珍藏)、“Vintner’s Reserve”(酒商珍藏)和“Family’s Reserve”(家庭珍藏)等,其葡萄酒品質不一定會更高。就拿“Vintner’s Reserve”這個標籤來說,它僅僅表示該葡萄酒是該酒商生產的,與“珍藏”無關。由於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酒商們可根據市場團隊的需求而對其任意定義,促進銷售。

而其他像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等幾個新世界國家,對“Reserve”的使用大多都沒有特別規定。

/ 瓶口蠟封 /

為什麼要蠟封?

用蠟封瓶是一種傳統的葡萄酒封瓶方式。以前,沒有熱縮帽和錫帽,這麼做能更有效地阻止空氣與葡萄酒液的接觸,降低葡萄酒氧化的速度。

But,現在技術這麼發達,熱縮帽和錫帽的方式非常普遍。蠟封方式往往是針對陳年潛力非常強的葡萄酒,或者希望可以保持到更久遠年代的葡萄酒。但對於日常餐酒消費來說,蠟封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必要。

蠟封品質會更好嗎?

不一定。雖然蠟封葡萄酒只對那些陳年潛力強的葡萄酒才有一定的作用。但現在,有的葡萄酒商為了純吸引消費者,也會使用蠟封,顯得特別又高檔。而且通常這個時候,還有“金屬標牌”酒標配套“贈送”。

因此,從品質上來看的話,對待蠟封葡萄酒一定需要更加謹慎些,以防掉進葡萄酒生產商的“陷阱”。

/ 重瓶 /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不用專業知識來回答,打個比方,就好像說,是不是盒子越精美,裡面的鑽石是不是就越貴重?答案當然不是!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普通餐酒一般很快就被喝掉,所以瓶子要求不高;而高級葡萄酒則多要陳年,如果瓶子太輕太薄就會容易破碎,而且站在成本的角度,也是比較合理的。

but,現在很多人理解為:因為酒瓶愈重愈能顯出厚重感,讓人感覺越有權威性。但並不是所有的好酒都需要陳年的,那它就沒必須裝進那麼重一個瓶子裡。同樣,比拉菲、木桐、柏圖斯的瓶子重的酒多的去了,是不是品質就比五大名莊好呢?

某些商家再一次利用消費者這種心理,鑽空子,不在酒的品質上下功夫,而是把成本和心思都用在了瓶子和外包裝上面,特別是中國市場上的一些OEM貼牌酒。所以,大家一定得擦亮眼睛了。

/螺旋塞 /

鋁制螺旋塞 = 劣質酒?

真的想給螺旋塞打抱不平啊,就因為人家長得簡約沒有“儀式感”,你就否定了人家的能力了?

一個好酒塞滿足幾個條件?

◆ 密封性好

◆ 有微量空氣進入(利於葡萄酒陳年)

◆ 吸味能力較好(避免外界空氣污染)

螺旋塞常見於新世界國家,比如像紐西蘭,澳大利亞特別喜歡用螺旋塞,如今紐西蘭有95%的瓶裝葡萄酒都是使用螺旋蓋封瓶。

所以螺旋塞的優點顯而易見,對酒的保存完勝的其他酒塞。只是如果要營造一種浪漫的氛圍,那打開螺旋塞的過程或許顯得沒那麼優雅和傳統。

/掃碼查價 /

首先,條碼不代表真假!

如果葡萄酒條碼掃不出來,很可能有幾種原因:

第一,使用的掃碼 APP 不同,收錄的商品條碼數量也會不同。有的 APP 收錄的條碼多,有的收錄的少。

第二,有些葡萄酒剛進入市場沒多久,在銷售量很少的情況下,就很少會被掃碼 APP 收錄。

其次,掃出的價格並不準確!

很多時候這個價格可能只是進口商為了更好的銷售設立的價格標杆,是一種行銷手段,為了滿足國人的購物習慣而已,這只是標價,不一定代表成交價!掃碼價三百 ,你從網上一百就買到了,你真的以為自己賺到了嗎?沒有人會把300塊錢的葡萄酒100塊錢賣給你!買這樣的酒,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熟人買一個無論是否能掃出碼的葡萄酒。

所以咯,買葡萄酒,最重要的還是選擇正規的管道,不要貪小便宜,也不要總幻想50元的酒能喝出500元的風味。更不要輕信這些所謂的掃碼價格!

/名莊擦邊 /

在葡萄酒世界,缺少常識的品牌迷信是一堵隔絕真相的牆……

超市里隨處可見的“拉菲傳說”、“拉菲傳奇”,還有什麼“拉飛”,“拉斐”,珍藏什麼的,是我們印象說賣得死貴死貴“82年的拉菲”麼?

實際上,“拉菲”二字,除了可以單指1855列級一級酒莊的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之外,也可代指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

五箭標是羅斯柴爾德的族徽

而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這個龐大的商業公司,旗下有4個系列包括:拉菲古堡,其他古堡,酒莊系列,精選系列,前三個都是酒莊酒。

去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的官網逛一圈,就知道他們有哪些酒了

拉菲古堡

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

就是我們常說的拉菲正牌與拉菲副牌(即“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

左為拉菲正牌,右為拉菲副牌

其他古堡系列 The Châteaux

包括:

· 杜哈米隆古堡CHÂTEAU DUHART-MILON 列級四級莊。

· 萊斯古堡 CHÂTEAU RIEUSSEC

一般翻譯成拉菲麗絲,蘇岱產區一級莊,有很棒的貴腐酒。

· 樂王吉古堡CHÂTEAU L’ÉVANGILE

波美侯產區非常有名的酒莊,在酒王柏圖斯的隔壁,和白馬酒莊也只隔一條公路。

· 凱撒天堂古堡

波爾多的子產區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是兩海之間優秀品質的代表。

古堡和其他古堡這兩個系列的酒莊都是名莊,也都在波爾多,只要價格合適,正規行貨,閉著眼睛買就行。

酒莊系列 The Domaines

“酒莊系列”價格更溫柔,不算是名莊,也不在波爾多產區。

·奧希耶莊園 DOMAINE D'AUSSIÈRES

·巴斯克酒莊 VIÑA LOS VASCOS

·凱洛酒莊BODEGAS CARO

精選系列 The Collection

我們市面上常看見的親民系列,口糧款。定位於日常餐酒系列,主打“物美價廉”,即買即喝的。

· 傳奇系列 LÉGENDE

· 傳說系列 SAGA

· 珍藏系列RÉSERVES

· 特釀系列 CUVÉE SPÉCIALE

其中要數傳奇系列和傳說系列在各大電商平臺或者超市賣的最火。但拉菲傳奇和拉菲傳說,不能算是拉菲的副牌酒了,因為它不是波爾多拉菲本莊產的。

就好像,如果拉菲集團在中國要造“中國拉菲”,廠址就在我國山東蓬來,你覺得“山東拉菲”是算是“拉菲”嗎?

左為:拉菲傳奇,右為拉菲傳說

不要以為羅斯柴爾德的酒就一定是精品,像傳奇Légende,這種七八十的酒,說實話,到不了這個價位的口感和品質,傳說Saga的負面評價也不少,即使打上五箭標、配上皮盒,也沒有任何高級可言。這些品牌酒的酒標上不會有酒莊的名字,只會寫是哪個系列。

所以,得警惕傍“名牌”現象!你以為的“拉菲”,真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它!

所以,最後願大家擦亮眼睛,謹防入坑,吃好喝好!